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玩无人驾驶 但为什么都选电动的?

昨天,第一财经爆料称目前苹果正联手国内一家厂商秘密研发汽车动力电池。如果消息属实的话,联系去年苹果对滴滴出行的投资以及背后大数据算法的看中,这个汽车项目可能不会单纯是软件,或真在打算造无人车了,未来我们除了苹果IT产品发布会之外,可能还会期待iCar的发布会了。

但是还有一点比较让人在意,苹果这次合作的厂商是动力电池生产商,抛开体型庞大的汽车巨头们,新入局“无人车”的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电动车作为基础,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燃油耗不起,电动省成本

虽然现在有人会将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但实际上电动汽车早在燃油汽车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的电动汽车可以说是“不忘初心”了。据考究,最早出现的汽车是蒸汽汽车,不过这种汽车要是想跑得快跑的久,就可能需要一个人控制方向盘,另一个人负责烧柴铲煤了,这种驾驶模式只要想想就觉得有些滑稽。

再到了1830年左右,这时候牛人一个一个冒出来,电动汽车也随之而出,当时的电动汽车造型相当朋克,但是行驶安静无尾气,可以说是一种反差萌了。但基于当时电力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对低下,以及电车续航的不完善,和不断下降燃油价格的影响,电动汽车最终还是被燃油汽车所取代。

但是现在,情况却恰恰相反,电力不再昂贵,石油却因为其不可再生性导致价格不断攀升,并且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车载电池续航能力的完善,更加清洁的电力能源也逐渐成为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所以说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电动车,究其根本或许也只是逐利而为的反应。

第二个原因:特斯拉技术开源 新入局厂商的拿来主义

这里要吹一波特斯拉了,不过这里说的不是“电气之神”尼古拉·斯特拉,而是美国电动车以及能源公司特斯拉,它在2014年宣布将其专利开放,技术开源。也就是说,所有在2014年之后入局“无人车”的企业都能直接本着“拿来主义”的精神,直接使用特斯拉开放的电池组,电池模块等专利。

可能有的读者还不清楚特斯拉技术开源是什么意义,这里举个例子,2014年上半年,国内的电池管理系统撑死只能管理16只,但是特斯拉的电池管理系统能做到将7000多只电池管理到位,特斯拉的技术开放,让很多企业都能省下这方面的技术研发成本,在其他方面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

说到研发成本的问题,传统内燃汽车大佬们都是发展百余年的庞然大物了,这期间各种专利壁垒多不胜数,一个新入局的企业很容易就陷入专利的漩涡之中,更不用说接下来的品牌和宣传之战。商人是逐利避害的,发展电动车一方面能够避开与传统内燃机车的正面交锋,未来的发展前景又一片光明,而且关键技术还能直接“拿来”,这么划算的商机怎么能不去凑凑热闹?

同时,特斯拉开源的举措也为整个电动汽车行业搬走了一块巨石,原先电动汽车发展的行业一直不算明朗,而特斯拉牺牲自己专利收益的同时也拉来了一大批盟友,现在各种新入局“无人车”的企业就是很好的证明。因而我们可以认为,特斯拉开放技术专利的行为,直接促进了整个电动车行业的大跨步发展。

第三个原因:电动汽车的“基因”优势

我们之前的文章中也有分析过,电动车的构造更加适合自动驾驶技术,内燃机车的控制逻辑非常复杂,在进行相关升级的时候很有可能会陷入自我纠结,相比之下,电动车的控制逻辑更为简单分明,因为它所有的操控全部是通过电流电压的调节而达到的,主控中心对其他“部门”的命令都是用同一种“语言”进行。相比之下,内燃机车内的主控要下达相关命令,就好像一个纯正伦敦腔的英国人对印度人、日本人、甚至法国人进行沟通,其中可能会面临各种“翻译”的出错以及延时。

另一方面,电动汽车的升级换代也远比内燃机车要简单得多,以特斯拉为例,它有一个真正集中控制着所有“子系统”的电脑系统,而这个电脑系统通过两块屏幕上所显示的UI(用户界面)与车主进行互动,所以特斯拉还可以做到通过系统更新来调整各功能模块的工作逻辑,或者增加各模块之间的联动功能,甚至能做到通过系统的升级而令“旧车变新车”。

而传统机动车并不存在这样一个集中控制单元——每个功能模块都有自己固化的控制器和相关软件,即使是在中控屏幕上能够调整空调、悬挂、驾驶模式……那也只不过是每个“子系统”各自的控制选项——完全无法实现关联互动。

因为以上三个主要原因,新入局的科技企业在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时都会更加倾向于电动汽车,毕竟科技企业再爱秀技,说到底也是商人,而对爱偷懒的商人们来说,发展电动车的自动驾驶技术只需要研究这一部分即可,而这方面又恰恰是他们的优势所在,因而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向着电动汽车聚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联想TechWorld:大跨步拥抱AI

一次接地气的技术升级,评测vivo X9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