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年代的亲情
物化年代的亲情 作者:马尚龙
中国人真正的“物化年代”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之前,尤其是80年代之前,中国大陆一直属于“非物化年代”。一个人评上劳动模范,得到的是墙上一张奖状,顶多再加一只搪瓷杯和一本笔记本,社会物质非常匮乏——这是典型的非物化状态的社会。80年代之后,社会以物质作为一种衡器,来转化为精神生活。给先进工作者重奖,是物化的嘉奖;帮困救灾的捐款,是物化的善意;婚礼上“一颗永流传”的钻戒,是物化的爱情。物质在社会的任何方面,都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作用。物化年代由此到来。
1994年,有一个顺乎民意的发财广告从天而降:“恒源祥,羊发财”。新年里真是讨口彩啊。上海人更愿意把它读作“发洋财”。发洋财是旧日上海人的本事,赚外国人的钱,同时也是那几年去日本去澳大利亚假留学真打工发洋财的真实记录。
1994年并不是农历的羊年,显然恒源祥既为自己的“羊发财”广告创意亢奋,却又等不及下一轮羊年2003年的到来。于是在头脑风暴的当年,就拿出来和国人分享,大声唱起了:恒源祥,羊发财。我记得当时电视台也是广告做得每个频道此起彼伏,比现在的张奶奶海参和装潢广告,有文化得多,似一个童声在背诵“三字经”:恒源祥,羊发财。“羊发财”是高八度加上感叹号的。不过可能中国人还是喜欢“闷声不响发大财”,羊发财没几天,电视广告就改了:恒源祥,羊羊羊!依旧似一个童声在背诵“三字经”,依旧“羊羊羊”是高八度加上感叹号的。
人会被物化,物也会被人化。也是在1995年,“孔府家酒,叫人想家”,是最成功的物化与人化的合一。中国人的亲情分离,是90年代最突出的时代症候群。一大批洋插队的人,发了洋财,却是以亲情天各一方、乃至婚姻家庭破裂为代价。还有更汹涌的浪潮,已经袭来,那就是至今未平静的民工潮。“想家”第一次成为时代的心声,那一瓶酒,乘势仿作杜康,解了忧愁。
这个广告的代言是王姬,广告的背景歌声,是刘欢唱的《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在此之前的1993年,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大获成功,王姬是主演,《千万里我追寻着你》是主题歌——可以说,孔府家酒的全部价值,几乎就是这个广告,就是这么八个字的一句话:孔府家酒,叫人想家。
亲情,在物化时代,成为一个社会公共课题,一瓶酒则是在这个公共课题考场上,最早交卷了。
摘自《松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