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篇 赤峰地区辽代建筑遗存考察纪略(一)
X
近期,建筑文化考察组逐步开展了对辽代木构建筑较为详尽的考察研究,现已将已故建筑历史学家陈明达先生的遗作《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制度》增编为图文并茂的专著《蓟县独乐寺》正式出版,又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合作,先后对义县奉国寺、涞 源阁院寺、大同善化寺、华严寺等重要的建筑实例做了多次考察和详细测绘。
为更全面了解辽代建筑面貌,把握那一时期的历史演变脉络,我们便考察辽代砖塔及故城遗址——2007年10月15、16日,考察组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地区作了一次实地踏访。参加人有金磊、刘锦标、刘江峰、陈鹤、殷力欣、温玉清等六人。
第一天:北京——承德——宁城——赤峰,2007年10月15日(北京气温6℃~16℃,赤峰O℃~8℃)
北京西山秋叶欲红未红之际,内蒙古大草原气温骤降,赤峰地区夜间温度已降至零度左右。早5时许,考察组一行六人行囊中备着冬装,从北京向北进发,踏上考察辽代中京和上京的历史文化之旅,途经承德——平泉,沿平双(平泉——双井子)公路北上经甸子直奔位于赤峰南端宁城境内辽中京大明塔。
驱车沿密云、古北口向承德方向疾驶,展曦微蒙中遥见燕山山脉自西迤逦东来,长城依山蜿蜒起伏连绵不绝,碉楼密布,隔在长城外的崇山峻岭陡然高耸,已透出冷峻之气。古北口自古为关隘要地,是北方游牧狩猎的各民族与中原文化不断冲突与融合的重要通道。历史上伴随着版图疆域的扩张与收缩,文化上的主动学习抑或被动接受,都在这长城一线内外演绎着一幕幕历史故事,留下了数不清的绚烂文物。而更早的上古文明史展上:长城以北的广阔内蒙古地域在8000年前~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即有人类繁衍,是中华民族的源头之一然而由于其后气候的变迁,逐步从固定的农耕文明转为畜牧为主的经济。
遥想当年:一个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曾经搏击长空的鹰之族扶摇而起,又神秘消失,此即契丹。契丹的本意是“镔铁”,寓坚固之意。这个剽悍勇猛、骁勇善战的民族,以辽河流域为中心所创建的大辽国曾经是当时名震中外的盛大王朝,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曾经挥斥长城内外,辉煌一时,而今何在?今之所知,惟有那与汉文化融合一体的城池遗迹与颇具唐风的塔寺殿阁。
1.辽代始末
辽是契丹族所建的一个王朝(公元916年~1125年)。契丹原为居于东北辽河上游一带的游牧民族。耶律阿保机统一本族八部,于公元907年建契丹国,公元916年始建年号“神册”,947年定国号为“辽”,983年曾复更名“契丹”,1066年恢复国号“大辽”直到1125年辽为金所灭。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1211年,被屈出律篡位,1218年被蒙古所灭。
辽疆域幅员万里,东濒太平洋;北至外兴安岭克鲁伦河,色楞格河和贝加尔湖一线;西近阿尔泰山,包额尔齐斯河上游地区,与喀喇汗王朝、高昌回鹘王国为邻;南逾鸭绿江、长城和大戈壁河北中部、山西北部,同高丽、西夏、北宋接壤。辽在与中原的交往中,卓有成效地接受了汉族的经济文化影响,促进了契丹在各个方面的迅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从部落氏族社会过渡形成奴隶制度社会,并在向封建社会跃进的同时,统治了中国北部,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融合。他们是开发蒙古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先行者之一,所创造的灿烂的文明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世纪从中亚直到西欧,“契丹”一直是对中国的一个通称。俄国人到目前为止仍然称中国为Kitan(契丹)称中国人为Kitanyes(契丹人)。在俄语中,希腊语和中古英语中部把整个中国称为契丹(读音分别是KitayKitata,Cathay),在穆斯林文献中常把中国称为契丹(KhitaKhata),阿拉伯著名的兵书《马术和军械》,把火药配方记为“契丹花”,把管状火器记为“契丹火枪”、“契丹火箭”。
兴盛期的大辽国曾有五个京城分别是位于内蒙古赤峰巴林左旗林东镇的“上京”临潢府,辽宁省辽阳市的“东京”辽阳府、内蒙古宁城县的“中京”大定府、北京市的“南京”析津府和山西省大同市的“西京”大同府“五京”之中,内蒙古境内独占其二神册三年(公元918年)太祖耶律阿保机治城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名曰皇都。初,数侵燕蓟等地,俘虏汉人北迁建立“头下州县”,行封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