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王永江对联(三)

最近偶读《楹联概说》,发现里面对楹联的定义解析很到位。“楹联是一种汉语特有的文体,是由对偶修辞发展而来的”;“是一种兼容性极强的文学小程序,在所有文学体裁中,要论雅俗共赏,恐怕莫过于楹联了”;“是一种学习传统诗文的有效手段”;“是一种高雅别致的交际工具”;“是一种富有文化特色的装饰品”;“是一种怡情益智的文字游戏”;“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形式”……好家伙!不止一种了吧?定义也好,解释也罢,那都是理论,看多了也记不住,但好对联就不一样了,能让人咂摸许久,甚至心摹手追。我一直很喜欢王永江老师的对联,他的对联就是那种看起来朴实无华,却耐人寻味;句读间没有辞藻堆砌却真香蕴含,两行中不见用典繁复,却意境隽永,情感丰沛,尤其那一抹挥之不去始终萦绕在他对联中的淡淡乡愁,最最令人感动!

一,杂咏联选品读

华阴老腔(王永江)

一声吼似空宇惊雷,更相兼天地万音,听落而为川,亢而为岳;

千古事皆老腔唱本,不忍说沧桑百变,是江山走马,风雨催人。

华阴老腔从陕西省华阴市双泉村张家族戏而来,起源于明末清初,其声腔古朴悲壮、沉稳浑厚,非常具有粗犷豪放、刚直高亢、磅礴豪迈之气魄,追求自在随性的痛快感,听起来颇有西部放歌之气势、船工击板之咏叹!此类表演方式也被誉为黄土高坡上“最早的摇滚”。我也是从中央电视台春晚节目里第一次认知华阴老腔的,确实很震撼!

这是一副杂咏类对联。上联“一声吼似空宇惊雷”,起句和华阴老腔一样惊空宇似炸雷破声而来,读到这里似乎即有了听觉冲击,仿佛真是听到了那一嗓子沙哑悲怆的吼声,接着“更相兼天地万音”,一个“更”字把华阴老腔递进了更加恢宏的艺术境界,这一声嘶吼包含了天地之性灵,千秋之万物;疏钟与远柝,百籁与一音。“听落而为川,亢而为岳”,腔落时宕作平川,调起处迭成高岭;时而飞扬激越,跃马挥戈,时而压抑低沉,吹风过雨……短短二十四个字,非常逼真地把华阴老腔形容得淋漓尽致。

下联“千古事皆老腔唱本”,起句老师便将联笔一顿,从老腔的艺术效果转入历史意义,并铿然一语:千百年上演的林林总总,人世间遇到的悲欢离合,都可以作为华阴老腔的唱本依据。“不忍说沧桑百变”,不忍说,但还是要说,唱本就是让众所周知的。沧桑是沧海桑田的略语,我觉得清代词人王鹏运的《满江红·风帽尘衫》:“旌旗影,沧桑话。对苍烟落日,似闻悲诧”,乃老师这句话的最佳注脚。“是江山走马,风雨催人”,这里的江山指国家或国家政权,风雨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老腔唱本和其他戏剧曲目一样,演绎的都是如走马般迅驰的国家政权更替,才子佳人和贩夫走卒的寻常故事,风雨逆势催人振奋,催人呐喊,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也。

王永江老师这副联读起来文从字顺,丝毫没有聱牙佶屈的感觉,一如华阴老腔,淳朴自然毫不造作,却又很有感染力。对仗极其工稳,空宇/老腔,惊雷/唱本,更是巨匠之功。读之见山峦起伏,河流奔泻;品之惊拔刃张弩,龙威虎振。

二,感怀联选品读

故乡(王永江)

秋卷西山雨,春携北海风,恐我相思,故里海潮时有信;

明年草又新,几度人将老,逢谁莫问,窗前梅树自开花。

人一旦离开了故乡,故乡就成了回不去的远方。乡土之梦就会永远伴随着你,无论空间的辽阔,时间的悠邈,都不能使桑梓之情褪色;无论经历了怎样的世事沧桑,发生了怎样的人情变化,也无论显达光鲜,老穷灾厄,独此这份怀乡思亲之情始终泯灭不了,且历久弥深。

上联“秋卷西山雨,春携北海风,恐我相思,故里海潮时有信”,这是一个倒装句,因为怕思乡想家,也怕双亲思念担心(相思在这里是两地的相互牵挂),故乡的海潮总是春天让北海风捎信,秋天托西山雨带话。用这种通感,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内心非常深厚浓烈的乡愁,读起来非常真切,富于情致且耐人咀嚼。以两个自对起句,用秋/春,西山/北海(北海和西山都是北京著名景点),雨/风,最常见的时令地理天文名词为意象,以空间和时间交织出一副浓郁的故乡情怀。“恐我相思”放在第三句,很好地控制了语感节奏,使整副联读起来一脉贯通,十分流畅,也进一步使联有了转折递进的效果,联意更加饱满铿锵有力。

下联,“明年草又新,几度人将老”,冬去春来,年年草色又新绿,几度春秋更替后,人将渐老,然而,乡愁不忘,客梦依然。“逢谁莫问,窗前梅树自开花”,这两句老师化用唐代诗人王维诗句“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不同的是,王维以询问口气,而老师用肯定自答。“逢谁莫问”其实是反话,逢人我都急于想问一问家乡的情况,但似乎又不需要问,我也知道家乡的一切,不用问也知道老家窗前的那棵老梅树,犹自岁岁开花,等我回家。在这里老师把深切思念家乡的细腻心理活动,毫不保留地充分流露。鸟恋旧林,鱼思故渊,热爱乡土,看重亲情,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记得元代赵善庆的散曲“庆东元”里有一句“十载故乡心,一夜邮亭月”,把它和老师的这副对联相结合,实乃珠联璧合。老师这副联总共四十二字,没有吊孤怀于暮雪,也没有发绮思自朝云,但对故乡山水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都在这两行字中蕴藉、深藏,只要一经触动,即浪潮般不可遏制地喷涌而出。

三,题署联选品读

太湖(王永江)

水连天大梦千年,醒来几月?

