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四川工作室诗评会(88)期欣赏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中国诗歌报四川工作室编辑部

总编:海底月

副总编:英子

主编:带刺的玫瑰

副主编:雨荷,yuny

编辑:邓飞,禅心牧云,柯儿王蕾

群管编辑:平凡之路

美篇编辑:王景秀

中国诗歌报★与您结伴同行

中国诗歌报四川工作室詩评会诗评老师

诗评顾问:林克强

诗评指导:带刺的玫瑰

诗评组长:yuny

执行组长:韦璁

诗评作品:精华选评( 13首14评)

诗评编辑人员:带刺的玫瑰  雨荷     蒋江华    yuny

104.老油灯

文/杨华(山东)

杂草丛生的夜

老油灯的光亮高过了村庄

那束光  照亮了

土路  巷子  不上锁栓的大门

南墙根五尺外  老槐树

把童年的歌谣举得两丈多高

灯火暖窗纺车嗡嗡

我的酣梦  一圈圈绕满母亲的纺锤

细长的棉线裹着我柔软贴身的裤袄

扑簌簌划过脸颊

那似咸涩的雨水

双手  攥紧夜的衣襟

我不敢松手不愿睁眼

不想看到太阳的光亮

更不愿意听到

风揺树梢  惊了那只

丢了巢穴的飞鸟

在空中无助的盘旋徘徊和哀鸣

【yuny浅析】

杨华老师的詩作《老油灯》,溢满着亲情。开篇,夸张修辞,它的光亮高过了村庄,照亮全村的每个角落,场景的渲染。这是何其的温暖?“我”仿佛看见慈母灯下纺线,“我”的天真,“我”的憨态,无以伦比的母子情深,层层递进;接着,笔锋一转。而今,“扑簌簌划过脸颊,那似咸涩的雨水,双手  攥紧夜的衣襟,我不敢松手不愿睁眼,不想看到太阳的光亮…”,这感人的细节、心理描写,对慈母的铭心思恋,跃然纸上。詩作从视觉至听觉,再到触觉,借物抒情。由于观察生活细致,语言生动,且接地气。如海的母爱在文中流淌!立意可谓别具匠心!

9.送别

文/霜叶红榆(黑龙江)

收藏起别离的痛

轻轻的,牵起你的手

远送,山一程,水一程

迷蒙的天空

看不到路的尽头

离别的车站

匆匆而过,南来北往的客

厚重的车门

把我们隔绝于两个世界

一声鸣笛,呼啸而去

泪水模糊了视线

你的身影渐行渐远

送君千里

终有一别

留下多少思念与不舍

【yuny浅析】

《送别》一詩,勾勒了恋人间别离的“痛”的伤感画面。“ 轻轻的,牵起你的手。远送,山一程,水一程,迷蒙的天空,看不到路的尽头”,好一份难舍难分,催人泪下的情意!离别的车站,厚重的车门,一声鸣笛,“泪水模糊了视线,你的身影渐行渐远”,其悲悲切切,情深意长,沁人心扉。“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或许,你我将永记那份情!詩作情感真挚,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这份情,格外真挚、感人。也许,时下的青年人,是否也应慢慢品味!

65.红辣椒

文/旋风  王蕾(西安)

故乡的风很柔软

像荷塘里悠悠的绸缎

故乡的夕阳落日

红彤彤的一片

红透了半边天

青砖瓦房的庭院

斜阳靠在土墙上打盹

一串串红色的辣椒涨红了脸

像一团团火焰

靠近它就会感到家的温暖

辣椒是我们贫瘠时唯一的一道菜

辣椒红油漂在碗上面

那就是我们最美味的佳肴

它挑逗着我们的味蕾

带给我们又辣又怕的暧昧

冬天的红辣椒像一团火

熊熊燃烧的烈火

岁月如歌

红辣椒一直温暖着我

【yuny浅析】

王蕾老师的《红辣椒》,激情洋溢。詩人以美美的心境,吟诵红辣椒的“火红”;诗人的笔触,红辣椒无处不在。且看,故乡的夕阳,青砖瓦房的庭院,贫瘠时,辣椒红油作为一道菜,冬天的红辣椒似一团火,荏苒岁月,红辣椒温暖着“我”。品读詩行,红辣椒的特性、光彩,妙趣横生、淋漓尽致地展现。不禁让读者感受到,似乎到处均是红彤彤的世界。为诗人借红辣椒,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且渴望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心境,点赞!

