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杰 || 驻村生活 ||“延安•红韵”杯“我的扶贫故事”优秀征文展播(6)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驻村生活

 文|梁杰(山西太原) 

  一年夏天,我作为一名普通驻村干部来到我国西北部一个偏远山村去扶贫,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段时间,切身体会到农村生活的疾苦,零距离接触当地村民,近距离洞察“三农”现状。

在村民家吃派饭

  我们一行二人上高速转公路走山路,一路颠簸四、五个小时才达到这个深山里的小村庄。中午,我们到指定的老乡家吃派饭。拉条子、土豆丝炒肉丝、凉拌野菜及黄瓜。饭菜新鲜、可口,就是不时有苍蝇飞来飞去。主人见怪不怪,我们也就入乡随俗了。事后,我才知道,平时村民一天吃两顿饭,除了主食就是凉拌菜,很少炒菜。因为我们是客人,中午才炒个肉菜。村民们只有过年过节才七碟子八大碗痛痛快快大吃大喝几天,鸡鸭鱼肉都有,但就是舍不得吃自己家里养的羊,因为羊肉比猪肉贵多了。

  我们边吃边和老乡聊天。他今年40岁,两个小孩。大女儿在乡完全小学上五年级,住校,每周五下午回来,周日下午返校。每周生活费40元。小儿子在村里小学上二年级,今年秋季开学后就到乡完全小学上学。他平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和妻子种地,家里还养着十几只羊。因为今年外出打工不好找,他花了几千元建了个羊圈,准备再多养几十只羊,增加收入。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他和两个孩子都有“低保”。今年他想给妻子也申请“低保”,并想申请无息贷款用于养羊。但因为他妻子是外地人,户口一直没迁过来,结婚十几年了,居然没领结婚证,所以给妻子申请“低保”及无息贷款一事按规定暂时办不下来。

  下午,我们到村边地里看看有没有农活可帮村民干。因为这几天连续下雨,山间小溪溪水较多,村民们让庄稼尽情地喝了个饱,田间干活的人较少,只有几个妇女在田间割羊吃的草。我们便帮一个小姑娘割青草。和我一起来的同事老家是农村的,割起草来是把好手,三下五除二就割了一大堆。

 

  我则从来没有割过草,在小姑娘的指导下,学着割。不是割不断草就是割不多草,累了半天才割了一小堆。等把装草的袋子都装满草,我们便同小姑娘交谈起来。得知她今年19岁了,家里有6个姐妹和1个弟弟。最大的两个姐姐已出嫁,最小的是弟弟才上小学二年级。之后,小姑娘又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可吃的野菜“甜苣”。我们便在地里挖野菜。因为刚下过雨,田里“甜苣”很多。一个多小时,我们俩就挖了一袋子“甜苣”。在流动的溪水中洗净,送到吃派饭的老乡家里。一来尝尝鲜,二来也可减轻一点老乡的负担。

  晚上到老乡家吃派饭,临走时,我们俩留下40元饭钱。老乡死活不要。我们说,这是我们驻村工作的规定,到谁家吃饭都要给饭钱,好说歹说老乡才收下。

  我们晚上住在村委会的一间小平房里。小山村夜里很静、很黑,也很冷。因为没有电视可看,看了会碟片,我们简单洗漱一下就上床睡觉了。可能是一天走山路很累,不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

  第二天早晨不到六点,我就醒来。一醒来就连忙穿衣去上厕所。也不知是因为水土不服还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我从头一天来就开始跑“肚子”,一天上了好几趟厕所。

村民的节日

  一天早上7点多,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来到我们驻地说,今天是农历五月十三,村里有“五月十三祭关公、十四祭龙王”的风俗,全村像过年一样,邀请我们参加活动。

  我们随村民牵着一只羊,拿着鞭炮来到祭祀处。村民们杀羊、放炮祭关公和龙王。期盼今年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日子越过越红火。

