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症状隐蔽 一项筛查保护肠健康

结直肠癌症状隐蔽 一项筛查保护肠健康

来源:广州日报2021-08-20 10:28
X

  抽烟喝酒不爱吃水果,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不利健康,不利养颜,还可能对肠道产生直接的伤害乃至发生癌变!更重要的是,4成以上的结直肠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极其容易延误治疗。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大科副主任张北平主任医师提醒,45岁以上人群最好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对结直肠癌风险进行筛查,有相关疾病家族史的朋友更不要大意。

  故事:带父母做肠镜竟双双查出问题

  28岁的蔡女士最近看到报纸上说45岁以上的人群应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以防有肠癌发生,想到父母平日偶尔有点便血,虽无其他不适,但也想趁这个机会来做个肠镜体检。于是,蔡女士带父母来到医院。

  这一查,结果令人痛心。蔡女士父亲先做完检查,护士告知蔡女士,她父亲被发现是进展期的肠癌。蔡女士心情犹如晴天霹雳,当护士推检查结束的母亲出来时,蔡女士几乎是含着眼泪问,没事吧?护士只能艰难地如实告知她,妈妈也是肠癌。

  蔡女士不禁疑惑,父母平时并无明显的不舒服,只是偶尔有轻微的便血,怎么就突然进展到了肠癌。检查医生解释,原来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甚至部分进展期的结直肠癌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不具有特异性,如便秘、腹泻、腹痛、便血等。因此及早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十分重要。

  此时,蔡女士非常沮丧,后悔没有早点带父母去检查。

  八大高危因素人群应尽早筛查

  WHO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结直肠癌的新发病率居所有肿瘤新发病的第三位,新增发病人数大约为52.1万。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均表明,结直肠癌筛查和早诊早治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因此早筛早诊至关重要。医生提醒,以下八大高危因素所涉人群,需要尽早进行筛查。

  1. 一级亲属中有结直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结直肠癌具有遗传倾向,直系亲属中有2人以上,或一个50岁以下患结直肠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家系成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成员的人均属于高危人群。

  2. 生活在结直肠癌高发区、年龄超过40岁者。

  3. 结直肠癌或息肉切除术后患者。

  4. 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者便潜血试验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没有发现问题的人群,慢性腹泻或长期便秘的人群。

  5.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超过10年者。病程超过10年,病情反复发作,炎症反应损害肠道黏膜,增加结直肠癌患病的风险。

  6. 符合以下任意两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喜食高蛋白高脂肪红肉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

  7. 长期烟酒不离的人。吸烟过程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可致肠道细胞发生基因改变,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饮酒则容易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8. 不爱吃水果蔬菜的人。吃水果蔬菜有助于保持肠道健康,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

  结直肠癌筛查有哪些手段?

  张北平介绍,结直肠癌筛查手段首先是粪便潜血试验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肿瘤表面若有糜烂出血,即使是少量,在粪便中也能检测出来。这项筛查操作简单方便,价格适中,但无特异性,只能作为大肠癌诊断的辅助检查。

  其次是粪便基因检测。检测粪便中可能跟癌前病变或癌症有关的DNA变化,能有效筛查出早期大肠癌,并且只需要采集粪便标本。这项筛查无须限制饮食,且属于无创操作,但价格较贵。

  三是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这是大肠癌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检查,只要抽血就能检测,比较方便,但阴性也不代表万事大吉,还需要结合多项检查评估。

  四是结肠镜。医师可以通过显示屏直接观察结直肠黏膜细微的改变,能尽早发现可疑病灶,进行活检,进而完成病理学诊断和病变确诊。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的金标准,也是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此外,CT虚拟结肠镜、CT、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都是有效的筛查手段。

  日常保护肠道注意四细节

  1.调整饮食习惯:

  适当多吃粗粮、水果、蔬菜(小白菜、西兰花、卷心菜、花菜、绿叶甘蓝等十字花科类蔬菜),减少肉食、避免高脂饮食,尤其少吃猪、牛、羊等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火腿、香肠、咸肉、热狗以及肉类罐头等)。

  2.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3.规律运动控制体重:

  肥胖是结直肠癌发病的潜在高危因素,而运动和控制体重则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其发病风险。

  4.积极筛查,及时切除肠息肉:

  年龄在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都应定期至医院行肠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疾病,发现肠息肉应及时切除,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文/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查冠琳、程怡

[ 责编:李然 ]

结直肠癌症状隐蔽 一项筛查保护肠健康

来源:广州日报2021-08-20 10:28
X

  抽烟喝酒不爱吃水果,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不利健康,不利养颜,还可能对肠道产生直接的伤害乃至发生癌变!更重要的是,4成以上的结直肠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极其容易延误治疗。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大科副主任张北平主任医师提醒,45岁以上人群最好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对结直肠癌风险进行筛查,有相关疾病家族史的朋友更不要大意。

  故事:带父母做肠镜竟双双查出问题

  28岁的蔡女士最近看到报纸上说45岁以上的人群应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以防有肠癌发生,想到父母平日偶尔有点便血,虽无其他不适,但也想趁这个机会来做个肠镜体检。于是,蔡女士带父母来到医院。

  这一查,结果令人痛心。蔡女士父亲先做完检查,护士告知蔡女士,她父亲被发现是进展期的肠癌。蔡女士心情犹如晴天霹雳,当护士推检查结束的母亲出来时,蔡女士几乎是含着眼泪问,没事吧?护士只能艰难地如实告知她,妈妈也是肠癌。

  蔡女士不禁疑惑,父母平时并无明显的不舒服,只是偶尔有轻微的便血,怎么就突然进展到了肠癌。检查医生解释,原来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甚至部分进展期的结直肠癌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不具有特异性,如便秘、腹泻、腹痛、便血等。因此及早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十分重要。

  此时,蔡女士非常沮丧,后悔没有早点带父母去检查。

  八大高危因素人群应尽早筛查

  WHO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结直肠癌的新发病率居所有肿瘤新发病的第三位,新增发病人数大约为52.1万。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均表明,结直肠癌筛查和早诊早治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因此早筛早诊至关重要。医生提醒,以下八大高危因素所涉人群,需要尽早进行筛查。

  1. 一级亲属中有结直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结直肠癌具有遗传倾向,直系亲属中有2人以上,或一个50岁以下患结直肠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家系成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成员的人均属于高危人群。

  2. 生活在结直肠癌高发区、年龄超过40岁者。

  3. 结直肠癌或息肉切除术后患者。

  4. 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者便潜血试验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没有发现问题的人群,慢性腹泻或长期便秘的人群。

  5.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超过10年者。病程超过10年,病情反复发作,炎症反应损害肠道黏膜,增加结直肠癌患病的风险。

  6. 符合以下任意两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喜食高蛋白高脂肪红肉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

  7. 长期烟酒不离的人。吸烟过程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可致肠道细胞发生基因改变,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饮酒则容易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8. 不爱吃水果蔬菜的人。吃水果蔬菜有助于保持肠道健康,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

  结直肠癌筛查有哪些手段?

