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国家级"大明宣德炉"首次公开亮相
发展到明末清初和清早期,铜炉依然浑厚,但不及早先的雅致。请参看以上7斤铜炉的。时至18世纪,风格开始趋向纤弱,在造型和装饰上力求变化,有的也雅致,但总体上浑厚不足。下两图是笔者藏品,原伦敦佳士得拍品,31.8厘米高,乾隆款和乾隆时期,纹饰较繁复,珊瑚镶嵌完整无缺漏。
明末清初文人冒襄(董小宛的丈夫),爱好品玩宣德炉,他写有《宣铜炉歌》及《宣炉歌注》,及《宣铜炉歌为方坦庵先生赋》,"有炉光怪真异绝,肌腻肉好神清和。窄边蚰耳藏经色,黄云隐跃穷雕磨。"这是冒襄对宣德炉的描述。
宣德三年是1428年,距今近592年了。因为历史太久远,天灾人祸不断,宣德彝器经过多次镕毁,真品近乎绝迹,竟然没有被公认的宣德官款真品(故宫的宣德款炉也被很多学者质疑);相关史料记载也多有互相矛盾不确定之处,宣德彝谱据说是当时的礼部尚书吕震带头编写的,但此人宣德元年就去世了,于是这本书也值得怀疑是不是后人伪作;连制作所用材料,究竟是红铜还是黄铜,是暹罗进贡来的还是皇宫失火烧毁的佛像,以及宣德皇帝为什么要造这批铜器,都成了一个个迷案,都成了永远的传说。
在人们一般的印象中,晚明是一个腐 败王朝的暗夜前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相反,晚明可以说是中国思想最自 由、物质最丰富、文明最发达、文人最洒脱、创造最辉煌的一个时期。无怪乎当代西方汉学家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就针对史学者们提出“最想要生活在哪个时代”的问题时,给出了“晚明”这个答案。在史景迁眼中,中国的晚明是一个属于才子佳人的最伟大的时代,是世界历史上最 高雅、最有教养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的文人,既追慕先贤,又渴望创新,形成解放思潮。在艺术品创造上,大量失意于官场的文人投入其中,创造了最为璀璨的文人文化。
爱美是人的天性,对于器物的美的认识,人们也在不断追求。明后期至清前期,人们开始追求艺术中的美学。《造物的艺术论》一书当中提到:“实用性的艺术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它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于是宣德炉不再被用来焚香或是暖房,而是誉为一种精美的艺术品被摆放在房间里,以增添整个房间的艺术气息。清代贵 族为了使宣德炉更富有艺术气息而花费重金把其打造的异常精美,放在室内制造一种高 贵典雅的华丽,凸显自己的艺术细胞,然而这种过度的装饰却使得宣德炉失去了曾经的典雅和古朴,未免有些文过饰非了。然而无论如何,宣德炉都从曾经的实用功能变为了具有欣赏功能的香炉,清代的宣德炉造型夸张,但是工艺水准的进步,还是体现了宣德炉的艺术价值。
宣德炉采用铜再加上数十种贵金属原料冶炼而成,冶炼次数达十二次之多,基本上已经达到纯铜的地步,所以手感格外细腻,摸上去像婴儿的肌肤一样细腻柔滑。因其纯度极高,所以手感格外沉重。
明代的永乐、宣德时期所有的艺术品都发展得非常快,我们知道了永宣青花,这都讲过,漆器,其他的艺术品,比如掐丝珐琅器,都在这个时期蓬勃发展。铜器也不例外,最有名的就是宣德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