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被湮没的拓荒者 之三

垦荒建屯

作者 求真

吕东平既是垦荒建屯的谋划者,设计者,组织者,也是不谋私利,亲力亲为的领导者和实践者。

吕东平,山东日照人。一九六八年,时年一十九岁,曾只身闯荡辽吉黑蒙。虽爬山涉水,风餐露宿,受尽百般磨难,但终因当时政治气候使然,谋求落户未果。

一九七二年,吕东平重返东北,先后在吉林浑江地区抬过煤粉,装过火车,与其弟弟在露水河林业局伐过大木,在松树镇四道岔落户务农。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再度闯入黑龙江,走进了无边无际的北大荒。他坚信“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这句古老格言。并坚信,命运终会眷顾那些不畏艰辛的勤奋之人,终会为自己打开一扇幸福的理想之门。

但是,事与愿违,在黑龙江,为谋求落户,吕东平兄弟二人,多处奔波,曾踏雪送礼科洛河。曾与吕其林去过大西江,红卫,赤卫,曾为找活谋生夜奔大杨树煤矿。为维持生计,曾与丁肇顺跳火车渡江卖灯泡。但皆因无亲无故无关系,找活落户的希望,全都化为泡影。

在找活未能,落户无门的前提下,吕东平萌生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决心组织并带领大家,自力更生,去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也为接济遍地落户无门的流民们创建一个安身立业的家园。

一九七四年四月 七 日,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吕东平,率吕东明,丁肇顺一行三人,踏上漫漫长途,探索寻找理想中的生存之地。

他们三人避开防火检查站,在嫩北农场下车后,经过数日昼夜爬山越岭,风歺露宿,忍饥挨饿,曾饿极生嚼麦籽,喝饮河水充饥。终于四月八日下午,找到了一片如意的原始荒原,确定在那里垦荒建屯。并折了三根粗树枝插在那里作为标记,以备下次来好找,这三根树枝,是具有时代意义的标识。

回嫩江后,与早已有过联系的长庆几户老乡沟通后,赢得了他们的响应与支持。经过筹备,于四月下旬,吕东平率一行七人经过两天一夜的爬山越岭来到这里,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以个人力量垦荒建屯的新创举。

那年,吕东平,25岁。吕东明,21岁。丁肇顺,23岁。吕其林,22岁。 费洪军,42岁。费义乐,35岁。韩玉碟,57岁。他们七人是最早创始人。

他们白手起家,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砍来木杆,割了苫房草,以最原始的“干打垒”方式,筑起了两间简易窝棚。这便是那片小平原上,后来被称为“迎丰村”的第一栋具有深远意义的简易民房。

万事开头难,要想开荒建屯,何其容易!他们没有资金,没有农业机械,没有口粮,没有种籽,连最简单的劳动工具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垦荒建屯的目标,无疑于天方夜谭。但他们有理想,有毅力,更有团结一心,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

为筹集资金,吕东平、吕东明兄弟慷慨解囊,拿出头一年在浑江市齐心大队积攒的七八百元 现金和原来的积蓄,用来购买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招待从各地慕名而来投奔的农民,以及用于各种差旅费用。在吕氏兄弟带动下,其他人也纷纷慷慨解囊,拿出自己的积蓄,以解燃眉之急。

吕东平多次拜访时任哈尔通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陶仁洲,非常诚恳地叙说了现实困境,向陶书记谈了开荒建屯的计划和理想,并请求援助。

对于吕东平的创新精神,开荒建屯的宏伟理想, 陶书记很受感动。他不想目睹大家用镐头一镐一镐开荒,汗水洒在地上,双手被磨出一个个血泡。他们的艰苦创业精神,感动了陶仁洲书记,象愚公移山感动了天帝一样。陶书记本能地也对开荒建屯产生了自信,随即召开支部会议和社员大会,一致通过了吕东平的求援请求,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陶书记领导下的哈尔通大队,借给了口粮,借给了籽种,解决了大家的燃眉之急。大家一个个兴高采烈,欢呼雀跃,二十几个小伙子用面袋,丝织袋连背带扛,从哈尔通趟水渡河扛到新建点上,往返不停如同长龙,谈笑风生恰似乐队。

最值得高兴的是,大队开会通过了吕东平的请求,由机耕队长田玉国,带着四个驾驶员,开着一台75马力、一台54马力的两台东方红拖拉机驶进荒原,轰隆隆,轰隆隆的声音伴随着大家的欢呼声翻起黑土,响彻山谷。吕东平坐在副驾驶座上亲自指挥,打阡开荒。数日内,便垦荒二千余亩,为开荒建屯筑就了坚实的基础,使未来的“迎丰村”既成事实。