59.低处的阳光

文/平凡之路(宁夏)

弯下腰,听见

一阵哗啦的声音

阳光灌溉了半亩花田

蜻蜓啜饮

空气里跳动的章节

于是,母亲告诉我

脚印里,也有旋转的季节

【yuny浅析】

詩作构思独特,用词精准。詩行中,诗人拾三个方面,将天上的阳光,其低处的性能,描写地如临其境。那阳光灌溉了半亩花田,拟物修辞。阳光日照,促其生长、发育,可谓妙趣横生;那蜻蜓飞舞,但它害怕水边蚂蚁、鱼类等,诗人巧妙地将也有动植物,在“低处的阳光,不一样的生存方式”抒写。其思维何其辨证?第三小节,“于是,母亲告诉我,脚印里,也有旋转的季节”,诗意显现。诗人借“脚印里,也有旋转的季节”,以小见大。那荏苒岁月、四季轮回,浮现在读者面前。世人沐浴着阳光,砥砺前行。这“低处的阳光”,短短七行,却内涵深邃!欣赏了!

21.教师节

文/邓飞(四川)

一个帅帅的男孩叫我老师好

我仔细打量他

头脑里快速搜索记忆中跳动的

面孔

对上号的那刻

我惊讶岁月的魔力

那还是曾经矮小腼腆的他吗

我习惯性地问他

学习怎么样

他自信地回答还可以

其实

这种场面已太多

我自豪于他们的回答

更是增添了我从教的动力

再过几天就教师节了

就用这些画面

一幕幕回放吧

感恩他们也感恩我的老师

【yuny浅析】

诗人的笔触,对教师节即将来临的真诚抒写,落笔在专拾一“帅帅的男孩”身上。男孩那毕恭毕敬的神态,那发自内心的一声“老师好”,“我”不由思绪连连…这样的场面,“我”见得何其多?我早已是“桃李满天下”!“再过几天就教师节了,就用这些画面,一幕幕回放吧!感恩他们,也感恩我的老师” !詩作白描的手法,以一典型事例,娓娓道来。且有画面,亲切,真挚,感人;其内涵,窺一斑而知全豹。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言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这一职业看似平凡,实则伟大。也正是教师的勤勤恳恳、甘于奉献,才培养出无数之栋梁之才。我们的国家,才如此之繁荣!让我们说一声,老师,你们辛苦了!

红辣椒

文/九歌 (山东)

天生不饶人的性格

让人喜爱,又让人惧怕

谁敢与你较量,被一口噎住

吐不出,咽不下

习惯了有你的日子

一旦闻不到那种呛人的味道

生活,好像缺少了调料

一碗清水面

就这样喜欢你

有你,就有敢上刀山的勇气

你可以,任由随性

我有宽大的胸膛,还有

火辣辣的吻

【带刺的玫瑰读诗】

小诗比拟修辞,借用辣椒形象生动的比喻了一对恩爱夫妻日常生活中相濡以沫的甜蜜爱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爱妻的依恋和赞美,以及浓浓的生活气息。

妻子的刚毅和泼辣是激励他劲勃向上发展的动力和勇气,可见爱妻在其心中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何其重要,作者又说:“你可以,任由随性,我宽大的胸膛都能够容纳你,还有火辣辣的吻,”此句是本文的诗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应。因为爱需要包容,而我已经习惯了有你的日子,一旦闻不到你呛人的味道,生活好像失去了调料的一碗清水面,多么浪漫和谐的夫妻生活,令人羡慕和赞叹。

这首诗语言平素,却意境悠远,平淡中闪烁着精华,让人过目不忘。存读了!

