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汉字为造型要素的现代书法构成
人们围绕丑书争吵不休,本来对现当代书法创作中的一些现象看不惯,从而给以嘲笑,不想搭上了古代大师陪绑。向上寻找丑书的鼻祖,颜真卿也位列其中。还要找出证据,说米芾就觉得颜书丑。
宋朝人说唐朝人的字丑,审美理念不同而已。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分析了各代不同书法风尚。未必所有人都如此,大体情况就是那样,现代的人们也认可这种评价。世间事大多如此,不合我意的就不是好的。都已经过去了的,好坏任你说,但别忘了,不论好坏,古人们都有个主张,现代呢,我们崇尚什么。拿不定主意,或者谁都有自己的主意,互相争吵指责,形不成统一认识。又或者这种情形就是当代的风尚吧,各自为战、所谓的张扬个性。如果没办法统一认识,勉强接受这种现状,那就谁也别说谁,自己玩儿的高兴就得了。
又有些可惜的是,偏偏有些人想做老大当盟主,贩卖着自己的主张。我说这样也没什么,俗话不都说了吗“鸟无头不飞,人无头不走”总要有人站出来做这个领袖。可这样不又说回来了吗,书法想要走得更长久,还得需要正确的方向指引,乱走一气,形不成气候。
我没那本事指出书法的未来发展方向,也不过和吃瓜群众一样,看着各路“大师”的表演。心里未免有点堵,但也无可奈何。不过也看出了人们的取舍态度,而且我认为这一点非常好。那就是绝大多数人还是坚挺的支持从传统中来的那些书法创作。我不是指字体形式,而是人们的审美品位。如果具体点说,一两千年不同时期形成的那些韵、法、意、态都是看点,各人不同喜好,自由选择欣赏。人们沉浸其中,得到各自的审美感受,内心满足踏实。
这种状态原本百姓是适应的,但于专业的书家们却愁坏了,他们感觉书法拓展空间被前人挖掘殆尽,想要创新,又急于求成,不从深层的精神理念入手,而是一味的在形式上变花样,怪招邪招都出来了。不能不说就形式面貌而言却也千姿百态,异于前人。但就是忘了,这些东西能否符合人们心理预期,更多的人受着传统文化影响的,自然要在传统书法中去镜鉴。千万不要说人们落伍,不懂你的前卫创作。更别拿前辈大家说“我的作品需五十年后的人才能看懂”来证明你要多高明。
我要说人们不是看不懂你的书法,甚至不是不能接受、不愿接受,人们不愿接受的是你的创作与两千年来形成的书法概念是两回事。书法的美不是奇奇怪怪的形式,或者说这形式放第二位,首先它要实现的是情感的真切表达。仅就这点千百年来的大家也不是是个人就能做到的,能排下来的数到十了吗?!数得上名次的,到现在还有很多认识不到它的好处在哪,从形貌上批评着它的丑陋。这样说是想指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空间还大得很,只不过得向个人的内心去挖掘,而不是单一的追求字体字形的出奇出新。还有,如果活得够精彩、够丰富你那字也会丰富精彩。
记得大概前二十年,就又说把传统书法与现代书法做个区分,分别定义的说法。那些偏离传统,比如浓淡墨画出来似得作品,多冠以现代书法,人家也不放到传统书法的展览中去。即便说自己是书法家,也要在前边加上“现代”两个字。其实也是勉强,要我说就是没有一个恰当的名字。那些更像是以汉字作为造型要素,做视觉传达的构成。而也确实能达到传统书法做不到的效果或说传统书法无意去做的效果,因为追求的内涵不同啊。
如今不论是国家倡导还是大众对于书法审美需求的上升,就有了因书法而形成的现实利益,甭管怎么把墨水弄到纸上的,只要有汉字的影子,就说那是书法作品,大家当然不高兴。回头还忽悠人们这是“神奇”的、“创新”的、一般人看不懂的书法。
要真的感觉传统的、讲究靠一支笔在书写过程中展现个人情性,限制了自己发挥的,而您还热爱汉字,愿意用汉字作素材表现自己的审美意趣,不必非得说自己是搞书法,更无需向人们说您那是书法,就说那是利用汉字为造型要素,制作的视觉传达画面,人们会接受的。其实在生活中运用汉字元素做的装饰有很多,人们不说它是书法,但能在当中感觉汉字造型的美,人们是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