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锦水说端阳,艾叶菖蒲烧酒香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2015-06-18 15:31

  文/图徐丽

  五毒剪纸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每逢这一天,除了观看赛龙舟外,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要插菖蒲、挂艾叶;小孩子胸挂五色香袋,嬉闹玩耍;还要品尝软糯可口、弥漫着幽淡清香的粽子……“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千年以降,端午习俗不仅跳跃在苏东坡的这阙《浣溪沙》间,也在历代文人骚客的笔尖诗意地流淌着。在衢州,清末解元郑永禧便有6首描绘端午衢州民俗的诗,真实地记录了那些源自遥远的农耕时代的古老习俗。

  端午节的虎形香枕和香囊

  悬蒲艾,佩香囊

  悬艾蒲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在老衢州人的口耳相传间,至今流传着“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民谚。人们相信,“端午门插艾,无悲无烦恼”。端午节又称天中节,据说天中有五瑞,即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山丹五种植物。其中艾草用途广泛,既可晒干代香、煎水洗澡以治皮肤骚痒,也可燃烧驱蚊除瘴,还可饮用艾叶水,清肝明目。在衢州的民间传说中,还有“五月五日午,屈原骑艾虎,手持菖蒲剑,驱魔归地府”之说。老衢州人过端午,一般会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插在门楣上。有些还会在厅堂上挂钟馗画像,以驱邪镇魔,避夏季瘟疫,并能除五毒(蛇、蜈蚣、壁虎、蜘蛛、蝎子)之害。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在端午前数日,不少家庭的妇女老人就用彩色的绸缎开始缝制一种形似鸡心的绣花袋,鸡心与“记性”谐音,寓意着佩戴香囊可以增强儿童记忆力。里面放上艾叶、雄黄、苍术等中草药,并加上五色的线穗,用于祈祷五毒不侵、长命百岁。

  佩戴香囊,当一阵阵清香随衣袂飘飘,蕴含的不仅是人们祈求平安、攘解灾意的美好祝愿,还有经久不衰的时节味道。

  点雄黄,画彩虎

  端午这天,衢州人中餐兴吃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黄刺鱼、黄鳝,叫吃“五黄”。此外,还要在水缸里投放雄黄,用以驱虫杀菌。

  端午这天,不少长辈还要用雄黄酒给家中孩子搽手脚,并用毛笔蘸着雄黄酒,在孩子额上写一个“王”字,可以防止蚊虫叮咬。如今,这一习俗也被不少现代的父母所接受。端午前夕,记者来到市区仁德路曹女士家中,恰好遇上她为自己刚满周岁的孩子“点雄黄”。曹女士告诉记者,如今画额、射五毒、沐兰汤、长命缕、斗蛋等端午习俗都渐渐被人遗忘了,能够借着传统节日的契机重温一下古老民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民间过端午节,虎的形象到处可见。除了端午的传统习俗佩香袋,也有填满了干艾叶、缝成老虎形状的香枕。在过去的衢州农村,小孩子过端午节要穿抱肚,黄色的抱肚正中绘一老虎,旁边配上“五毒”花纹,脚穿虎头鞋,以避邪免灾。

  端午这一天,给家中小孩额头画“王”字。

   祭祀药王,秤人免灾

  每年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药王菩萨的生辰日,相传这天,药王菩萨神农氏要出来晒百种草药。假如这天天气晴好,百药可以晒完、晒好,百姓终年可以受用,以减少疾病。人们为了感谢药王菩萨,每到端午节,都要去城关的药王殿中祭祀供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衢州乡间还流传着端午节秤人的习俗。人们认为端午日秤人可免灾晦,秤代表着平衡,“秤人”寓意着为人心态要平衡,心态平衡有利于健康长寿。小小的习俗,寄寓着长辈对家中子孙的期待与祝福。

   送七目,撒石灰

  旧时衢州乡下,端午节这天,都要“送七目”——用一张新粽箬,上面剪七个菱形小孔,似七只眼睛,另备艾一支,菖蒲剑一支、红色石榴花一朵、新蒜头一个,一道插入酒壶,注上清水,一早就供在灶君前,到了午时统统倒入面盆中,用以洗双目,据说可以明目。下午采集九里光、马鞭草等解毒草药煎药洗澡,可以防止长痱子。

  另外,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端午这天家家都要洒扫庭除,并用石灰在大门口作画,或画一枚方孔古钱,或画上三支戟,或画虎头。午时要在墙角、厨房、水沟、床底等阴暗处撒放石灰杀菌,在天井里和大门外用石灰粉画八卦,八封边画弓、矢、矛、戟。远远望去,一片净白,仿佛下了一场雪。最后,人们往往还要把从中药店中购来的一些药头药末,投到火盆里点着的檀木、樟木上,用浓烟熏死害虫。

  包粽子,吃茶食

  “端午数日间,更约同解粽”,端午节吃粽子,是全国各地的共同习俗,衢州自然也不例外。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我国传统的美食。每年端午节前,衢州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有红豆粽、芋艿粽、腌菜粽、蛋黄粽……一张小小的箬叶,裹住的不仅有浓浓粽香,更包裹着这片土地关于远古的风俗和记忆。

  历代文人对于粽子的咏叹不胜枚举,其中最深情的当属清代谢墉笔下的粽子——“玉粒量米水次陶,裹将箬叶苎丝韬。年年令节春徂夏,丙舍南瞻念母劳。”除了人们口耳相传的“纪念屈原”的由来之外,粽子之于寻常百姓家中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承载着人们的乡愁。在不少游历在外的三衢儿女们心中,衢州的芋艿粽便是唤醒乡愁的食物之一——那一个个伴着干辣椒、五花肉和芋艿丁的粽子,鲜辣开胃。剥开一个,香软糍糯的粽子冒着热乎乎的白气,粽中的肥肉部分早已蒸化了,米粒被肥腴的油脂浸得发亮,衬着剩下的瘦肉部分,白腻里透着纤红,正适合初夏时节萎靡的食欲。

  另外,端午前后,在衢州的大街小巷间,还能买到一种端午的“特供”小吃——茶食。所谓茶食,就是面片做成各种形状经油炸而制成,有咸有甜,酥脆可口。在乡愁深处,这些食物带着人们所熟悉的甘甜或辛辣的气息,像母亲温柔的双手,轻轻抚平了远乡人心中那片因时光和距离的介入而产生的皱纹。

  孔庙茶食

  隔着遥远的时光,今天的我们驻足回眸,重温这些端午习俗,或许已不再考虑健康或辟邪的意义,更多的是心中那片难以割舍的、对传统与土地的系恋之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