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中国'药神'王振义:为救患者舍专利,让白血病治愈率大大提高
他费尽心血研发出来了治疗白血病的药品,却坚持不申报个人专利,他说自己的研发不是为了要挣多少钱,而是要让每个白血病病人都吃得起药,不为药品发愁。
这位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国际医学界称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是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
为表彰他的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第 43259 号小行星名为“王振义星”。
本期子牙童趣人物纪就和大家一起了解,是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的王振义院士。
少年便立志从事医学领域
1924年11月30日,王振义在上海一个十分富裕的家庭诞生,他还有7个兄弟姐妹,一大家子住在一幢三层楼的洋房里。
父亲非常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希望他们将来都能学有所成。而王振义选择从事医学领域,还是因为眼见祖母因病去世,而所有人却无能为力时下定的决心。
他觉得医生能救死扶伤,能让被病魔肆虐的家庭、病人有重获新生的可能。
194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震旦大学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毕业,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在那个年代里这种人才颇为稀缺,因此一毕业,王振义便被当时的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聘请为住院医师。
1952年,广慈医院细分出血液、心血管、消化和内分泌4个专业科室,他在著名内科专家邝安堃的指导下开始从事血液学研究。
名医邝安堃
次年王振义便在临床中发现有的病人在拔牙后会出血不止,但是平时并没有出血的症状。
为了弄清这一情况,他翻阅了无数文献,才得知血浆中凝血因子的高低值是出血的关键。
为了确定自己发现的正确性,他开始了无数试验历程。可真正进行时他可遇到了难题。
这种病症一般的实验室检验根本无法发现,必须用凝血活酶生成试验,而且过程中还需要在玻璃管壁上涂上硅胶。
然而那时候的国内并没有这一材料,好在经过了多次反复试验,他发现石蜡能够代替硅胶,最终成功完成检测,做出诊断。
他的这一开创性试验,解决了这种不明原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问题。
1954年,他开始从事血栓和止血方面的研究,国内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是他首先建立的。
之后的10多年里,受国内环境与风气的影响,他的研究进展并没得到什么大的突破。
直到1978年,王振义开始重点研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当时,这种白血病的死亡率非常高,90%的病人活不过半年,最快的发病后3天就会离世了。
国际上对白血病的研究也没有大的进展,因此这个病症成了医学界十分令人头疼的难题。
此后的几年里,只要不问诊、不查房,王振义均会埋头于查阅国内外的文献与研究案例中。
1983年,他在试验中用到全反式维甲酸这种药,随后通过显微镜的观察,发现“急性早幼粒细胞”在该药的作用下,能够顺利分化成正常细胞。
次年经过反复试验论证,王振义确定这种药品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的分化诱导效果十分明显,但是还没在临床使用过。
验证成功,“癌症诱导分化之父”王振义
1986年,上海儿童医院收治了一位5岁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她虽然已经做过化疗,但是病情依然没有好转,主治大夫很遗憾地表示这个孩子应该是活不过7天了,家属们悲痛欲绝。
这位小患者的主治医生正是王振义的妻子,当她将这位个孩子的情况告诉了丈夫后,不忍心鲜活的生命就此消逝的王振义提议,使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疗法来试试。
已经走入绝境的患者家人欣然同意用此疗法,但不少好心人却有些劝阻态度,因为不成功便成仁,几十年来辛苦积累的好名誉如果因使用新药而扫地,有些风险太大。
但王振义不在乎,他坚持使用新药,并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观察,每天夜里甚至走入病房20多次,时刻注意患者的反应。
值得庆幸的是,多年的研究不仅得以验证,如初生太阳一般的小女孩在服用全反式维甲酸7天后,体温降下来了,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在好转。
笑容在所有人脸上展现,孩子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你被成功治愈了。
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获得成功的案例,让王振义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
此后,他与自己的学生又钻研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方法,让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
而这一疗法也被国外誉为“上海方案”,与青蒿素的发明等并列为“新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八大贡献”。
在大家都以为王振义会马上为自己的发现的新药申请专利时,他却做出了一生不申请个人专利的承诺,这也意味着这项优秀成果将在全世界各个医院里无偿使用。
当年这盒药的单价只有11元钱,即便是30年后的今天,这个药也只涨价至290元,还能通过医保消费。
这位兢兢业业深耕于医药领域,培养出了一位又一位医学精英的科学家,从未将名利放在眼里,而是以治病救人作为自己终生的职责和义务。
他在1994年获得世界肿瘤学最高奖“凯特琳奖”后,想的依然是继续攻克其他类白血病,他认为自己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70余载医学路,王振义帮助病人垫付过数不清的医疗费。
甚至有人写信向他请教用药问题时,在得知对方资金有限,他不仅指导病人用药和自我保护,还在对其进行资金援助,以鼓励其积极治疗,不要放弃生的希望。
能提携,能让贤,能为人类健康而奋斗
关于王振义的,还有个“一门四院士”的佳话。对于学生,他倾囊相授,甘为人梯,从医70多年来,培养出21名博士,34名硕士。
陈国强院士与其老师王振义院士
在众多学生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三位院士学生:陈竺、陈赛娟、陈国强。他们同样在为人类健康事业奋斗终生。
注意过王振义先生发表的论文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位老先生总会将学生的名字列为第一、第二作者,把自己排在最后。
这种做法在学术界里来看是破天荒的,因为论文署名越靠前越重要。对于老师的提携,学生们都是十分感激的。
陈竺、陈赛娟在他的推荐下,去了法国圣·路易医院血液研究所学习,学成之后拒绝国外高薪,毅然回国继续跟在老师的身旁学习并从事研究工作。
从不贪恋名利与权势的王振义在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不久,就从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
他说人要服老,有能耐的年轻人才是新鲜血液与中坚力量,及时认识自己并退位让贤才不坠老一辈人脸面。
现如今,这位97岁高龄的老人仍然坚持为学生讲课,他奉行“开卷考试”:每周一接到学生的问题,多是临床上遇到的疑难杂症,然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对其进行整理,并结合自身储备,辅以相关文献思考、分析,周四时与学生们一起讨论。
他认为这样不仅能解决医疗难题,还能给学生们带去一些新知识,让他们开阔视野。
王振义院士为医学奉献了一生,攻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带出了不少医学精英,为无数病患治愈了疾病,带来了生的希望。
他获奖无数,却从不把奖章、奖状置于明面,不重名利,看淡钱财,始终把病人摆在第一位。
功勋卓著的他时常遗憾自己能力有限,不够聪明钻研,没有作出更多的贡献。对于这样终生付出的好医生,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