  张北平介绍,结直肠癌筛查手段首先是粪便潜血试验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肿瘤表面若有糜烂出血,即使是少量,在粪便中也能检测出来。这项筛查操作简单方便,价格适中,但无特异性,只能作为大肠癌诊断的辅助检查。

  其次是粪便基因检测。检测粪便中可能跟癌前病变或癌症有关的DNA变化,能有效筛查出早期大肠癌,并且只需要采集粪便标本。这项筛查无须限制饮食,且属于无创操作,但价格较贵。

  三是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这是大肠癌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检查,只要抽血就能检测,比较方便,但阴性也不代表万事大吉,还需要结合多项检查评估。

  四是结肠镜。医师可以通过显示屏直接观察结直肠黏膜细微的改变,能尽早发现可疑病灶,进行活检,进而完成病理学诊断和病变确诊。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的金标准,也是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此外,CT虚拟结肠镜、CT、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都是有效的筛查手段。

  日常保护肠道注意四细节

  1.调整饮食习惯:

  适当多吃粗粮、水果、蔬菜(小白菜、西兰花、卷心菜、花菜、绿叶甘蓝等十字花科类蔬菜),减少肉食、避免高脂饮食,尤其少吃猪、牛、羊等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火腿、香肠、咸肉、热狗以及肉类罐头等)。

  2.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3.规律运动控制体重:

  肥胖是结直肠癌发病的潜在高危因素,而运动和控制体重则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其发病风险。

  4.积极筛查,及时切除肠息肉:

  年龄在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都应定期至医院行肠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疾病,发现肠息肉应及时切除,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文/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查冠琳、程怡

[ 责编:李然 ]

结直肠癌症状隐蔽 一项筛查保护肠健康

来源:广州日报2021-08-20 10:28
X

  抽烟喝酒不爱吃水果,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不利健康,不利养颜,还可能对肠道产生直接的伤害乃至发生癌变!更重要的是,4成以上的结直肠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极其容易延误治疗。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大科副主任张北平主任医师提醒,45岁以上人群最好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对结直肠癌风险进行筛查,有相关疾病家族史的朋友更不要大意。

  故事:带父母做肠镜竟双双查出问题

  28岁的蔡女士最近看到报纸上说45岁以上的人群应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以防有肠癌发生,想到父母平日偶尔有点便血,虽无其他不适,但也想趁这个机会来做个肠镜体检。于是,蔡女士带父母来到医院。

  这一查,结果令人痛心。蔡女士父亲先做完检查,护士告知蔡女士,她父亲被发现是进展期的肠癌。蔡女士心情犹如晴天霹雳,当护士推检查结束的母亲出来时,蔡女士几乎是含着眼泪问,没事吧?护士只能艰难地如实告知她,妈妈也是肠癌。

  蔡女士不禁疑惑,父母平时并无明显的不舒服,只是偶尔有轻微的便血,怎么就突然进展到了肠癌。检查医生解释,原来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甚至部分进展期的结直肠癌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不具有特异性,如便秘、腹泻、腹痛、便血等。因此及早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十分重要。

  此时,蔡女士非常沮丧,后悔没有早点带父母去检查。

  八大高危因素人群应尽早筛查

  WHO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结直肠癌的新发病率居所有肿瘤新发病的第三位,新增发病人数大约为52.1万。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均表明,结直肠癌筛查和早诊早治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因此早筛早诊至关重要。医生提醒,以下八大高危因素所涉人群,需要尽早进行筛查。

  1. 一级亲属中有结直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结直肠癌具有遗传倾向,直系亲属中有2人以上,或一个50岁以下患结直肠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家系成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成员的人均属于高危人群。

  2. 生活在结直肠癌高发区、年龄超过40岁者。

  3. 结直肠癌或息肉切除术后患者。

  4. 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者便潜血试验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没有发现问题的人群,慢性腹泻或长期便秘的人群。

  5.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超过10年者。病程超过10年,病情反复发作,炎症反应损害肠道黏膜,增加结直肠癌患病的风险。

  6. 符合以下任意两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喜食高蛋白高脂肪红肉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

  7. 长期烟酒不离的人。吸烟过程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可致肠道细胞发生基因改变,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饮酒则容易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8. 不爱吃水果蔬菜的人。吃水果蔬菜有助于保持肠道健康,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

  结直肠癌筛查有哪些手段?

  张北平介绍,结直肠癌筛查手段首先是粪便潜血试验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肿瘤表面若有糜烂出血,即使是少量,在粪便中也能检测出来。这项筛查操作简单方便,价格适中,但无特异性,只能作为大肠癌诊断的辅助检查。

  其次是粪便基因检测。检测粪便中可能跟癌前病变或癌症有关的DNA变化,能有效筛查出早期大肠癌,并且只需要采集粪便标本。这项筛查无须限制饮食,且属于无创操作,但价格较贵。

  三是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这是大肠癌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检查,只要抽血就能检测,比较方便,但阴性也不代表万事大吉,还需要结合多项检查评估。

  四是结肠镜。医师可以通过显示屏直接观察结直肠黏膜细微的改变,能尽早发现可疑病灶,进行活检,进而完成病理学诊断和病变确诊。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的金标准,也是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此外,CT虚拟结肠镜、CT、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都是有效的筛查手段。

  日常保护肠道注意四细节

  1.调整饮食习惯:

  适当多吃粗粮、水果、蔬菜(小白菜、西兰花、卷心菜、花菜、绿叶甘蓝等十字花科类蔬菜),减少肉食、避免高脂饮食,尤其少吃猪、牛、羊等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火腿、香肠、咸肉、热狗以及肉类罐头等)。

  2.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3.规律运动控制体重:

  肥胖是结直肠癌发病的潜在高危因素,而运动和控制体重则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其发病风险。

  4.积极筛查,及时切除肠息肉:

  年龄在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都应定期至医院行肠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疾病,发现肠息肉应及时切除,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文/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查冠琳、程怡