  祭祀仪式后,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来到村委会大院。男人杀羊、砌灶,女人炒扁豆、煮羊肉,老人们则在一旁悠闲地玩起纸牌。几十号人在一起,有说有笑像过年一样。

  我和老乡们攀谈起来,了解村里的概况和风土人情。这是一个偏远地区的小山村,祖上是明朝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过来的。原有一百多户,因为缺水,二十多户人家已迁居到政府在邻乡新建的新农村。现还有87户,396人。村民主要靠种田、养羊、外出打工生活。下午2点多,香喷喷的羊肉煮好了。村民们自带饭盆,一家一大勺羊肉,两大勺羊肉汤。村民们便在大院的空地上或坐或蹲吃起来。男人们喝酒划拳,女人们则吃肉啃饼。村民们热情地邀请我们吃饭。我则拿出从山西带来的玫瑰汾酒与大家一起大口吃肉、小杯喝酒。

  晚上夜幕降临,平时寂静的小山村热闹起来。原来是市里组织的“流动影院”为村民免费放电影。虽然,山村的夜晚很冷,但许多村民穿着厚厚的衣服,拿着小板凳在空地上看电影。

缺水的困扰

  这个村以前水源充足,村里浇地、吃水都不成问题,但最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等原因,河流经常断流,使村里用水相当紧张。在春夏季村民常因为浇地用水,发生争执。我们碰见一村民正在浇地,便向他问起庄稼生长情况。他说,今年雨水较充足,但浇地用水仍有些紧张。因为村里没有任何工业、加工业、运输业,村民只能靠种小麦、豌豆、土豆养家糊口,唯一的养殖业就是养羊,但去年以来羊肉卖不出好价钱,年轻人大部分都到外地打工,现在打工也不好找,今年全村人主要收入来源只能是靠种地、养羊了。因为缺水,老人们十几年没洗过澡,村里的小媳妇则利用到30公里外的县城买生活用品的机会花10元洗个澡。因为缺水,村民现在只种360亩“水田”,4400多亩旱地基本弃耕。

  一天早上,我们爬上村边的北山,实地查看旱地耕种情况。4400多亩旱地主要分布在村边山脚下和山坡上。我们实地查看后发现除了极个别旱地种了点土豆、羊吃的草外,大部分旱地都荒着,因为无水灌溉。

  我站在山顶向远处眺望整个山光秃秃的,只有几处山坡依稀散落着些青草,像铺着一层薄薄的绿毯子,一群在山坡上吃草的羊群像一片流动的“白云”。悬崖峭壁上稀稀拉拉长着些无名的草丛,像朵朵“绿宝石”镶嵌其上,村边的“水田”里长着块块绿色的、黄色的农作物,黄绿相间,一派乡间美景。

  下山后,我们来到一家联系户。问他村民为什么不愿在旱地里种植。他说,这里十年九旱,旱地种什么都不会有收成。我们建议可在旱地里种些耐旱经济树木和中草药。他说,现在当地退耕还林不给补贴了,村民宁可让地荒着也不愿种树。而种中草药从来没有人试过,不敢种。怕种了白种,没收成白花钱。

  一天早上,吃过干粮。我们出门向村东山山沟里走去,继续查看旱地弃耕情况。我们走了近3公里的山路,发现两旁的旱地都没有耕种的迹象。一直绕过一个小山梁才发现有一家农户3人正在山坡上旱地里劳作。一问,他家在旱地里种了一些给牲口吃的燕麦。

村二代的希望

  有一天,我们来到村里的完全小学,偌大的校园里空荡荡的排列着几间平房,但只有两间教室有学生上课。村里的小学只有1 名公办老师和2名民办老师,教着16个学生。其中学前班7人,一年级5人,二年级4人。小孩上小学三年级就到乡里的完全小学过“寄宿生活”。

  我们到村民家中了解他们生活、农耕及存在的困难等情况。他们几乎家家都有孩子在上学,都在吃“低保”,生活比较紧张。但他们都说,生活再穷也要让孩子上学,这是孩子走出山区的唯一出路。从他们一张张期盼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山村下一代的希望。

