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7)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8、桂枝加葛根汤
【组方】:葛根四两,芍药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桂枝二两。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歌曰:桂枝又加葛根汤,表虚更显项背强。葛根解肌有特能,加强解热略清凉。
伤寒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注】:葛根甘平,有解肌及缓解筋脉拘急的作用,尤其有解项背部强急的作用。加味于桂枝汤,故治桂枝汤证而又见项背强急者。
太阳病兼见「渴」,按照伤寒论第6条,已为太阳阳明合病。曹颖甫先生认为,「渴」与「项背强几几」,都说明已有里热,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按照曹先生的看法,桂枝加葛根汤可跨属太阳、太阳阳明合病。此方证与葛根汤相似,但葛根汤证牵涉下利的里证,故葛根汤主要归属于太阳阳明合病。如果依据曹氏观点,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都可以跨属太阳、太阳阳明合病。
9、防己茯苓汤
在前面的讲课中未讲该方证,这里补进来。
【组方】:防己三两,黄芪三两,桂枝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二两。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方解】:这个方证是风湿表虚证,适用于皮水。皮水无外感,不涉及寒热,但却有表证。该组方既用防己茯苓协力逐水,又用桂枝甘草加黄芪实表和外,不使水气复留于皮中,此即治皮水的正法,故治表虚气冲,水居皮中不去,水气相搏,而四肢聂聂动者。
歌曰:防己茯苓用黄芪,桂枝甘草治表虚。此治皮水是正法,固表利水肿自去。
冯世伦先生将其归属太阳太阴,他是从水气角度考虑这样划分。皮水虽湿在表,而亦必兼有里湿或里湿热,故认为此方证在使用上可跨属太阳、太阳太阴、太阳阳明。
湿属于水邪实证,在无寒热的情况下,邪实属阳,但湿、水气、饮、瘀血四者又多少与寒有联系,所以,在无寒热或寒热不明显时,对于这四种实邪的六经(注意不是经络六经)判别,是阴阳兼有。现在表湿,故属为太阳,又湿本源为里,与阳明、太阴有关,故言跨属也。
金匮·水气病24: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注】:这是太阳夹湿无外感的皮水,如果再加上有气上冲,水气相击,四肢聂聂动,皮下水气要微微动,防已茯苓汤主之。本方子大量用茯苓去水,黄芪实表,桂枝治气上冲。如果不用黄芪也能消肿,但是肿不久就会回来。如果没有「四肢聂聂动」,也没有气上冲,用下面的防己黄芪汤就行。
10、防己黄芪汤
【组方】: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去芦。右四味,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外台》: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
【参考】:防己16克,黄芪20克,白术16克,生姜12克,炙甘草8克,大枣4枚。
【方解】:这个方证也是风湿表虚证,用于皮水。和防己茯苓汤均治水肿,但去桂枝茯苓,不治气冲身瞤。因有白术、生姜、大枣,并增量黄芪,则补中实表的力量较优,故治水气病而身重汗出恶风者。《金匮要略》原方有用生姜四片,仲景方无此例,应是后人作伪,上面的参考药量根据《外台秘要》。本方的辨证要点:脉浮、汗出恶风、身重、身半以下肿重者。本方证与防己茯苓方证近似,虽有风水和皮水称谓不同,但都有表虚不固证,本方证较重故黄芪用量大。皮水有皮肤聂聂动而用茯苓,本方证无则不用茯苓,而用白术利水。
歌曰:防已黄芪汤表虚,白术甘草姜枣宜。身重汗出恶风重,解表重在补中气。
冯世伦先生将其归属太阳太阴。根据上一条的同样理由,此方证也可跨属太阳、太阳太阴、太阳阳明。所以一同放在太阳病中。
金匮·水气病22: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注】:「风水」应改「皮水」,「脉浮」是表虚,而非外感。「身重」,是水在表的特征。仍是太阳夹湿在表,身重为主,或有微肿,汗出恶风,渴。防己黄芪汤主之,就是桂枝汤去桂枝加防己黄芪。因为没有外感表证且有渴所以去桂枝。主要是用黄芪实表,姜、枣健中补胃,白术、防己去水。原文说是「风水」,实际上是皮水,风水就要加桂枝了。
金匮·水气病附方;《外台》防己黄芪汤: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
【注】:表无他病,指无头项强痛,身疼痛等表证言。水气集中于下体部,故但下重,从腰以上无异于平时,故谓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以至两下肢难以屈伸者,本方治之。
【插曲】:王叔和三次编纂伤寒杂病论。
伤寒、金匮能够流传到今天,第一位功臣就是王叔和!王叔和整理《伤寒杂病论》是花费了大量心血的。根据杨绍伊先生(民国时期医家)考证,王氏编纂《伤寒杂病论》前后经历三次。了解这段历史,对于正确理解这部伟大著作是非常重要的。
仲景原论外感杂病混在一起。分三阴三阳和若干篇「可不可汗吐下」篇。三阴三阳是非常简短的概论,没有方证。所有方证都在可不可中。仲景之论,是继承《伊尹汤液经》,而非《黄帝内经》,原名《论广汤液》。书中包含了《伊尹汤液经》原文。凡条文题首有「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厥阴病」者,均是伊尹原文。凡是题首有「伤寒」二字者,都是张仲景自己的条文,以示与伊尹条文区分。凡无题首者,不是伊尹汤液经条文,也不是仲景论广条文,而是仲景遗论,大约原载于仲景弟子书《胎胪药录》中,被王叔和录入。凡有「问曰」、「答曰」、「师曰」者,皆叔和文,其内容根据仲景遗论精神,但亦有叔和私货。最后成文的整体中,部分章节和条文,也可能有叔和私货。比如《伤寒论序》中有一段话经考证就肯定是叔和所添加,因为它既不符合仲景著作整体精神,其文风也只能属于叔和时代的「晋风」。《伤寒例》也考证为叔和文。《金匮要略》之「脏腑经络先后病」、「五脏风寒结聚」以及少数条文都与仲景学说不符,估计都是叔和改动。《伤寒论》之两篇脉论,也基本是叔和文。
第一次整理,叔和把内经和别家言论的许多内容一起放进去,成为非常庞大的内容。
第二次整理,叔和力求去掉不是仲景的内经内容,「纯净」了许多,但首次把一半以上内容分到杂病里,仲景著作原本外感杂病不分家。王叔和此举既有有益之处也有不利之处。
第三次整理,叔和把「可不可」中有方证的条文,除了有些仍然保留在可不可篇中,还按照自己的理解,搬到三阴三阳篇中,其用意非常清楚,是为了使用分类的方便。但因个人理解问题,主要是以岐黄家得眼光看待仲景书,其学术思想差异巨大,是造成篇次结构混乱的根本原因。
篇次结构的混乱已为历代医家注意到,但仲景原文已不可考。
黄元御对《伤寒论》的篇次作了天才构想,著述在他的《伤寒悬解》中。这篇著作解决了不少篇次混乱的问题。但是黄师是用《黄帝内经》的观点思考问题的,依然没有根本符合仲景本意。
还原仲景思想,虽然原文的篇次已不可能重现,但只有毅然决然跳出内经框框才是。这是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