[ 责编:李然 ]

结直肠癌症状隐蔽 一项筛查保护肠健康

来源:广州日报2021-08-20 10:28
X

  抽烟喝酒不爱吃水果,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不利健康,不利养颜,还可能对肠道产生直接的伤害乃至发生癌变!更重要的是,4成以上的结直肠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极其容易延误治疗。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大科副主任张北平主任医师提醒,45岁以上人群最好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对结直肠癌风险进行筛查,有相关疾病家族史的朋友更不要大意。

  故事:带父母做肠镜竟双双查出问题

  28岁的蔡女士最近看到报纸上说45岁以上的人群应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以防有肠癌发生,想到父母平日偶尔有点便血,虽无其他不适,但也想趁这个机会来做个肠镜体检。于是,蔡女士带父母来到医院。

  这一查,结果令人痛心。蔡女士父亲先做完检查,护士告知蔡女士,她父亲被发现是进展期的肠癌。蔡女士心情犹如晴天霹雳,当护士推检查结束的母亲出来时,蔡女士几乎是含着眼泪问,没事吧?护士只能艰难地如实告知她,妈妈也是肠癌。

  蔡女士不禁疑惑,父母平时并无明显的不舒服,只是偶尔有轻微的便血,怎么就突然进展到了肠癌。检查医生解释,原来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甚至部分进展期的结直肠癌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不具有特异性,如便秘、腹泻、腹痛、便血等。因此及早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十分重要。

  此时,蔡女士非常沮丧,后悔没有早点带父母去检查。

  八大高危因素人群应尽早筛查

  WHO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结直肠癌的新发病率居所有肿瘤新发病的第三位,新增发病人数大约为52.1万。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均表明,结直肠癌筛查和早诊早治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因此早筛早诊至关重要。医生提醒,以下八大高危因素所涉人群,需要尽早进行筛查。

  1. 一级亲属中有结直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结直肠癌具有遗传倾向,直系亲属中有2人以上,或一个50岁以下患结直肠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家系成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成员的人均属于高危人群。

  2. 生活在结直肠癌高发区、年龄超过40岁者。

  3. 结直肠癌或息肉切除术后患者。

  4. 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者便潜血试验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没有发现问题的人群,慢性腹泻或长期便秘的人群。

  5.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超过10年者。病程超过10年,病情反复发作,炎症反应损害肠道黏膜,增加结直肠癌患病的风险。

  6. 符合以下任意两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喜食高蛋白高脂肪红肉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

  7. 长期烟酒不离的人。吸烟过程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可致肠道细胞发生基因改变,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饮酒则容易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8. 不爱吃水果蔬菜的人。吃水果蔬菜有助于保持肠道健康,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

  结直肠癌筛查有哪些手段?

  张北平介绍,结直肠癌筛查手段首先是粪便潜血试验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肿瘤表面若有糜烂出血,即使是少量,在粪便中也能检测出来。这项筛查操作简单方便,价格适中,但无特异性,只能作为大肠癌诊断的辅助检查。

  其次是粪便基因检测。检测粪便中可能跟癌前病变或癌症有关的DNA变化,能有效筛查出早期大肠癌,并且只需要采集粪便标本。这项筛查无须限制饮食,且属于无创操作,但价格较贵。

  三是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这是大肠癌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检查,只要抽血就能检测,比较方便,但阴性也不代表万事大吉,还需要结合多项检查评估。

  四是结肠镜。医师可以通过显示屏直接观察结直肠黏膜细微的改变,能尽早发现可疑病灶,进行活检,进而完成病理学诊断和病变确诊。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的金标准,也是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此外,CT虚拟结肠镜、CT、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都是有效的筛查手段。

  日常保护肠道注意四细节

  1.调整饮食习惯:

  适当多吃粗粮、水果、蔬菜(小白菜、西兰花、卷心菜、花菜、绿叶甘蓝等十字花科类蔬菜),减少肉食、避免高脂饮食,尤其少吃猪、牛、羊等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火腿、香肠、咸肉、热狗以及肉类罐头等)。

  2.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3.规律运动控制体重:

  肥胖是结直肠癌发病的潜在高危因素,而运动和控制体重则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其发病风险。

  4.积极筛查,及时切除肠息肉:

  年龄在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都应定期至医院行肠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疾病,发现肠息肉应及时切除,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文/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查冠琳、程怡

[ 责编:李然 ]

结直肠癌症状隐蔽 一项筛查保护肠健康

来源:广州日报2021-08-20 10:28
X

  抽烟喝酒不爱吃水果,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不利健康,不利养颜,还可能对肠道产生直接的伤害乃至发生癌变!更重要的是,4成以上的结直肠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极其容易延误治疗。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大科副主任张北平主任医师提醒,45岁以上人群最好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对结直肠癌风险进行筛查,有相关疾病家族史的朋友更不要大意。

  故事:带父母做肠镜竟双双查出问题

  28岁的蔡女士最近看到报纸上说45岁以上的人群应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以防有肠癌发生,想到父母平日偶尔有点便血,虽无其他不适,但也想趁这个机会来做个肠镜体检。于是,蔡女士带父母来到医院。

  这一查,结果令人痛心。蔡女士父亲先做完检查,护士告知蔡女士,她父亲被发现是进展期的肠癌。蔡女士心情犹如晴天霹雳,当护士推检查结束的母亲出来时,蔡女士几乎是含着眼泪问,没事吧?护士只能艰难地如实告知她,妈妈也是肠癌。

  蔡女士不禁疑惑,父母平时并无明显的不舒服,只是偶尔有轻微的便血,怎么就突然进展到了肠癌。检查医生解释,原来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甚至部分进展期的结直肠癌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不具有特异性,如便秘、腹泻、腹痛、便血等。因此及早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十分重要。

  此时,蔡女士非常沮丧,后悔没有早点带父母去检查。

  八大高危因素人群应尽早筛查

  WHO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结直肠癌的新发病率居所有肿瘤新发病的第三位,新增发病人数大约为52.1万。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均表明,结直肠癌筛查和早诊早治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因此早筛早诊至关重要。医生提醒,以下八大高危因素所涉人群,需要尽早进行筛查。

  1. 一级亲属中有结直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结直肠癌具有遗传倾向,直系亲属中有2人以上,或一个50岁以下患结直肠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家系成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成员的人均属于高危人群。

  2. 生活在结直肠癌高发区、年龄超过40岁者。

  3. 结直肠癌或息肉切除术后患者。

  4. 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者便潜血试验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没有发现问题的人群,慢性腹泻或长期便秘的人群。

  5.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超过10年者。病程超过10年,病情反复发作,炎症反应损害肠道黏膜,增加结直肠癌患病的风险。

  6. 符合以下任意两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喜食高蛋白高脂肪红肉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

  7. 长期烟酒不离的人。吸烟过程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可致肠道细胞发生基因改变,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饮酒则容易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8. 不爱吃水果蔬菜的人。吃水果蔬菜有助于保持肠道健康,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

  结直肠癌筛查有哪些手段?

