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世根原创】关山踏青
文|图 谈世根
阳春三月好踏青,适逢周末,世琴在周五下午发来短信:“约上几个人明天去关山打石拉菜走。”遂在朋友圈发出招募消息,很快永朝兄、文锋、昌军、忠锋等报名响应,11人,世琴、昌军、忠锋三家带车,敲定!
我们要去的关山并不是陇县的关山草原,而是柞水县下梁镇西川里的一个村庄,位于秦岭支脉四方山主峰脚下,海拨1200米左右。
从下梁经西川上关山翻越四方山到丰北河出长安旧时是上百条秦楚古道中的一条路线。旧时柞水县西川称作“租子川”,是孝义厅辖下的富庶之地,关山处交通咽喉,人来客往,也算是比较有名的村庄。后来西安至柞水公路开通,这条古道就渐渐被遗弃,关山村因交通不便、地处高寒而渐渐落后,沦为贫困。如今关山已经并入西川,多数村民搬迁到县城、下梁。
早上八点从县城出发,顺着宽敞的园区大道,二十来分钟就到了木耳小镇。这里是柞水县脱贫攻坚主导产业柞水木耳产业示范园区。
▲木耳小镇生产忙
走过木耳小镇,是原关山村地段,通村水泥路已经陈旧破损,坑坑洼洼,路窄弯急,车辆必须小心行驶。我们计划去远看罗汉肚,并探探从关山攀爬四方山之路线。
一路有好几处三叉路口,大家凭着感觉专走大沟,一直进到关山,遇见几个留守老人,一打听,才知道这里上四方山有好几条道,我们要看罗汉肚却走岔了路,应在第一个叉口进左边高砭沟比较近,这边虽地势坦但要爬四方山路更远一些。
▲远望四方山
将错就错,反正都是在四方山下,今天原为踏青而来,并未做攀爬四方山的准备。把车开到水泥路尽头处,一农家院子,旧宅一片狼藉,原来是二十多日前刚刚失了火,止剩断垣残壁,黑炭瓦砾。紧挨下手是一庄土木结构房子,家中墙壁粉白,沙发茶几电器比较全。门前筑了几方鱼池,养着红鳟鱼。停好车,问明道路,在这户人家订了下午的糊汤饭,我们就沿溪边土路步行。
说是踏青,其实这里海拔高,也就只有柳枝青了,偶见山桃花红、山朱萸花黄。其他植物都依旧沉寂着,还在暗中攒着劲儿苏醒。走了好久才见到刚刚冒芽的石拉菜,昌军和忠锋两对夫妻一路忙着采挖荠荠菜和石拉菜,我们则东张西望,将那些古树、老屋、巨石一一收入镜头。
▲巨石阵
▲关山村河谷中到处有巨石,形态各异,自成风景
一处开阔地,有许多人家,既有破旧废弃的土房,也有鲜亮的小楼房。爬上缓坡,遇到一老人,七十三岁,一只眼睛患了严重的白内障,聊天中得知是一家贫困户,家中有两个儿子都是智障,享有低保。
我们就到他家探看,见到了久违的漆黑发亮的土灶台,坑上一撂被褥也是油污不堪,胡乱堆放着。一看就是民政救济发的那种,老者生活环境堪忧,可他那种古老的生活习惯也让我们感叹,他无法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就像那一条条古道,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在深山老林中渐渐荒芜并湮灭。
▲留守老人和他的灶台
继续前行,走到村庄的尽头处,几个老人种洋芋的劳动场面触发了我们对劳动的记忆,我们也去地里复习了一把。问起旁边大片土地怎么都荒芜了?他们无奈地说,劳力不中了,种不动了。他们也许会是这大山里最后的农民了。
▲复习一把种洋芋
想继续爬上山看罗汉肚子,老人们都说还远,还得走二十多里,于是做罢,合了影就原路返回,决定在回月二十前后相约去四方山看杜鹃花。那几个种地的老人说,下次你们来要起早,我们可以做向导。
▲路边小合影
返回路上,遇到一直在后面找野菜的昌军,他兴奋地在路边召唤我们,说在一条小偏沟中发现了大片的石拉菜。我们都跟着走进小沟里,每人采了一袋子,总算是不虚此行。
▲鲜嫩的石拉菜
回到停车处,农家已经备好了饭,大锅洋芋糊汤,大盆洋芋丝和凉拌鲜荠,再加上岗带来的一瓶二锅头,只有一个字“香”。
▲农家饭菜香
谈世根,网名野草、微笑的野草、乾佑河,陕西柞水县人,工作于柞水县人大常委会,县作协会员。是虔诚的文学爱好者,因为这个小小的爱好让我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写作纯属个人表达需要,自娱且供朋友圈一乐,有作品发于网站及小报小刊。
读书|写作|亲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