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龙山人:谷雨潇潇故县行
春池浮萍
.谷雨潇潇故县行
作者:长龙山人
记得儿时随父读南宋诗人范成大的《晚春田元杂咏》,一下子就被诗人那'谷雨如丝复如尘,煮瓶浮蜡正尝新。牡丹破萼樱桃熟,末许飞花减却春。”与“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老翁欹枕听莺转,童子开门放燕飞。”的诗句深深吸引。诗人用他那清新、㑺永的笔触为读者所描绘出的那幅潇潇谷雨之中生机勃勃、情趣盎然的“农家晨曦图”定格了我孩童时代对雨谷的全部记忆,觉得谷雨真的好美。
布谷声声脆春耕
前日,因数月的居家避疫,实在有些难捱,一众友人便相约乘疫情缓解之机外出換个心情。时间就定在了谷雨季的第三天。地点是距碚城约一百公里开外的顾县。
我们的车在濛濛春雨中沿银昆高速北行。隔窗而望,道路两侧的一些田边地头零星地生长着些海棠、杜鹃、金光菊、曼陀罗。她们在濛濛春雨的润育下惬意地享受着谷雨的恩赐,尽情的开着。远处如黛的青山也如一位清秀的女子,罩了方乳色的面纱,于轻风的吹拂下才肯偶尔显露些容颜。
美丽的戴胜鸟
中国古代将谷雨季节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鸠拂羽,;第三候,戴胜降于桑”。说的是谷雨时节田间地头依次出现的三个变化。首先是池塘水田中的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烏便开始鸣叫着提醒农夫赶紧播种、插秧;然后在桑树枝头,人们就能见到久违了的那些白质黑章象戴着美丽头冠一般的'戴胜鸟'了。
其实谷雨,就是'雨生百谷″的意思。它的特征是连日春雨绵绵,十分利于谷物生长。这是一年里播种的最佳时节。
要说谷雨时节最美的花其实是那有着国色天香之誉的牡丹。在民间历来流传着“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的说法。遗憾的是行车途中我们连一株也未得见。正感叹间,车中一位友人说网传武胜县有一百亩牡丹园,近日将开园,若有兴致,何不择曰一观。众人方才释然。
谈笑间,前方蓝底白字的路标显示,顾县巳在望中矣。此次造访的故县,其实是如今广安地区岳池县下辖之四十多个镇、乡中的一个镇。
据岳池县志载:唐武周皇帝万岁通年2年(公元697年)设立岳池县时,县治就设立在如今这个顾县镇。因其地西有岳安山,东有金城河于是就用“岳池”二字做了县名。唐开元20年(公元732年),岳池县治迁至伏江里(今兴隆镇),原治所降为场镇,乃更名“故县场”。到了民国时,又将其更名为“顾县乡”。汉语中的“故”与“顾”皆有老、旧之选项,所以“故旧”也好,“回顾”也罢,其实就是要告诉后人它乃是岳池县最老最早的县治所在地而已。
选顾县镇为本次踏春的目地,就是想去看看这个始建于则天武皇时期的县治所在地,在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雨雪风霜之后还剩下了多少的“故旧”可供游人去“回顾”。
如今的顾县镇上,最具标志性的地标建筑大概就是位于镇政府旁的川主庙了。
川主庙,也称川祖宫、川王宫、二王庙、清源宫、万天宫、惠民宫。供奉的是战国时期引领百万川民兴修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把成都平原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的水利学家、蜀太守李冰父子。
研究地方史的专家普遍认为:川主祭祀是流行于巴蜀地区的重要民间信仰,起源于唐代。它是一种以巴蜀治水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民间活动。尊李冰父子为川主,并通过对他们的虔诚祭祀,求其保佑巴蜀大地风调雨顺,免于水患之灾。这也是是中国古代崇拜神灵,祈天佑福农耕文化在巴蜀地区的一种反映。据官方统计,在今天的巴蜀大地上,至少还保存着两百余座大小不一的川主庙。
然而,也有史学工作者认为:盛行于明末清初的大规模尊祟李氏父子为川主的行为其实明显带有反清复明,兴汉驱鞑的排满色彩。他们认为在明未清初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后,湖广移民在巴蜀大地上所建的会馆之所以大都设于供奉着华夏先贤的川主庙、大禹宫之内,有的还更名聚贤宫(岳池顾县镇的川主庙就叫聚贤宫),进而还成为反清复明民间组织袍哥、青帮的聚集之地就是好的佐证。