  张北平介绍,结直肠癌筛查手段首先是粪便潜血试验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肿瘤表面若有糜烂出血,即使是少量,在粪便中也能检测出来。这项筛查操作简单方便,价格适中,但无特异性,只能作为大肠癌诊断的辅助检查。

  其次是粪便基因检测。检测粪便中可能跟癌前病变或癌症有关的DNA变化,能有效筛查出早期大肠癌,并且只需要采集粪便标本。这项筛查无须限制饮食,且属于无创操作,但价格较贵。

  三是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这是大肠癌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检查,只要抽血就能检测,比较方便,但阴性也不代表万事大吉,还需要结合多项检查评估。

  四是结肠镜。医师可以通过显示屏直接观察结直肠黏膜细微的改变,能尽早发现可疑病灶,进行活检,进而完成病理学诊断和病变确诊。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的金标准,也是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此外,CT虚拟结肠镜、CT、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都是有效的筛查手段。

  日常保护肠道注意四细节

  1.调整饮食习惯:

  适当多吃粗粮、水果、蔬菜(小白菜、西兰花、卷心菜、花菜、绿叶甘蓝等十字花科类蔬菜),减少肉食、避免高脂饮食,尤其少吃猪、牛、羊等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火腿、香肠、咸肉、热狗以及肉类罐头等)。

  2.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3.规律运动控制体重:

  肥胖是结直肠癌发病的潜在高危因素,而运动和控制体重则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其发病风险。

  4.积极筛查,及时切除肠息肉:

  年龄在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都应定期至医院行肠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疾病,发现肠息肉应及时切除,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文/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查冠琳、程怡

[ 责编:李然 ]

结直肠癌症状隐蔽 一项筛查保护肠健康

来源:广州日报2021-08-20 10:28
X

  抽烟喝酒不爱吃水果,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不利健康,不利养颜,还可能对肠道产生直接的伤害乃至发生癌变!更重要的是,4成以上的结直肠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极其容易延误治疗。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大科副主任张北平主任医师提醒,45岁以上人群最好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对结直肠癌风险进行筛查,有相关疾病家族史的朋友更不要大意。

  故事:带父母做肠镜竟双双查出问题

  28岁的蔡女士最近看到报纸上说45岁以上的人群应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以防有肠癌发生,想到父母平日偶尔有点便血,虽无其他不适,但也想趁这个机会来做个肠镜体检。于是,蔡女士带父母来到医院。

  这一查,结果令人痛心。蔡女士父亲先做完检查,护士告知蔡女士,她父亲被发现是进展期的肠癌。蔡女士心情犹如晴天霹雳,当护士推检查结束的母亲出来时,蔡女士几乎是含着眼泪问,没事吧?护士只能艰难地如实告知她,妈妈也是肠癌。

  蔡女士不禁疑惑,父母平时并无明显的不舒服,只是偶尔有轻微的便血,怎么就突然进展到了肠癌。检查医生解释,原来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甚至部分进展期的结直肠癌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不具有特异性,如便秘、腹泻、腹痛、便血等。因此及早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十分重要。

  此时,蔡女士非常沮丧,后悔没有早点带父母去检查。

  八大高危因素人群应尽早筛查

  WHO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结直肠癌的新发病率居所有肿瘤新发病的第三位,新增发病人数大约为52.1万。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均表明,结直肠癌筛查和早诊早治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因此早筛早诊至关重要。医生提醒,以下八大高危因素所涉人群,需要尽早进行筛查。

  1. 一级亲属中有结直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结直肠癌具有遗传倾向,直系亲属中有2人以上,或一个50岁以下患结直肠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家系成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成员的人均属于高危人群。

  2. 生活在结直肠癌高发区、年龄超过40岁者。

  3. 结直肠癌或息肉切除术后患者。

  4. 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者便潜血试验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没有发现问题的人群,慢性腹泻或长期便秘的人群。

  5.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超过10年者。病程超过10年,病情反复发作,炎症反应损害肠道黏膜,增加结直肠癌患病的风险。

  6. 符合以下任意两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喜食高蛋白高脂肪红肉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

  7. 长期烟酒不离的人。吸烟过程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可致肠道细胞发生基因改变,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饮酒则容易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8. 不爱吃水果蔬菜的人。吃水果蔬菜有助于保持肠道健康,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

  结直肠癌筛查有哪些手段?

  张北平介绍,结直肠癌筛查手段首先是粪便潜血试验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肿瘤表面若有糜烂出血,即使是少量,在粪便中也能检测出来。这项筛查操作简单方便,价格适中,但无特异性,只能作为大肠癌诊断的辅助检查。

  其次是粪便基因检测。检测粪便中可能跟癌前病变或癌症有关的DNA变化,能有效筛查出早期大肠癌,并且只需要采集粪便标本。这项筛查无须限制饮食,且属于无创操作,但价格较贵。

  三是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这是大肠癌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检查,只要抽血就能检测,比较方便,但阴性也不代表万事大吉,还需要结合多项检查评估。

  四是结肠镜。医师可以通过显示屏直接观察结直肠黏膜细微的改变,能尽早发现可疑病灶,进行活检,进而完成病理学诊断和病变确诊。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的金标准,也是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此外,CT虚拟结肠镜、CT、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都是有效的筛查手段。

  日常保护肠道注意四细节

  1.调整饮食习惯:

  适当多吃粗粮、水果、蔬菜(小白菜、西兰花、卷心菜、花菜、绿叶甘蓝等十字花科类蔬菜),减少肉食、避免高脂饮食,尤其少吃猪、牛、羊等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火腿、香肠、咸肉、热狗以及肉类罐头等)。

  2.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3.规律运动控制体重:

  肥胖是结直肠癌发病的潜在高危因素,而运动和控制体重则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其发病风险。

  4.积极筛查,及时切除肠息肉:

  年龄在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都应定期至医院行肠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疾病,发现肠息肉应及时切除,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文/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查冠琳、程怡