因垦荒较晚,误了小麦播种时节,陶书记又为垦荒建屯的人们,提供了生长期短的荞麦和穄子两样籽种,使得两千余亩新垦农田均及时播种。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荞麦取得空前大丰收,解决了一百二十多口人的吃饭问题,并延续吃了好几年。

垦荒建屯轰轰烈烈,声名远扬,建屯事迹的赞誉被扩大,越传越神,成为人们的茶余饭后的话料。陆续引来各省远近一些农民前来投奔。如先期的袁春明,王杜木,刘加海,费义明,刘加元,田景春,王任成,刘长水,刘贤正等等,纷纷投奔而来。随后谷仁龙,袁学孝,刘文平,王允文,张观,魏茂明,郑成晓等也都有序而来。那年,已达二十五户,人口达一百二十五人。

原始荒原变成了村庄,到处洋溢着一片新气象,歌声,笑声,欢乐声,声声迴映山谷,响彻云宵。

(0)

相关推荐

  • 知青生活往事:在陕北插队时他向当地女子求婚,老支书断然拒绝

    北京市海淀区土生土长的丁连胜老师是六八届高中毕业生,曾经在陕北地区插队落户三年多,后来被推荐上了大学,才离开了他插队落户的第二故乡.时间过去了这么多年,每当说起在陕北插队落户的那段生活经历,丁连胜老师 ...

  • 慈悲如佛,能否拯救余生的荒原

    坠落,如同悠悠的白羽 习惯闭合双眼 谛听,你仰望的姿态 尘世莫须有的希望与绝望   能够触摸到的泥土和冰雪 不可捉摸,冻裂 暗合潜藏的罪恶与爱情   匆匆岁月里,佝偻 悲苦,如同层层的云霓 坠落,如同 ...

  • 难忘的知青岁月

    难忘的知青岁月

  • 吕东升:湖北省委一支笔 默默奉献写春秋

    吕东升 1953 年 12 月生,湖北省黄梅县黄梅镇周岭村人.中共党员,法学 博士.经济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服务 5 任湖北省委书记文字工作,历任 12 年中共湖北省委副秘书长.9 年省委政策研 ...

  • 致敬 被湮没的拓荒者

    致敬 被湮没的拓荒者 作者 求真 之一 导语 两千多年前,有个叫司马迁的人,在他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就说过"民人以食为天".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毛泽东也提出&qu ...

  • 致敬 被湮没的拓荒者 之四

    土地之争 作者 求真 那年,嫩江县也允许人口多的大队,迁移部分人到边远地区开荒建点,这与上边的精神有关. 县城南边有一个永丰大队,其中二队分出一批人 ,准备找满意的地方建点.他们找来寻去,也没找到合适 ...

  • 致敬 被湮没的拓荒者 之六

    曾经的足迹 作者 求真 为使政府正名承认,上下求索不畏艰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如愿以偿.吕东平对当初谢绝县里"只要交出已垦土地,解散新建点,可选任意公社,大队,除本人外还可再带五户亲朋落户& ...

  • 致敬,被湮没的拓荒者 之五

    柳暗花明 作者 求真 全体建点人员,在吕东平带领下,经过拼博奋斗,土地开垦了,房子盖起来了,这本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 但是跟县里交涉数十次,始终不予正名承认.县乡两级政府执意取缔"盲流点& ...

  • 致敬毛泽东 &#183; 诗书画四则之三《润之乐山》

    <润之乐山>/李人毅绘 润之乐山 --纪念毛泽东诞辰124周年 李人毅作 母佑润之拜石娘, 韶峰出行小道长. 超迈咏山刺天锷, 涉险踞岭战井岗. 银蛇狂舞雪中吟, 江山多娇翰墨香. 湘潭石 ...

  • 致敬 被湮没的拓者 之二

    桃花源里可耕田 作者 求真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现代化的美丽村庄一一迎丰村.它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当时,不但本县家喻户晓,并且传遍黑吉辽蒙乃至关内数省.到处传颂着黑龙江有个"新建点& ...

  • 【“盛世封坛 时间佳酿”杜康小封坛解读之三】盛世封坛,致敬匠心 2019杜康封坛大典举行

    2019.10.18 10:28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封坛大典现场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申明贵  朱西岭 传世佳酿盛世封藏,酒祖文化心中永驻. 10月17日上午,"2019己亥年酒祖杜康 ...

  • 王新民:致敬“成熟”(语文老师下水作文之三)

    2021年北京市高考作文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瓜熟蒂落.羽翼丰满,这是草木鸟兽成熟的模样:但对我们而言,真正的成熟却不仅仅指身体的长成--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 ...

  • 延安窑洞里的那些“秘密”……|回眸百年 致敬青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们特别开设"回眸百年 致敬青春"专栏.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风华正茂.愿青年读者从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汲取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