谁与我扁舟一叶,钓尽余生。

太湖古称震泽,又名具区、五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它接连江、浙两省,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太湖山明水秀,风月无边,有七十二峰,三万六千顷,更流传着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

王永江老师这副联写于早期,据说是他的成名之作。

上联:“水连天大梦千年”,起句就先饱蘸浓墨,一管宕开了旖旎的太湖风光,浩荡雄阔,无边无际;山在水中,水映天上。太湖之美不可方物!尤其月下的太湖,更是气象非凡,银湖金波,天光一色,薄雾从湖面袅袅升起,像梦一般,其实更像变幻莫测的人生。“醒来几月”,这是个设问句,不是问却是问,但又无需回答。老师在写这副联时候,大约刚在北京打拼不久,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非常大,偶尔到太湖来小憩放松一下,犹如梦幻中一般十分陶醉。大梦者,人生也。茫茫的太湖,正是他茫茫人生的写照。李白有诗云“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老师正是在观看太湖时候,联想到了自己的人生。他问“醒来几月”,我想应该这样理解:我的人生和茫茫太湖一样,我感受了什么,体会了多少!又能在何时大彻大悟?

下联:“谁与我扁舟一叶,钓尽余生”?接着上联的笔势激荡,老师又面对太湖发出思考。从上联的茫茫太湖的大处起笔,落到下联的扁舟一叶的小处收笔,一气呵成,非常圆融美满!可能受范蠡泛舟五湖的传说影响,老师亦向往浪迹天涯的自由自在。老师对自己的人生,其实已经有了很好的规划。只是一如他为人处世低调的风格,没有在湖边发出振聋发聩的人生得意之感慨,也没有嗟叹职场拼搏的种种不容易,更没有愤世嫉俗怨天尤人的负面心态展示。作者只是面对梦幻般的太湖,梦幻般的人生,有一些许期待:能和我在太湖泛舟,能和我在余后的人生中,共同进退的是谁呢?一切都在不确定中,一切又都在自己的把握中!这是对人生的充分自信!

短短二十二个字的对联,没有就太湖写太湖,而是着笔从容,大开大合地把人生犹如大梦,大梦亦如太湖诠释得淋漓尽致,读来非常震撼感人。

(0)

相关推荐

  • 《对联中国》主编王永江新春寄语

    <对联中国>主编王永江新春寄语 庚子鼠去,辛丑牛来. 亲爱的支持和关注<对联中国>公众号的朋友们,值此除旧迎新之际,我代表对联中国给大家拜年啦!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牛运当头,快乐 ...

  • 我读王永江对联(一)

    偶拾红叶,原名孙虹,笔名筱虹. 我读王永江对联(一) 2019年初秋,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威海华夏城认识了来威海讲学的王永江.当时我只知道对句,成联没有读过,更没有写过.我怀着极其忐忑的心,用手机把一 ...

  • 读王志贤题画诗三百首

    峻 青/文 王志贤继墨竹诗画集后,又推出题画诗三百首,如此矢志不移地研究和发掘这一民族传统艺术,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深入浅出的探讨,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题画诗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像一枝绚丽 ...

  • 杯中偶拾几寻春丨众书家书王永江对联

    题拂尘园 架上诗书勤去拂: 尘间风雨静来听. 题静山 风雨容多方得静: 沧桑勘破便成山. 题闲趣馆 诗书补壁: 花鸟亲人. 赠人 琴生春野兰风碧: 茗带秋泉竹雨青. 题双辽 缩影辽金凝岁月: 倾心山水 ...

  • 诗人公号:王永江•对联中国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诗人公号:王永江·对联中国 对联中国公众号,隶属于中国楹联论坛,主编王永江.该公众号的宗旨是发现对联之美,主要发表对联创作和鉴赏的理论文章.优秀的对联作品, ...

  • 许锐锋||领略大海的神秘——读王秀梅短篇小说《第三个航海人》

    <烟台散文微刊>2021第38期 (总第489期)                        主办:烟台市散文学会                   协办:烟台市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 ...

  • 读王尚文先生的《语感论》(三)

    这一个章节的内容是<语感心理机制>的第一节<语感图式及其结构和生成>. 语感图式是语感所由生成的基础,是一个庞大.精细.严密的网络系统,包括许许多多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知识单元. ...

  • 七律​ 读《观书法三章》有感 || 王高喜(山东淄博)

    七律  读<观书法三章>有感 文/王高喜 编辑/落英小桥 题记:辛丑初夏既望,山东省地方史研究员朱华昌教授,在"菊野文化传媒"上发表<观书法三章>,对闫学海 ...

  • 二〇二一上半年对联小辑(王永江)

    [题  署] 武汉紫阳湖公园紫楿长廊 紫气清洇荷畔雨: 香云暗带桂中秋. 半夏生美学空间 花开半夏宜清旭: 酒到微醺胜好书. 惠州博士林 培木犹人,材皆梁栋: 修心有所,志此湖山. 盘锦北旅田园 盛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