[ 责编:李然 ]

结直肠癌症状隐蔽 一项筛查保护肠健康

来源:广州日报2021-08-20 10:28
X

  抽烟喝酒不爱吃水果,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不利健康,不利养颜,还可能对肠道产生直接的伤害乃至发生癌变!更重要的是,4成以上的结直肠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极其容易延误治疗。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大科副主任张北平主任医师提醒,45岁以上人群最好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对结直肠癌风险进行筛查,有相关疾病家族史的朋友更不要大意。

  故事:带父母做肠镜竟双双查出问题

  28岁的蔡女士最近看到报纸上说45岁以上的人群应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以防有肠癌发生,想到父母平日偶尔有点便血,虽无其他不适,但也想趁这个机会来做个肠镜体检。于是,蔡女士带父母来到医院。

  这一查,结果令人痛心。蔡女士父亲先做完检查,护士告知蔡女士,她父亲被发现是进展期的肠癌。蔡女士心情犹如晴天霹雳,当护士推检查结束的母亲出来时,蔡女士几乎是含着眼泪问,没事吧?护士只能艰难地如实告知她,妈妈也是肠癌。

  蔡女士不禁疑惑,父母平时并无明显的不舒服,只是偶尔有轻微的便血,怎么就突然进展到了肠癌。检查医生解释,原来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甚至部分进展期的结直肠癌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不具有特异性,如便秘、腹泻、腹痛、便血等。因此及早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十分重要。

  此时,蔡女士非常沮丧,后悔没有早点带父母去检查。

  八大高危因素人群应尽早筛查

  WHO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结直肠癌的新发病率居所有肿瘤新发病的第三位,新增发病人数大约为52.1万。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均表明,结直肠癌筛查和早诊早治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因此早筛早诊至关重要。医生提醒,以下八大高危因素所涉人群,需要尽早进行筛查。

  1. 一级亲属中有结直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结直肠癌具有遗传倾向,直系亲属中有2人以上,或一个50岁以下患结直肠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家系成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成员的人均属于高危人群。

  2. 生活在结直肠癌高发区、年龄超过40岁者。

  3. 结直肠癌或息肉切除术后患者。

  4. 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者便潜血试验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没有发现问题的人群,慢性腹泻或长期便秘的人群。

  5.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超过10年者。病程超过10年,病情反复发作,炎症反应损害肠道黏膜,增加结直肠癌患病的风险。

  6. 符合以下任意两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喜食高蛋白高脂肪红肉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

  7. 长期烟酒不离的人。吸烟过程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可致肠道细胞发生基因改变,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饮酒则容易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8. 不爱吃水果蔬菜的人。吃水果蔬菜有助于保持肠道健康,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

  结直肠癌筛查有哪些手段?

  张北平介绍,结直肠癌筛查手段首先是粪便潜血试验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肿瘤表面若有糜烂出血,即使是少量,在粪便中也能检测出来。这项筛查操作简单方便,价格适中,但无特异性,只能作为大肠癌诊断的辅助检查。

  其次是粪便基因检测。检测粪便中可能跟癌前病变或癌症有关的DNA变化,能有效筛查出早期大肠癌,并且只需要采集粪便标本。这项筛查无须限制饮食,且属于无创操作,但价格较贵。

  三是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这是大肠癌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检查,只要抽血就能检测,比较方便,但阴性也不代表万事大吉,还需要结合多项检查评估。

  四是结肠镜。医师可以通过显示屏直接观察结直肠黏膜细微的改变,能尽早发现可疑病灶,进行活检,进而完成病理学诊断和病变确诊。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的金标准,也是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此外,CT虚拟结肠镜、CT、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都是有效的筛查手段。

  日常保护肠道注意四细节

  1.调整饮食习惯:

  适当多吃粗粮、水果、蔬菜(小白菜、西兰花、卷心菜、花菜、绿叶甘蓝等十字花科类蔬菜),减少肉食、避免高脂饮食,尤其少吃猪、牛、羊等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火腿、香肠、咸肉、热狗以及肉类罐头等)。

  2.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3.规律运动控制体重:

  肥胖是结直肠癌发病的潜在高危因素,而运动和控制体重则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其发病风险。

  4.积极筛查,及时切除肠息肉:

  年龄在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都应定期至医院行肠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疾病,发现肠息肉应及时切除,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文/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查冠琳、程怡

[ 责编:李然 ]

结直肠癌症状隐蔽 一项筛查保护肠健康

来源:广州日报2021-08-20 10:28
X

  抽烟喝酒不爱吃水果,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不利健康,不利养颜,还可能对肠道产生直接的伤害乃至发生癌变!更重要的是,4成以上的结直肠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极其容易延误治疗。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大科副主任张北平主任医师提醒,45岁以上人群最好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对结直肠癌风险进行筛查,有相关疾病家族史的朋友更不要大意。

  故事:带父母做肠镜竟双双查出问题

  28岁的蔡女士最近看到报纸上说45岁以上的人群应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以防有肠癌发生,想到父母平日偶尔有点便血,虽无其他不适,但也想趁这个机会来做个肠镜体检。于是,蔡女士带父母来到医院。

  这一查,结果令人痛心。蔡女士父亲先做完检查,护士告知蔡女士,她父亲被发现是进展期的肠癌。蔡女士心情犹如晴天霹雳,当护士推检查结束的母亲出来时,蔡女士几乎是含着眼泪问,没事吧?护士只能艰难地如实告知她,妈妈也是肠癌。

  蔡女士不禁疑惑,父母平时并无明显的不舒服,只是偶尔有轻微的便血,怎么就突然进展到了肠癌。检查医生解释,原来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甚至部分进展期的结直肠癌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不具有特异性,如便秘、腹泻、腹痛、便血等。因此及早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十分重要。

  此时,蔡女士非常沮丧,后悔没有早点带父母去检查。

  八大高危因素人群应尽早筛查

  WHO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结直肠癌的新发病率居所有肿瘤新发病的第三位,新增发病人数大约为52.1万。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均表明,结直肠癌筛查和早诊早治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因此早筛早诊至关重要。医生提醒,以下八大高危因素所涉人群,需要尽早进行筛查。

  1. 一级亲属中有结直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结直肠癌具有遗传倾向,直系亲属中有2人以上,或一个50岁以下患结直肠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家系成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成员的人均属于高危人群。

  2. 生活在结直肠癌高发区、年龄超过40岁者。

  3. 结直肠癌或息肉切除术后患者。

  4. 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者便潜血试验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没有发现问题的人群,慢性腹泻或长期便秘的人群。

  5.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超过10年者。病程超过10年,病情反复发作,炎症反应损害肠道黏膜,增加结直肠癌患病的风险。

  6. 符合以下任意两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喜食高蛋白高脂肪红肉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

  7. 长期烟酒不离的人。吸烟过程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可致肠道细胞发生基因改变,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饮酒则容易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8. 不爱吃水果蔬菜的人。吃水果蔬菜有助于保持肠道健康,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

  结直肠癌筛查有哪些手段?

