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无钥匙系统不再安全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既然不方便屏蔽车辆发出的信号,那么直接将遥控钥匙装在能屏蔽无线信号的包装中就OK了。

近日,美国NICB国家保险犯罪局发现了一种用于破解汽车无钥匙系统的新型犯罪工具,该工具通过接收器和发射器两个部件来绕过无钥匙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轻松的可以解锁车辆并将其开走,而且目前似乎并没有什么有效的措施来阻止这种犯罪行为。

这一消息的爆出,让如今的汽车安全性再次被推到关注的焦点上,而今天要跟大家聊聊什么是汽车无钥匙系统、无钥匙系统工作原理,以及我们如何防范这种新的犯罪行为。

什么是汽车无钥匙系统?

汽车无钥匙进入系统,简称PKE(PASSIVE KEYLESS ENTER),该产品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RFID无线射频技术和最先进的车辆身份编码识别系统,成功的融合了遥控系统和无钥匙系统,真正实现双重射频系统、双重防盗保护。

汽车无钥匙系统包括智能钥匙、遥控中央锁模块、驾驶授权模块及其他相关设备和总线系统,系统采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来进行数据交换,当用户持有智能钥匙靠近车辆至一定范围时,车辆能识别出用户的智能遥控器并自动解锁车辆并接触防盗报警状态,而当用户离开车辆一定范围之外时则能自动上锁并进入防盗状态,有些车辆还会在上锁的同时自动将所有车窗自动升起。当用户进入车内后,车内的驾驶授权模块会识别智能钥匙并给予启动的权限,用户只需按下一键启动按钮即可控制车辆通电和启动过程。而整个过程中用户都无需像传统车辆那样拿出钥匙解锁并启动车辆,大大的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厂商的车型之间略有区别,比如有些需要拉动把手解锁并开门,有些是直接感应手掌解锁开门等。当然,归更到底他们使用的系统都基本一致,只是在具体操作细节上有差异。

无钥匙系统工作原理是什么?

目前大多数汽车上使用的无钥匙系统和普通遥控钥匙不同,这个系统中使用的是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智能钥匙和车辆之间通过低频的无线电波进行通讯。智能钥匙中内置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芯片使用被动的方式和车辆的防盗单元通讯,车辆在锁定状态下只要拉动车门把手就可以向外发送信号,也就是说车辆的防盗单元一直都处在能发射信号的激活状态。

虽然车辆防盗单元一直处在激活待命状态,但它必须要感应到智能钥匙并和其交换滚动码信息并验证身份,因此它具备了传统遥控钥匙不具备的双重RFID(无线射频识别)的保护能力。所谓双重RFID(无线射频识别)简单的说就是,像传统使用遥控器的车辆一样交换滚码信息,同时智能钥匙接收到车辆发出的信息之后该车辆应答信息确认身份。在这种双重识别认证的情况下,传统遥控器信号容易被干扰和截取复制的情况就被完美解决。

那么无钥匙系统绝对安全吗?

前面说到,专门针对无钥匙系统开发的新型犯罪工具已经出现,并且目前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案,这也就证实了汽车无钥匙系统并非密不透风,它依然有被绕过的风险,那么这种工具是如何实现绕开双重RFID(无线射频识别)的保护呢?

所谓的作案工具套装

看起来就像是普通的汽车无钥匙系统的配件对吧,但实际上它确实也具备了无钥匙系统的部分功能,只是这套工具中额外带有信号接收、放大、传输的设备并且能实现双向通信,而这套工具也正是利用了无钥匙系统之间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那么它就是是怎么实现远程绕开安全系统的呢?

这套系统绕开车辆安全系统的原理其实还是老套路,就是伪造出智能钥匙并出现在车辆的有效识别范围内即可,并且这个过程也相当简单,只需要两人配合来使用这套作案工具配合即可。

示意图

  1. 其中某甲持设备靠近携带着智能钥匙的车主,某乙持设备在车辆旁边。

  2. 某乙触发车辆的搜索信号之后就会通过设备接收这个信号并放大传输给某甲,某甲所携带的设备中传出的信号会让智能钥匙误以为车辆就在附近而返回一个应答信号。

  3. 智能钥匙返回的应答信号会通过某甲的设备传输到车辆旁的某乙的设备上,并让车辆认为智能钥匙就在附近,于是触发解锁。

  4. 某乙就可以大大方方的开门并启动车辆,顺利完成盗窃,而车主这时候依然蒙在鼓里。

那么我们有办法吗?

目前在技术上还没有好的办法来阻止这种作案方式,但我们依然还有土办法来临时解决,由于这种作案工具利用的是双向通信完成的,那么我们只需要人为的截断这种通信就可以阻止它,比如停在地下停车场等信号很难传输的地方或远离自己的车辆,但这都无法彻底断绝这种作案方式,因为也有可能未来的作案工具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传输信号,那怎么办?

其实笔者觉得,既然不方便屏蔽车辆发出的信号,那么直接将遥控钥匙装在能屏蔽无线信号的包装中就OK了,虽然每次解锁车辆的时候需要将钥匙取出而失去便利性,但总比车辆被盗更好,不是吗?当然,未来厂商直接能解决这个安全问题的话,也就不再需要我们动脑筋了,那才是最好的选择。

关注我们,第一时间掌握专业 IT 资讯

E 生活 | E 科技

Enjoy  Electronic  Easy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