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山水间(1)·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市位于安徽东部,苏皖两省交界,自古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形兼吴楚、气越淮扬”。滁州因临滁河而得名,三国时设镇,隋开皇九年(589年)建州,州治设在今滁州市区。在唐诗中“滁州”之名已经频繁出现了,很多人的最初印象就来源于那首脍炙人口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景点:滁州西涧、广惠桥、上水关、下水关、遵阳街、琅琊山风景区、丰乐亭、城西湖
名人足迹:琅琊王司马睿、韦应物、赵匡胤、欧阳修、苏轼、朱元璋、王阳明
今日的滁州西涧,远处是丰山和琅琊山,虽然已历经沧海桑田,但深秀的气质依然未变。
滁州西涧·诗人的港湾
滁州地处淮左,山色秀美,溪流纵横,景物既有江南的深秀,又兼北方的雄健。唐建中四年(783年)秋,诗人韦应物任滁州刺史,当时滁州治下领有清流、全椒、永阳三县,人口约十五万,州署官舍就在今滁州中学的位置。韦应物在任内勤于吏职,简政爱民,留下了不错的口碑。他曾写下“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的诗句,说一想到治下还有灾民,自己就很惭愧领这份工资,是个好干部。办公之余韦应物常独自散步,滁州西涧便是经常光顾的地方,西涧俗名上马河,发源于城郊琅琊山中,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因主河道在城西,故称西涧。韦应物喜爱这里清幽的景色,一天傍晚漫步时写下了《滁州西涧》。
河蚌绘·韦应物石刻画像。
值得一提的是,韦应物自建中四年(783年)到任,至贞元元年(785年)调任江州,在滁州仅呆了两年多时间。其间他竟写下了120多首诗歌,约占他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其中有六首选入了《唐诗三百首》。除了我们熟知的《滁州西涧》、《寄全椒山中道士》外,还有《寄李儋元锡》、《淮上喜会梁川故人》等等。韦应物的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滁州的美景和怡然的氛围成就了这位山水诗人。
如今西涧上游的河道修成了水库,名为城西湖,波光粼粼的水库下面曾是明代初期的太仆寺养马场。
我踏着夕阳进入老城,四牌楼街位于城中心,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老街,两侧是古老的平房和上世纪建筑的低矮居民楼,街头店铺林立,烟火气息浓郁。街头的小饭馆大都把桌椅搬到路边,食客们大都是几盘简单小菜,几杯老酒,觥筹交错,不觉间进入醉乡。沿街西行不远,一座巨大的三孔石桥赫然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广惠桥,当地人称“西桥”。如今桥面已禁止车辆通行,两端立有隔离墩,许多市民在桥上纳凉休闲,孩子们追逐嬉闹。
河蚌绘·滁州广惠桥,画于2014年。
广惠桥始建于唐永徽年间,明代重修,桥身用大块城砖砌成,上铺青砖,古意盎然。桥下流淌的就是西涧,水边有许多钓鱼的人们,河面不宽却宁静清澈,两岸大都是古旧的两层临水民居,门窗都正对河岸,虽不像江南水乡那样整齐错落,倒也颇具水乡风韵。
西涧在滁州城内的河道,两岸人家离水很近,从后窗伸出根鱼竿,坐在家里就可以钓鱼。
穿越老城的西涧河道
由广惠桥沿河北行,便来到了滁州上水关,这里曾经是滁州城墙的进水闸,西涧从此处流入城中。滁州城墙始建于隋,明代增筑后周长九里,设六门:大东门名化日,小东门名环漪,大西门名永丰,小西门名观德,南门名江淮保障,北门名拱极,今日滁州老城的格局就是明代留下来的。
河蚌绘·光绪二十一年滁州城图。
如今滁州古城墙大半已经拆除,只有上下两处水关因有水闸的功能而保留至今。上水关位于西涧进城的入水口,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明代重修。水关由城砖砌成,上面遍布藤蔓和青苔,底部由铺筑青石,水量小时河水由中间门洞流入,两侧门洞下筑有驳岸,可供船只停泊,居民取水。上水关以西是宽阔的护城河,河两岸种满了高大的水杉,木质平桥延伸至水中,河水宁静清幽,依稀还能看到古代西涧的影子。