  张北平介绍,结直肠癌筛查手段首先是粪便潜血试验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肿瘤表面若有糜烂出血,即使是少量,在粪便中也能检测出来。这项筛查操作简单方便,价格适中,但无特异性,只能作为大肠癌诊断的辅助检查。

  其次是粪便基因检测。检测粪便中可能跟癌前病变或癌症有关的DNA变化,能有效筛查出早期大肠癌,并且只需要采集粪便标本。这项筛查无须限制饮食,且属于无创操作,但价格较贵。

  三是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这是大肠癌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检查,只要抽血就能检测,比较方便,但阴性也不代表万事大吉,还需要结合多项检查评估。

  四是结肠镜。医师可以通过显示屏直接观察结直肠黏膜细微的改变,能尽早发现可疑病灶,进行活检,进而完成病理学诊断和病变确诊。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的金标准,也是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此外,CT虚拟结肠镜、CT、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都是有效的筛查手段。

  日常保护肠道注意四细节

  1.调整饮食习惯:

  适当多吃粗粮、水果、蔬菜(小白菜、西兰花、卷心菜、花菜、绿叶甘蓝等十字花科类蔬菜),减少肉食、避免高脂饮食,尤其少吃猪、牛、羊等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火腿、香肠、咸肉、热狗以及肉类罐头等)。

  2.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3.规律运动控制体重:

  肥胖是结直肠癌发病的潜在高危因素,而运动和控制体重则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其发病风险。

  4.积极筛查,及时切除肠息肉:

  年龄在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都应定期至医院行肠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疾病,发现肠息肉应及时切除,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文/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查冠琳、程怡

[ 责编:李然 ]

结直肠癌症状隐蔽 一项筛查保护肠健康

来源:广州日报2021-08-20 10:28
X

  抽烟喝酒不爱吃水果,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不利健康,不利养颜,还可能对肠道产生直接的伤害乃至发生癌变!更重要的是,4成以上的结直肠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极其容易延误治疗。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大科副主任张北平主任医师提醒,45岁以上人群最好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对结直肠癌风险进行筛查,有相关疾病家族史的朋友更不要大意。

  故事:带父母做肠镜竟双双查出问题

  28岁的蔡女士最近看到报纸上说45岁以上的人群应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以防有肠癌发生,想到父母平日偶尔有点便血,虽无其他不适,但也想趁这个机会来做个肠镜体检。于是,蔡女士带父母来到医院。

  这一查,结果令人痛心。蔡女士父亲先做完检查,护士告知蔡女士,她父亲被发现是进展期的肠癌。蔡女士心情犹如晴天霹雳,当护士推检查结束的母亲出来时,蔡女士几乎是含着眼泪问,没事吧?护士只能艰难地如实告知她,妈妈也是肠癌。

  蔡女士不禁疑惑,父母平时并无明显的不舒服,只是偶尔有轻微的便血,怎么就突然进展到了肠癌。检查医生解释,原来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甚至部分进展期的结直肠癌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不具有特异性,如便秘、腹泻、腹痛、便血等。因此及早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十分重要。

  此时,蔡女士非常沮丧,后悔没有早点带父母去检查。

  八大高危因素人群应尽早筛查

  WHO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结直肠癌的新发病率居所有肿瘤新发病的第三位,新增发病人数大约为52.1万。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均表明,结直肠癌筛查和早诊早治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因此早筛早诊至关重要。医生提醒,以下八大高危因素所涉人群,需要尽早进行筛查。

  1. 一级亲属中有结直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结直肠癌具有遗传倾向,直系亲属中有2人以上,或一个50岁以下患结直肠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家系成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成员的人均属于高危人群。

  2. 生活在结直肠癌高发区、年龄超过40岁者。

  3. 结直肠癌或息肉切除术后患者。

  4. 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者便潜血试验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没有发现问题的人群,慢性腹泻或长期便秘的人群。

  5.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超过10年者。病程超过10年,病情反复发作,炎症反应损害肠道黏膜,增加结直肠癌患病的风险。

  6. 符合以下任意两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喜食高蛋白高脂肪红肉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

  7. 长期烟酒不离的人。吸烟过程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可致肠道细胞发生基因改变,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饮酒则容易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8. 不爱吃水果蔬菜的人。吃水果蔬菜有助于保持肠道健康,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

  结直肠癌筛查有哪些手段?

  张北平介绍,结直肠癌筛查手段首先是粪便潜血试验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肿瘤表面若有糜烂出血,即使是少量,在粪便中也能检测出来。这项筛查操作简单方便,价格适中,但无特异性,只能作为大肠癌诊断的辅助检查。

  其次是粪便基因检测。检测粪便中可能跟癌前病变或癌症有关的DNA变化,能有效筛查出早期大肠癌,并且只需要采集粪便标本。这项筛查无须限制饮食,且属于无创操作,但价格较贵。

  三是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这是大肠癌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检查,只要抽血就能检测,比较方便,但阴性也不代表万事大吉,还需要结合多项检查评估。

  四是结肠镜。医师可以通过显示屏直接观察结直肠黏膜细微的改变,能尽早发现可疑病灶,进行活检,进而完成病理学诊断和病变确诊。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的金标准,也是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此外,CT虚拟结肠镜、CT、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都是有效的筛查手段。

  日常保护肠道注意四细节

  1.调整饮食习惯:

  适当多吃粗粮、水果、蔬菜(小白菜、西兰花、卷心菜、花菜、绿叶甘蓝等十字花科类蔬菜),减少肉食、避免高脂饮食,尤其少吃猪、牛、羊等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火腿、香肠、咸肉、热狗以及肉类罐头等)。

  2.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3.规律运动控制体重:

  肥胖是结直肠癌发病的潜在高危因素,而运动和控制体重则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其发病风险。

  4.积极筛查,及时切除肠息肉:

  年龄在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都应定期至医院行肠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疾病,发现肠息肉应及时切除,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文/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查冠琳、程怡

