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马古道到小西冲——贵州12日之贵阳(10)
★旅游地点:贵阳青岩茶马古道、小西冲
本来我们只是沿途看到青岩堡,觉得那里的景色不错,所以想乘坐公交车折回去游览,正好那里也是有公交站台的。
不过走过祈福寺前的小路,忽然看到了一块石碑,上书“茶马古道(贵州段)”,立马决定沿着古道步行,说不定还能走到青岩堡呢!
小伙伴最喜欢这种没有人的野景,闻言毫无异义。甚至看到玉带河旁的小瀑布,还兴致盎然地走下去抓小虾……
通常意义上的茶马古道,源自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达到鼎盛。在没有飞机火车汽车的时代,马帮是极其重要的运输手段和工具。就是在茶马古道上,南来北往地运送着盐、茶以及布匹等物资。
西南边疆的这条茶马古道,我在云南的时候就想走而没有安排出时间。因此,看到正巧遇上贵州段的茶马古道,哪里肯轻易放弃?
这里应该算是玉带河的下游了,水势平缓,水面开阔,拐弯角上有一座古桥,名“青岩桥”,建成于明成化年间。古时候没有通公路,从贵阳南下到青岩,必须经过这座桥。不远处不算高的山,就是狮子山。
当年江阴人徐霞客经过这座桥的时候,把青岩称为贵阳的“南鄙要害”,并说是“有溪自西北峡中出,至此东转,石梁跨之,是为青崖桥”。后来不知道怎么被称为青岩桥,可能是因为青岩古镇,或者是口误。
桥是三孔的石拱桥,长28米,宽2.7米,单孔净跨6米。拱券很薄,拱顶至桥面也很薄,因而显得桥形十分优美。当然,也从另一个侧面表面当年贵阳的建桥技术,尤其是薄拱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我们走的这段茶马古道,属于北古驿道,也就是旧时的茶马古道贵州段,于2013年重新清理修缮。当年徐霞客也曾走过这条驿道,我们走在这里,似乎有一点重走霞客路的意思。
沿着驿道一路走过去,渐渐地走上了山道,下面就是风光旖旎的玉带河。河的对岸,则是白墙民居,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干净清幽。事实上,这段驿道也确实清幽得很啊,我们一路走来,都没有看到游客。
因为并不急着赶路,我们今天本来就计划在青岩呆一天的呢!于是,安步当车,不徐不急地向前走着。
玉带河仿佛就是路引,听着潺潺的水声,路边的迎春花长得特别高大,几乎长成了一棵小树。黄灿灿的花朵们扬着笑脸,映着日光。
玉带河是青岩的主水脉,来自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花溪桐木岭方向的板桥河。在高寨河直到弓腰寨一带,有九曲十八湾之誉,形成青岩河水环抱的格局,被称为“金城环抱”。
远远地看到一座秀丽的塔,看着像是一个什么景点。对面还有十分宏伟的建筑,可是玉带河上的桥实在很吝啬,我们只能望河兴叹。
好在沿河的景观很漂亮,红墙白墙的房子在绿树丛中显得格外漂亮。除了黄色的迎春花,粉红的桃花和雪白的梨花,也为一段的景致增色不少。
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因为离得遥远,显得并不那么高,竟然感觉成了高塔和红房子们的背景。
终于走到了青岩堡,不过很令人失望的是这里仿佛只是一个度假区。虽然建筑颇有特色,但都是新建的,还不如山景水景好看。
青岩堡原先是朱元璋为了立足贵州控制西南而设的前卫所辖十几个屯堡中的第九个百户,控制着贵阳至黔南的驿道,地形十分险要。后来有了青岩城,青岩堡的军事地位就没那么重要了。
而今的屯堡也早已荡然无存,一段城墙有点应景,但也是后来才新建的。
走到玉带河的拐角处,这里的河面又开阔了一些,一则是山坡,河边有木栈道。
我们沿着栈道走了一段,就觉得此路颇险。因为木板摇摇欲坠,幸好看着边缘的河水应该不算太深,于是尽可能靠边走。
沿着河边的台阶上山,原来这里已经属于小西冲的范围,玉带河与山坡这一带就是小西冲城市公园的范围。
不过,很难看得出是城市的模样啊!这里,分明是郊野……
有一座亭子建在悬崖边,觅路攀登,其实也就是一座新建的亭子,倒是视野颇开阔,可以看到河对岸的建筑,无奈依然是过不去的。
路边有一段台阶可以下去,居然也算是一处景点“游鱼井”。
不过我们查看了半天,也没有等到一条所谓的游鱼,大概也只是一处遗迹了吧?
走着走着,就到了大马路,从茶马古道走到了小西冲,沿着玉带河一段的景色,完全对得起我们的这段徒步之旅。
自由行:贵阳青岩茶马古道、小西冲
3月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