46.日落炊烟里

文/平常心/内蒙古

升头

扭着腰

拽着夕阳的芒

炊烟

忙着为月亮清场

象国画大写意

浓墨

渲染着厚重

牧歌

在头顶回荡

家的味道

碰开胃蕾

亲人

把心中的阳光点亮

【带刺的玫瑰读诗】

打开诗文,一幅炊烟袅袅,牧童高歌,牛羊归圈的夕阳画卷映入眼前。

作者以山、炊烟、牧歌、家、亲人等意象,用寥寥数语便觅尽夕阳里的色彩,用笔之老道,娴熟。其意象轻盈自然,视角清晰,诗歌的技巧发辉到极致,令人折服。不失为一首好诗。我被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犀利的文采深深吸引,这是我见过写炊烟写的最好的作者。学习了。

50.老油灯

文/醉逍遥(内蒙)

老房子走完了它的辉煌

在隆隆机声里倒塌

收揽着旧物件

悉数着蕴藏着的留影

老油灯

是生命中的第一缕光

童年

在灯芯的哔啵声中流逝

低头围坐在一起的温馨

温暖了暗夜

嗅着烟油充斥的空气

富足挂满心间

时光推动着岁月

老油灯被搁置在角落

偶尔停电

才会点亮曾经的记忆

老油灯

它的身影愈发沧桑

油壶的品味

越来越高

【雨荷读诗】

读了醉逍遥老师的这首老油灯,让读者回到了六十年代的记忆,在山村,各家各户都有的油灯,成了最美好的回忆……

作者通过折迁老屋,引发了对'油灯的记忆,曾经的老屋走完了最后的岁月,一盏老油灯是他生命中的第一束光。伴随着日月星辰,那温馨的往事在记忆里留存,历练沧桑的老油灯,收藏着对他的留恋和岁月的记忆。

102.日落炊烟里

文/倾国倾城(山东)

岩鹰驮不动夕阳

它在一点点往下落

匆匆的行路

在日落前

我要赶回那个生我养我的小村庄

想着母亲在寒风中等我回去的样子

脚步更紧了

来不及听风呼呼的声音

来不及看路上的风景

我打马走在归乡的路上

就在夕阳落下的刹那

我看到的母亲的炊烟袅袅升起

融在黄昏里

夕阳在炊烟里

落下夜的幕

游子归来

炊烟里升腾着红尘的烟火

饭菜的香味

勾起游子思亲的泪

日落炊烟里

游子回到家门

【yuny浅析】

倾国倾城老师的《日落夕阳里》,构思清新,脱俗。细读,一个“情”字,溢满詩行。詩行开篇,“岩鹰驮不动夕阳 ,它在一点点往下落  ”,拟物、夸张修辞,形象逼真,先声夺主。夕阳,似乎缓缓落下,竟一下抓住读者的心。那匆匆的行路,那思乡的泪,“我”只为在夕阳落下的刹那,看到母亲的炊烟袅袅升起,闻到饭菜的香味。詩行似娓娓低语,亲切,自然。对慈母的思恋,对故乡的挂牵,浓浓的亲情、乡情在文中流淌。动词“赶回、落下、融在、归来”等的运用,游子归心似箭的心境活脱脱展现。这“日落炊烟里”,亲情,乡愁,人情味满满。读者颇受感染!

92.低矮处的阳光

——写在扶贫路上

文/刘奎亮(山东)

曾处大山深处

雨不垂青

风不挂怀

连鸟儿也远飞天外

一辈又一辈

一代又一代

守着贫脊度日

抱着石头苦挨

而今,那道久违的阳光

终于照射进来

于是,衰草焕发生机

蔫花含笑盛开

依然是千年深坳

却脱胎换骨

绽放异彩

【带刺的玫瑰读诗】

这是一首纪实的文章。作者用细腻的笔墨,将贫困山区改革开放前后的人们生活状况作了详尽阐述。开篇,用“雨不垂青,风不挂怀,连鸟儿也远飞天外,”再到末段“衰草焕发生机,蔫花含笑盛开,依然是千年深坳,却脱胎换骨,绽放异彩”,一个低处的阳光在这里发生效应,让主题升华,诗意呈现。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跟着文章走进了大山,了解到山区人们的生活境况,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才是文章妙处所在,也是吸人眼球的地方。