[ 责编:李然 ]

结直肠癌症状隐蔽 一项筛查保护肠健康

来源:广州日报2021-08-20 10:28
X

  抽烟喝酒不爱吃水果,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不利健康,不利养颜,还可能对肠道产生直接的伤害乃至发生癌变!更重要的是,4成以上的结直肠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极其容易延误治疗。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大科副主任张北平主任医师提醒,45岁以上人群最好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对结直肠癌风险进行筛查,有相关疾病家族史的朋友更不要大意。

  故事:带父母做肠镜竟双双查出问题

  28岁的蔡女士最近看到报纸上说45岁以上的人群应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以防有肠癌发生,想到父母平日偶尔有点便血,虽无其他不适,但也想趁这个机会来做个肠镜体检。于是,蔡女士带父母来到医院。

  这一查,结果令人痛心。蔡女士父亲先做完检查,护士告知蔡女士,她父亲被发现是进展期的肠癌。蔡女士心情犹如晴天霹雳,当护士推检查结束的母亲出来时,蔡女士几乎是含着眼泪问,没事吧?护士只能艰难地如实告知她,妈妈也是肠癌。

  蔡女士不禁疑惑,父母平时并无明显的不舒服,只是偶尔有轻微的便血,怎么就突然进展到了肠癌。检查医生解释,原来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甚至部分进展期的结直肠癌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不具有特异性,如便秘、腹泻、腹痛、便血等。因此及早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十分重要。

  此时,蔡女士非常沮丧,后悔没有早点带父母去检查。

  八大高危因素人群应尽早筛查

  WHO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结直肠癌的新发病率居所有肿瘤新发病的第三位,新增发病人数大约为52.1万。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均表明,结直肠癌筛查和早诊早治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因此早筛早诊至关重要。医生提醒,以下八大高危因素所涉人群,需要尽早进行筛查。

  1. 一级亲属中有结直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结直肠癌具有遗传倾向,直系亲属中有2人以上,或一个50岁以下患结直肠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家系成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成员的人均属于高危人群。

  2. 生活在结直肠癌高发区、年龄超过40岁者。

  3. 结直肠癌或息肉切除术后患者。

  4. 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者便潜血试验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没有发现问题的人群,慢性腹泻或长期便秘的人群。

  5.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超过10年者。病程超过10年,病情反复发作,炎症反应损害肠道黏膜,增加结直肠癌患病的风险。

  6. 符合以下任意两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喜食高蛋白高脂肪红肉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

  7. 长期烟酒不离的人。吸烟过程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可致肠道细胞发生基因改变,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饮酒则容易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8. 不爱吃水果蔬菜的人。吃水果蔬菜有助于保持肠道健康,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

  结直肠癌筛查有哪些手段?

  张北平介绍,结直肠癌筛查手段首先是粪便潜血试验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肿瘤表面若有糜烂出血,即使是少量,在粪便中也能检测出来。这项筛查操作简单方便,价格适中,但无特异性,只能作为大肠癌诊断的辅助检查。

  其次是粪便基因检测。检测粪便中可能跟癌前病变或癌症有关的DNA变化,能有效筛查出早期大肠癌,并且只需要采集粪便标本。这项筛查无须限制饮食,且属于无创操作,但价格较贵。

  三是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这是大肠癌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检查,只要抽血就能检测,比较方便,但阴性也不代表万事大吉,还需要结合多项检查评估。

  四是结肠镜。医师可以通过显示屏直接观察结直肠黏膜细微的改变,能尽早发现可疑病灶,进行活检,进而完成病理学诊断和病变确诊。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的金标准,也是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此外,CT虚拟结肠镜、CT、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都是有效的筛查手段。

  日常保护肠道注意四细节

  1.调整饮食习惯:

  适当多吃粗粮、水果、蔬菜(小白菜、西兰花、卷心菜、花菜、绿叶甘蓝等十字花科类蔬菜),减少肉食、避免高脂饮食,尤其少吃猪、牛、羊等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火腿、香肠、咸肉、热狗以及肉类罐头等)。

  2.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3.规律运动控制体重:

  肥胖是结直肠癌发病的潜在高危因素,而运动和控制体重则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其发病风险。

  4.积极筛查,及时切除肠息肉:

  年龄在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都应定期至医院行肠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疾病,发现肠息肉应及时切除,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文/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查冠琳、程怡

[ 责编:李然 ]

结直肠癌症状隐蔽 一项筛查保护肠健康

来源:广州日报2021-08-20 10:28
X

  抽烟喝酒不爱吃水果,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不利健康,不利养颜,还可能对肠道产生直接的伤害乃至发生癌变!更重要的是,4成以上的结直肠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极其容易延误治疗。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大科副主任张北平主任医师提醒,45岁以上人群最好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对结直肠癌风险进行筛查,有相关疾病家族史的朋友更不要大意。

  故事:带父母做肠镜竟双双查出问题

  28岁的蔡女士最近看到报纸上说45岁以上的人群应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以防有肠癌发生,想到父母平日偶尔有点便血,虽无其他不适,但也想趁这个机会来做个肠镜体检。于是,蔡女士带父母来到医院。

  这一查,结果令人痛心。蔡女士父亲先做完检查,护士告知蔡女士,她父亲被发现是进展期的肠癌。蔡女士心情犹如晴天霹雳,当护士推检查结束的母亲出来时,蔡女士几乎是含着眼泪问,没事吧?护士只能艰难地如实告知她,妈妈也是肠癌。

  蔡女士不禁疑惑,父母平时并无明显的不舒服,只是偶尔有轻微的便血,怎么就突然进展到了肠癌。检查医生解释,原来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甚至部分进展期的结直肠癌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不具有特异性,如便秘、腹泻、腹痛、便血等。因此及早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十分重要。

  此时,蔡女士非常沮丧,后悔没有早点带父母去检查。

  八大高危因素人群应尽早筛查

  WHO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结直肠癌的新发病率居所有肿瘤新发病的第三位,新增发病人数大约为52.1万。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均表明,结直肠癌筛查和早诊早治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因此早筛早诊至关重要。医生提醒,以下八大高危因素所涉人群,需要尽早进行筛查。

  1. 一级亲属中有结直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结直肠癌具有遗传倾向,直系亲属中有2人以上,或一个50岁以下患结直肠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家系成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成员的人均属于高危人群。

  2. 生活在结直肠癌高发区、年龄超过40岁者。

  3. 结直肠癌或息肉切除术后患者。

  4. 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者便潜血试验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没有发现问题的人群,慢性腹泻或长期便秘的人群。

  5.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超过10年者。病程超过10年,病情反复发作,炎症反应损害肠道黏膜,增加结直肠癌患病的风险。

  6. 符合以下任意两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喜食高蛋白高脂肪红肉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

  7. 长期烟酒不离的人。吸烟过程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可致肠道细胞发生基因改变,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饮酒则容易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8. 不爱吃水果蔬菜的人。吃水果蔬菜有助于保持肠道健康,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

  结直肠癌筛查有哪些手段?

