太原崇善寺原来14万平方,现在仅有千余平,相差几十倍历经了什么?
太原的崇善寺位于太原市的东南角,迎泽区狄公梁街,在省民俗博物馆的后面,始建于唐朝,原名白马寺,之后又用过延寿寺、宗善寺、新寺的名号,直到明朝时期,才定名为崇善寺。
崇善寺相传原本是隋炀帝杨广的行宫,在唐朝时期是皇家祖庙,起先的时候规模并没有这么大,是到了明代洪武14年(公元1381年)时期,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朱棡为纪念其母后马皇后,在原寺基础上进行了扩建,才有了宏阔的崇善寺。
扩建后的崇善寺是完全按照标准的宫殿式建筑的格式修建的,和北京的故宫十分相似。中轴线上铺布了六座大殿,金刚殿、天王殿、大雄殿、毗卢殿、大悲殿、金灵殿,由南往北一字排开。在各大殿的左、右,又整齐的排列着一系列的小院落共十八座,还有亭台楼阁,回廊画壁近千。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
但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崇善寺并没有记载中的那样宏伟。这都源于清朝时期的一位山西巡抚,名叫张之洞。清朝光绪七年的时候,汾河决堤,当时的文庙被大水冲毁,当地的豪绅文人就一起联名上书给张之洞,说是上天迁怒于文人,才会有这样的劫难,请求在大水退去之后,修建一座文庙,来平息怒愿。
巧的是在同治3年的时候,崇善寺中有过一场大火,最后只剩下了大悲殿、山门、钟楼和东西厢房。于是在光绪八年的时候,张之洞就提议在崇善寺的遗址上修建一座文庙,也因此,崇善寺被一分为二,一半做为文庙使用。
我们现在看到的崇善寺,只是原来寺庙的几十分之一。幸免一毁的大悲殿,虽然在明成化和清嘉庆年间进行过修葺,但都是小修,大至梁架,小至门窗都未更换,基本上还是明代初修时的原物。因此具有更高的历史价值。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