新中国是在战火纷飞后从废墟上诞生的,百废待兴,且人口众多,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以及农业都非常落后。人们的生活普遍很差,而生活在深山里的人,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制约了多方面的发展,就象人们常说的鸟不拉屎的地方,缺水,少粮,道路不通,子女上学要到很远的地方。使得人们的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的限制。走不出去,和外界脱钩,逢旱,庄稼晒死,遇涝,又会遭水灾,人们的生活质量极差。致使里面的人拼命向外闯,外面的人又不愿意进去。从而造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疾苦。

改革开放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富民政策,修公路,建学校,新农村改造,科技下乡,一帮一带,改良土壤,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致富的项目,等一系列措施,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生产模式。使贫困山区的发展突飞猛进,农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这就是这首作品包含的所有内容。

91.日落炊烟里

文/老k(山东)

夕阳,炊烟

童年的图腾

宛如一幅水墨丹青

小路,弯弯曲曲

农家院错落有致,延伸

在一堆堆的柴火垛旁

记忆,敲打着我的心尖

炊烟袅袅,凝望

父母的背影

闻到了熟悉饭菜的飘香

【带刺的玫瑰读诗】

诗作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一段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那炊烟,弯弯曲曲的小路,农家院,柴火垛,饭菜飘香以及父母的背影都令他念念不望。并通过多个方位视角,将炊烟里的故事呈现在人们面前。从场景描写,铺垫叙事抒情,其意境悠远,语句干净利落,结构布局拿捏得当,断句跳跃灵性。层层铺垫,紧扣主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文章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不失为一首好作品,值得学习。

35.老油灯

文/故园情思(河南)

她,只在印象中存活

咳声颤颤巍巍

干瘦的手捂住风

一束光,是亲昵

旧体诗与新篇

总是对碰

充足了视野,又遗失了豆花

再隐忍,也是痛

苦难才有故事

是否嚼食一些五谷杂粮

住进暗夜,靠近灯台

托腮,看祖母穿针引线

【yuny浅析】

品读詩行,诗人对“老油灯”别样的吟诵,独到的理解,吸引了读者。拟人修辞,第三人称。诗人笔下的“老油灯”,似老人样,咳声颤颤巍巍,苦难,厚重。那一束光,犹如干瘦的手,是“亲昵”;然,“老油灯”下,“我”曾靠近灯台,托腮,看祖母穿针引线;“我”曽抒写童年的梦,华夏文明的篇章。詩作短短三小节,饱含情意,将祖孙情、文学梦融进詩行,“老油灯”别样的内涵展现。欣赏了!

97.倾斜的柴扉

文/骆和平(江西)

天空沉陷,弯着腰

遮挡

人间的风雨

身后

一片片阳光,堆积

【带刺的玫瑰读诗】

一首短小精悍的小诗。比拟修辞,巧借天空作为切口,隐喻了留守老人风雨无阻承担了接送孙子上学和日常护理的重任,为外出打工的子女撑起了另一片天地 。诗作23个字却包含了所有内容,其韵律深厚,“弯着腰遮挡,人间的风雨”这背后,是人,也是房子,才能够遮挡风雨。“身后,一片片阳光,堆积”替子女解决了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他们才有精力和时间去发展。全诗没有一个字提及父母,却写尽了父母勤劳和艰辛。

骆和平老师的诗,一向以简洁凝炼而著称,用词精准,含蓄有张力,内涵丰富,诗意深刻明晰。耐人思味。

97.倾斜的柴扉

文/骆和平(江西)

天空沉陷,弯着腰

遮挡

人间的风雨

身后

一片片阳光,堆积

【蒋江华浅读】

《倾斜的柴扉》有着雪上加霜,屋漏偏遇连夜雨之深意。但如此衰败贫寒的家,依然能日复一日的支持下去,那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骆老师告诉我们那是内心爱世界的爱——

“天空沉陷,弯着腰”,形象生动的拟人意象,让“遮挡”一词栩栩如生,跃然纸上。那才使得真正遮挡“人间的风雨”的保护伞得以出现。

能做为这样的“保护伞”的人,是父母,是亲人,是一切内心充满爱的人……更因为他们“身后”有着那“一片片阳光”的“堆积”,才使他们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对世界充满了无穷的爱。

骆老师这首诗简短清晰,先叙后议,使“倾斜”主题充满了正能量。让我不由想起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中国诗歌报★有温暖有情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