  张北平介绍,结直肠癌筛查手段首先是粪便潜血试验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肿瘤表面若有糜烂出血,即使是少量,在粪便中也能检测出来。这项筛查操作简单方便,价格适中,但无特异性,只能作为大肠癌诊断的辅助检查。

  其次是粪便基因检测。检测粪便中可能跟癌前病变或癌症有关的DNA变化,能有效筛查出早期大肠癌,并且只需要采集粪便标本。这项筛查无须限制饮食,且属于无创操作,但价格较贵。

  三是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这是大肠癌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检查,只要抽血就能检测,比较方便,但阴性也不代表万事大吉,还需要结合多项检查评估。

  四是结肠镜。医师可以通过显示屏直接观察结直肠黏膜细微的改变,能尽早发现可疑病灶,进行活检,进而完成病理学诊断和病变确诊。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的金标准,也是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此外,CT虚拟结肠镜、CT、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都是有效的筛查手段。

  日常保护肠道注意四细节

  1.调整饮食习惯:

  适当多吃粗粮、水果、蔬菜(小白菜、西兰花、卷心菜、花菜、绿叶甘蓝等十字花科类蔬菜),减少肉食、避免高脂饮食,尤其少吃猪、牛、羊等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火腿、香肠、咸肉、热狗以及肉类罐头等)。

  2.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3.规律运动控制体重:

  肥胖是结直肠癌发病的潜在高危因素,而运动和控制体重则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其发病风险。

  4.积极筛查,及时切除肠息肉:

  年龄在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都应定期至医院行肠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疾病,发现肠息肉应及时切除,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文/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查冠琳、程怡

[ 责编:李然 ]

结直肠癌症状隐蔽 一项筛查保护肠健康

来源:广州日报2021-08-20 10:28
X

  抽烟喝酒不爱吃水果,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不利健康,不利养颜,还可能对肠道产生直接的伤害乃至发生癌变!更重要的是,4成以上的结直肠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极其容易延误治疗。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大科副主任张北平主任医师提醒,45岁以上人群最好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对结直肠癌风险进行筛查,有相关疾病家族史的朋友更不要大意。

  故事:带父母做肠镜竟双双查出问题

  28岁的蔡女士最近看到报纸上说45岁以上的人群应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以防有肠癌发生,想到父母平日偶尔有点便血,虽无其他不适,但也想趁这个机会来做个肠镜体检。于是,蔡女士带父母来到医院。

  这一查,结果令人痛心。蔡女士父亲先做完检查,护士告知蔡女士,她父亲被发现是进展期的肠癌。蔡女士心情犹如晴天霹雳,当护士推检查结束的母亲出来时,蔡女士几乎是含着眼泪问,没事吧?护士只能艰难地如实告知她,妈妈也是肠癌。

  蔡女士不禁疑惑,父母平时并无明显的不舒服,只是偶尔有轻微的便血,怎么就突然进展到了肠癌。检查医生解释,原来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甚至部分进展期的结直肠癌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不具有特异性,如便秘、腹泻、腹痛、便血等。因此及早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十分重要。

  此时,蔡女士非常沮丧,后悔没有早点带父母去检查。

  八大高危因素人群应尽早筛查

  WHO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结直肠癌的新发病率居所有肿瘤新发病的第三位,新增发病人数大约为52.1万。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均表明,结直肠癌筛查和早诊早治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因此早筛早诊至关重要。医生提醒,以下八大高危因素所涉人群,需要尽早进行筛查。

  1. 一级亲属中有结直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结直肠癌具有遗传倾向,直系亲属中有2人以上,或一个50岁以下患结直肠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家系成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成员的人均属于高危人群。

  2. 生活在结直肠癌高发区、年龄超过40岁者。

  3. 结直肠癌或息肉切除术后患者。

  4. 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者便潜血试验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没有发现问题的人群,慢性腹泻或长期便秘的人群。

  5.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超过10年者。病程超过10年,病情反复发作,炎症反应损害肠道黏膜,增加结直肠癌患病的风险。

  6. 符合以下任意两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喜食高蛋白高脂肪红肉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

  7. 长期烟酒不离的人。吸烟过程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可致肠道细胞发生基因改变,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饮酒则容易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8. 不爱吃水果蔬菜的人。吃水果蔬菜有助于保持肠道健康,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

  结直肠癌筛查有哪些手段?

  张北平介绍,结直肠癌筛查手段首先是粪便潜血试验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肿瘤表面若有糜烂出血,即使是少量,在粪便中也能检测出来。这项筛查操作简单方便,价格适中,但无特异性,只能作为大肠癌诊断的辅助检查。

  其次是粪便基因检测。检测粪便中可能跟癌前病变或癌症有关的DNA变化,能有效筛查出早期大肠癌,并且只需要采集粪便标本。这项筛查无须限制饮食,且属于无创操作,但价格较贵。

  三是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这是大肠癌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检查,只要抽血就能检测,比较方便,但阴性也不代表万事大吉,还需要结合多项检查评估。

  四是结肠镜。医师可以通过显示屏直接观察结直肠黏膜细微的改变,能尽早发现可疑病灶,进行活检,进而完成病理学诊断和病变确诊。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的金标准,也是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此外,CT虚拟结肠镜、CT、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都是有效的筛查手段。

  日常保护肠道注意四细节

  1.调整饮食习惯:

  适当多吃粗粮、水果、蔬菜(小白菜、西兰花、卷心菜、花菜、绿叶甘蓝等十字花科类蔬菜),减少肉食、避免高脂饮食,尤其少吃猪、牛、羊等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火腿、香肠、咸肉、热狗以及肉类罐头等)。

  2.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3.规律运动控制体重:

  肥胖是结直肠癌发病的潜在高危因素,而运动和控制体重则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其发病风险。

  4.积极筛查,及时切除肠息肉:

  年龄在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都应定期至医院行肠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疾病,发现肠息肉应及时切除,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文/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查冠琳、程怡

[ 责编:李然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