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 | 感受那一代人的精神温暖

《星水微茫驼铃远》

周立民著

2020年7月

商务印书馆

新近收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周立民新著《星水微茫驼铃远》。书中收入的六篇长文,曾以“星水微茫”的专栏名在《收获》杂志上连载,书写了沈从文、卞之琳、李健吾、梁宗岱、方令孺和萧乾等六位知识分子,他们众所周知的身份是现代文学史上响当当的作家、诗人或翻译家,却又不限于此,跟随周立民的文字,走进他们的世界,会发现这是富有独特精神气象的一群人。

《收获》杂志

开卷第一篇《沈从文:失去方向的风筝》,写的是沈从文鲜为人知的人生逸事,正是我所爱读的内容。近几年,关于沈从文的各类书籍真有如过江之鲫,很是带动了一波阅读热潮。但周立民的写法自有其与众不同的精妙之处,他充分发扬自己在巴金研究领域日积月累的深厚造诣,以沈从文和巴金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友情作为主线,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两位历经风霜的文化老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命运浮沉。他善于捕捉历史的细部,常在那些易被人们忽视的小微处着墨,生动形象的笔触让文字有一种画面感,读者仿佛打开了一部尘封多年的纪录片,随着镜头的缓缓移动,颇有身临其境之感。譬如,他写巴金1985年3月在北京拜访沈从文,这是已届耄耋之年的两位老友在晚年十分难得的一次晤面,因为年事已高加之疾病缠身,两人已不能像年轻时那样畅快地交谈、无拘无束地辩论,代之以沈从文先生“由于说话不便,嘴唇很吃力地颤动”,巴金先生则“突然沉默”“觉得有什么东西塞了咽喉”,辅以书作者精心挑选的若干幅老照片,立刻产生一种时光倒错的感觉。周立民这样写道:“时间不能拆借,此时生命让他们承受的是老和病,然而,那些'堵塞’在咽喉里的话又是什么呢?我们又知道他们内心中有多少不甘吗?都说沈从文甘于寂寞,可是读着他书信中那些激愤的言辞,你永远都不会这么想,他是不得不寂寞啊!巴金呢?他又甘于那样飞来飞去、迎来送往吗?《随想录》中有多少他的悔和痛啊,但这一肚子话,即便是没有交谈障碍,他们又能说得完、说得出吗?”这一连串的追问,掷地有声,且声声震耳,引导读者自己去揣摩、去感悟两位老人那未能说出口的万语千言。

《随想录》

《星水微茫驼铃远》是适合细品慢读的书,因为书中的每一处引文都大有深意存焉,值得反复咀嚼、玩味,还有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忧伤,读得快了就体会不到了。幸好我手头这一册是毛边本,边裁边读,一边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人物的命运、艰难的抉择、苦涩的结局,一边感叹这命运之吊诡、选择之无奈、结局之可悲。比如,作者写诗人卞之琳这一篇,洋洋洒洒共有9个章节,且书名中的“星水微茫”和“驼铃远”都出自卞之琳的诗句,可见情之所系念兹在兹。要写出这位生活在新旧两个时代的大诗人一生的坎坷遭际并非易事,从年轻时“风度翩翩”的“精神贵族”,到办事能力不容小觑的《水星》刊物编辑,从抗战时期奔赴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到解放后执掌中科院外文所西方文学研究室的“局级干部”,究竟哪一个才更接近真实的卞之琳?特别让我赞叹的是周立民对待历史人物所秉持的严谨态度,他自信“笔笔有来处”,通读全文,可知此言不虚,作者引用卞之琳的每一首诗歌,都详细标明了在《卞之琳文集》中的出处,文中涉及巴金、徐志摩、沈从文、朱自清、辛笛、黄裳、季羡林、何其芳等同时代人的回忆文字,也都不厌其烦地注明出自何书何卷。作者阅读面之广、阅读量之大、读书之细致都让人心生敬重,谁说只有写学术论文才是做学问,在我看来,像周立民这样贯通文史、持论有据的写作,才是真正地做学问,而且是活泼灵动的有生命力的学问。

《水星》刊物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周立民是那种以虔诚之心对待文字的写作者,他坦言自己常常是“听着细雨声,工作到凌晨”,他把巴金以及他同时代的文化老人视为“一座富矿”,认为直到今天“这座富矿资源丰富,依旧可能给我们提供能量。离开他们,我们读不懂中国,也不会找到前行的方向。”并立下宏愿“将来好好为新文学写一部文学史”,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他用心用情锤炼出的文字里,我们还将更多地感受到那一代人的精神温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