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岂曰相隔,线上为家
岂曰相隔,线上为家
文/江一
一个月前的清晨,我回到宁静的老家。爸妈在忙着做早饭,他们的孙女还在睡梦中。看到这一切,我的心瞬间醉了,人也像是在梦中。激动地走进卧室,看着正在熟睡的女儿,我更激动了。她时而也动一下,但是没有睡醒。
这甜蜜的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想到它,我觉得自己可以抵抗任何模样的时光。女儿还未出生时,我就开始关注婴儿。女儿出生后,我更加关注。在楼下看到老人抱着孩子,我都会问一下几个月了,然后在头脑中想象一下自己女儿这么大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有了女儿,感觉世界就像一场梦,我似乎能感觉到自己在时光中飞行。
前天晚上,我把女儿当天的视频发给赵哥,我俩讨论了一会儿对女儿的感情,一会儿时间,我夸了自己女儿好几句,意识到后,我自我批评了一下,赵哥说一样的,我补充一句这是单属于父亲的快乐。
然而前段时间,看到女儿的视频和照片,我却没有感到纯粹的幸福。原因是那只是视频和照片,毕竟抱不到女儿。甚至会抱怨,工作把我们隔开,地域把我们隔开,疫情把我们隔开。可是,当意识到疫情把我们隔开时,我的想法突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看到女儿的视频和照片,我的幸福度达到了百分百。
因为,疫情面前,平安和健康是最重要的。虽然家人不能常聚,但女儿在老家反而远离北方的疫情,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想到这,我开始百分百接纳了线上家庭。就像我爸妈所说,虽然不在一个地方,但是天天能见面、说话,和在一块儿差不多。是啊,人呀,纵然有最充分的理由,也不能贪心不足。因为,那只会让人更痛苦,乃至变得不善良。
在聊天中,石家庄的朋友也说受疫情影响没法回家看父母,心中因而有了愧疚。我就把自己这个新想法分享了出去,建议朋友接纳线上家庭。因为事实是不变的,但我们对它的看法是变化的,基本上有两个态度,拒绝或者接纳。拒绝让我们难过,接纳让我们高兴。注意,事实就那一个。这种情况下,我觉得选择接纳更好。除非事实可以发生改变,当然,接纳要积极主动的接纳,而不是被迫的消极的接纳。
有了这个转变,前几天,我高兴地把女儿的视频和照片做成小抖音,还为女儿写了首诗歌,天不亮,我就开始写了。诗名为《四月思女歌》,其诗曰:“父女洒泪别,年轮凌风越。欢聚常为暂,守护时时缺。百日简作庆,逐梦久成行。日暖看顾寂,午晓雄鸡鸣。田园静日繁,塘边竹影乱。嘉木翳门庭,芳果已芊芊。日中白阳落,暮下丛雀歌。雁语炊烟惊,冰怀复入河。孤月两地望,挚情一心藏。咿呀女言乐,耳闻愈心伤。天地佑人间,乾坤保平安。发愿祈福泽,松柯即翩翩。”
岂曰相隔,线上为家。很多人都喜欢感人的故事,可是,当下的时代告诉我们,故事仅仅感人还不够,还需要有背后的道理,而那就是文化。
榷山翁
庚子除月(01.16)
于湖城湖畔
【作者简介】
江一,1988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青年作家,诗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教育学术杂志课堂内外好老师签约作者,出版作品有《渡缘》《桃花坞雨》《艺术里的童颜》《美的唤醒》《情境之门》等。教育与写作理念:师德是知与行的合一,信仰中文,写作育人,让灵魂的启蒙不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