滁州上水关,拍摄于2014年,西涧之水由此流入城中。
旧时城外人们来滁州,大都由西涧古渡下船,一路行至北门进城。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截断城外西涧河道修建了水库,供给滁州人民生产、生活用水,狭窄的河道积水成湖。我沿着路边陡峭的台阶爬到坝顶,黄昏的城西水库波光浩渺,西涧深处没有了深树黄鹂,也没有了野渡横舟。
河蚌绘·滁州上水关,画于2014年。
西涧之水穿老城而过,向东经过文德桥,这是一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三孔石拱桥,因位于旧日的府学东侧,取“连中三元”之意得名“三元桥”。后来拱券以上的部分坍塌,仅剩了明代桥墩,1921年滁州籍外地学生捐建三元桥,在明代桥墩上铺设了水泥桥面,增筑了护栏,改名“文德桥”。
滁州文德桥,桥墩为明代遗物,上面的水泥桥面建于民国时期。
流经文德桥后,西涧继续向东,最后流经下水关,注入清流河。下水关位于环城路北端,建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建筑风格与上水关相同。1954年,为改善城市道路交通,拆除了水关上部的城墙,改为道路桥。目前水关下部三孔桥墙体原条石拱券保存较好,桥体青砖墙尚存,近期可能会恢复原貌。
文德桥桥面,拍摄于2014年。
阳明先生在滁州
元末明初,朱元璋自濠州(今滁州市凤阳县)起兵夺取天下,滁州成为太祖龙兴之地,被称为“开天首都”,隶属南京应天府。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下诏在滁州设立太仆寺,统管全国军马,马场位于城西丰山北麓,今日城西湖的位置,江淮一带民间饲养的军马,须定期到这里受阅。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后,改称南京太仆寺。后来民间由牧养马匹逐渐改为缴纳银两,减轻百姓负担的同时,南京太仆寺也被视作“地僻官闲”的外放衙门。
河蚌绘·阳明先生在滁州。在滁州担任副弼马温期间,是阳明先生思想和教学方式成熟的时期,每日同先生在琅琊山间游学的弟子多达百名。先生曾有诗云:“无奈青山处处情,村沽日日辨山行。真惭廪合虚官守,只把山游作课程。”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无论孔子、朱熹还是王阳明,都提倡快乐教学,寄情山水,寓教于乐,重阐发思想,轻记问之学。
正德七年(1512年),一位四十岁的中年人来到滁州就任了太仆寺少卿这份闲差,他就是明代重要思想家王阳明。在担任“弼马温”的公务之余,王阳明开始在琅琊山下讲学,阳明学提倡静坐体悟、注重身心修养,这种思想主张与滁州山水达到了完美相契合,逐渐形成了他别具一格的游学教育方式。王阳明十分喜爱琅琊山水和淳朴民风,在滁州期间是阳明思想最旷达、心情最舒畅、生活最闲适、与诸生最融洽的时期。《王守仁年谱》记述“滁山水佳胜,先生督马政,地僻官闲,日与门人遨游琅琊、让泉间。月夕则环龙潭而坐者数百人,歌声震山谷,诸生随地请正,踊跃歌舞,旧学之士皆日来臻,于是从游之学自滁始。”
遵阳街·老滁州遗风
遵阳街·拍摄于2014年夏天。
遵阳街位于滁州东门外,原名东关街,清末为纪念王阳明在滁州讲学而改名遵阳街。遵阳街北面为北湖,西为内城河,南为南湖,东为清流河,是四水汇聚之处。老街西起滁州东门,东至建于1909年的津浦铁路滁县站,全长约900米,曾是滁州商家云集的重要的街区。
民国时期的遵阳街老照片。
老街上分布有站房、旅店、商行、学校、手工业作坊、故居大院、浴池等大量老建筑,汇集了铁匠、篾匠、玻璃匠、木匠、裁缝、剃头匠等众多手艺人。
遵阳街上的篾匠作坊,拍摄于2014年。
我是在傍晚时分来到遵阳街的,此时街上人不多,两侧的店铺都开着门,很多匠人就坐在街头悠闲地进行着手头的工作。这些过于接地气的手艺也许无法成为非遗得到保护,但却是滁州市井文化最要的组成部分。建筑虽已破旧,但却洗尽铅华,人们往来其间,与景物融为一体,使每条小巷都带有了一种悠闲气质。随着城市化进程,老街的改造已经开始,不知未来经过改造的遵阳街是否保留这些独特的市井文化。
遵阳街上的修表匠。
2014年的遵阳街,如今这里已开始改造,不知道未来的遵阳街会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