在巴蜀大地上建筑规模最宏大,影响力也最广泛的川主庙当然就是东汉时期建于今四川省都江堰市灌江口的二王庙了。
潇潇春雨中的顾县老街没啥行人,座东朝西依山临水而建的川主庙的大门是锁着的。隔窗户可见庙中的戏台,李冰治水的大型壁画和正殿上的彩色李冰塑像。也许是因为近年来进行过一些修缮,整个建筑保存得非常好。正观赏间,碰巧有两个当地人打此路过。向他们打听寺庙的开放时间,一个年纪稍长的男人用带有些湖南方言的口音告诉说:“平时都是关起的,只在农历的一些大节气才会开放。”没奈何,大家只得拍了些有特色的广场、台阶,大门,门联,扁额,外廊等外景后决定再去周边老街转转。
顾县镇并不大,与川东众多古镇的建筑结构也相差不多。沿河而建的是老街;倚山势起伏修建在更高处的则是后来扩建的新街。'老下,新上'的构建模式具有山城建设总是沿江岸渐次向山上发展的典型特征。
现存的老街以纵贯南北的一条长街为主体,以巷子为界,分为六段。从南端起依次是:常德街,中华街,太平街,绕子街,盐市街,河坝街。
古街两侧的房舍多为清末民初的建筑。一楼一㡳的居多,偶有两楼一㡳的间乎其中。每栋房舍一楼的檐廊都挑出约一米有余,其上为二楼的临街阳台,其下乃是为路人提供避雨遮阳的风雨檐廊。雨天,家人楼上坐,行人檐下行;赏景,观雨,避雨,行路,皆不耽误。有雨趣而无雨苦,足见时人的睿智与良善。
喜欢攝影的友人们刚进古街便迫不及待地拿着像机一路地拍将过去。对攝影无什兴趣的本人则乐得独自撑一柄雨伞,沿街徐行,慢慢地享受这潇潇春雨下幽幽古巷中的那份难得的清闲与宁静。
在中华街与河坝街交界处的地方有一座高约三米,顶部为锥形的破旧老亭。亭的右侧开有一家'八角亭酒家”。想那酒店也是因亭而得名的。距亭左侧不远的风雨长檐下,放着张木质的张双人靠背椅,一侧的小茶几上搁着个茶杯。
一位老者正靠在椅上优闲地养神。与之攀谈,得知老者姓李,八十多了。一辈子都住在这条街上。老人家岁数虽有些大了,却耳聪目明,还颇健谈。说起古镇上的一些往事来,如数家珍一般。老人说,因渠江支流金城河绕顾县而过,每到涨水季,镇中百姓就会程度不同的受到水患困扰。若逢上洪水淹地,淹镇的大灾之年,百姓就只得扶老携幼,弃家而走,流落他乡,苦不堪言。后来顾县先民学得蜀守李冰流传下来的'深淘滩,低作堰″,'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水之法,于金城河源头至渠江的100多公里河道上疏通河道,并先后筑起了十几座有蓄放功能的水堰,方才治得这方的水患。如今的顾县镇境内还有付家堰,大堰,小堰,干河坝堰、水口庙堰等多处水堰的遗址存在。
问及镇上川主庙的修建年代,老人说那乡民祈神保佑风调雨顺的川主庙是始建于明代,并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又由填四川的湖南藉移民筹资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如今庙内还藏有一块叫《奉文优免》的石碑,碑文中就清楚地记载了这些事。
可惜今日庙门上锁无缘得观那方颇具史料价值的古石碑。不过庙门口朱红大柱之上挂着的那幅赞扬李冰治水方略的“深淘滩,低作堰,懿训昭垂为准则″;“湾截角,正抽心,仪型作式无颇偏'对联我倒是亲眼得见了的,也算是聊补遗憾了。
老人还告诉说:“文革'中川主庙被破了四旧。庙前的广场成了贩鸡、鸭,卖猪崽的农贸市场;大庙内的主殿被改成了粮油供应站;那两侧的厢房也改做了十几户人的民居。现如今的川主庙是2002年在省、市文物抢救保护组专家们的建议下将粮油市场,猪牛鸡鸭市场以及十几户居民整体迁出后又耗资三十万元重新修缮的。
老人讲话湖南口音颇重,有些话我听不大懂。老人说如今镇上的居民都是清初移民的后裔。当年从湖南来的移民最多。在与邻县一些鄂、闽移民的长期交往中,遂渐形成了一种当地特有的以湖南方言为主,杂揉鄂、闽方言为辅的“顾县镇方言”。在文物普查时,广安市文物局的专家还说这也算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申遗”。不过后来却好象也就没了下文。
还想跟老人再打听点那'八角亭″的轶闻趣事,拍完古街景的友人们却打电话来说她们也已返回停车点。只得惜别了老人登车返碚。
暮色中,下了一天的小雨,终于停了。远方的天际不再是灰蒙蒙的,且有了些光亮。车平稳地行驶在雨后有些潮湿的柏油路面上,轮胎辗压着路面,发出轻柔的沙沙声,听起来有一种让人特别清盈的感觉。友人们游兴未尽地聊着日间的所见、所闻、所感。
我却仿佛仍然在潇潇春雨下那滿是沧桑和故事的老巷里独自一人,撑着雨伞,信马由缰地行走着……。
长龙山人于2020年谷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