  我们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村医务所里见到村里唯一的医生。他50多岁,中西医都能看了。他说,村民有个头痛脑热的,都到他这里看,但他只能提供普通的中西药和打针服务。村民输液得去4、5公里之外的乡医务所,做手术就得到县、市级医院。困为村里的人口在逐年减少,看病的人越来越少,看病挣的钱加上政府给的一点补助,不够供他两个上大学的孩子学费和生活用。她老婆不得不到外面打工,他则在家里种着几亩“水田”。虽然,他日子过得很艰苦,但姑娘是研究生,儿子是大学生是他最值得荣耀的事情。因为这是整个山村的头一家。

驻村感悟

  短暂的驻村“双联”工作、生活即将结束了。清晨,我出门再一次眺望小山村才感到它是如此的美。天空是湛蓝的,空气是清新的,村边两条小溪在欢快流淌,地里的庄稼绿油油的,生机勃勃。早出的放羊人已赶着羊群向深山里走去,辛勤的村民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小学教室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慈祥的老人又开始了一天的“摆龙门”。

  车子行驶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我惦记着回想起这段难忘的驻村生活,虽然条件限制没洗过一次澡,但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洗涤了我的心灵。这个偏远的小山村是我国西北部偏远不发达地区农村的一个缩影。这里自然条件差,干旱少雨,却挡不住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几乎没有自然矿产资源但倔强的村民硬是在河道两旁开垦出块块“水田”来耕种;这里的村民大多不富裕,甚至很贫穷,但都热情好客,我们去谁家吃派饭,谁家都拿出最好的饭菜让我们吃,不多的饭钱硬塞给他们才要;这里很封闭、闭塞,但村民都说党的政策好,许多人家吃“低保”、外出打工,勒紧裤腰带也要让孩子上学。

  这些都是我从来没有思考、关心过的问题,这些都是我在城市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人与物。通过驻村工作、生活,我不仅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更多的是磨练了自己的意志,了解了当代农村、农民,使自己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得到了在城市生活、工作得不到的锻炼。这是我驻村生活的最大收获,必将铭记在心、终身难忘。

END
作者简介

  

  梁杰,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太原市作家协会会员、《行参菩提》签约作家。上大学,考取的是热门专业财会学,觉得整天跟10个数字打交道枯燥无味,而舞文弄墨其乐无穷,故转了专业,学了中文。时有“豆腐块”文学作品散落在祖国天南海北报刊杂志,先后在国家级、省市、行业纸杂志发表文学作品300篇,偶有作品获奖。

    征稿启事

  〈嘉年华时光〉“我的扶贫故事”有奖主题征稿正在开展。

  每两个月,经过编委会初评、优秀征文展播、文稿质量、读者阅读和评论等,最终综合评选后会在〈嘉年华时光〉公众号公布获奖名单,共评出:

  一等奖一名,奖励陕西中烟延安(红韵)两条(每条价值260元)、价值128元核桃酱大礼盒一个、价值49元简装核桃酱一提。

  二等奖两名,各奖励陕西中烟价值260元延安(红韵)一条、价值49元简装核桃酱两提。

  三等奖三名,各奖励陕西中烟延安(红韵)礼盒两个(每个价值60元)、价值49元简装核桃酱一提。

  优秀奖若干名,奖励陕西中烟价值60元延安(红韵)礼盒一个。

  一二三等奖获奖作者均颁发荣誉证书。

投稿邮箱408440374@qq.com

  温馨提示:恳请大家对自己的原创作品再三修改完善以后,附作者简介、个人照片、联系方式(微信号)等投到指定邮箱。切记,请不要一稿多投!感谢各位读者、作者朋友长期以来的关注支持!

编辑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关注原创公众号,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方式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免费关注★

欢迎点击右下角蓝色字「写留言」参与评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