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汇票在钢铁行业供应链金融中的运用
钢铁行业供应链概况
钢铁行业整体发展情况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作为原材料工业,钢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的中国,在粗钢产量连续 16 年占据世界第一位,中国钢铁工业不仅在数量上保持快速增长,而且在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验、节能环保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了99634.2万吨,累计增长8.3%;全年钢材产量达到120477.4万吨,累计增长9.8%;全年钢铁行业利润总额2677.1亿元,同比下降37.6%;截止至2020年12月份,中国粗钢产量为9125万吨,同比增长7.7%,中国粗钢累计产量达到105300万吨,同比增长5.2%,中国钢材产量为12034万吨,同比增长12.8%,中国钢材累计产量达到132489万吨,同比增长7.7%;截止2020年底,全年钢铁行业利润总额达到2114.9亿元,同比下降9.9%,见图1-1。以上数据显示,钢材市场低迷,产量同比上升,但钢铁业效益大幅下降,较高水平的产能释放与实际消费阶段性下降之间的矛盾将导致钢材价格下跌,行业效益下滑,侵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红利。当前,钢铁市场供大于求总体格局未改,钢材库存高位运行、钢材价格承压等问题仍然突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难度大。
图1-1 我国1999年-2020年钢铁行业利润总额及同比增长率 数据来源:wind咨询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呈现的特点:一是钢铁去产能加速。《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加速了钢铁行业去产能、调结构的步伐,其设计目标是,到2025年,我国钢铁行业60%-70%的产能将集中在10家超大型钢铁集团内,主要包括超大型钢铁集团和一些专业化的钢铁集团。二是有效供给水平不断提升。当前我国进行的供给侧改革将倒逼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发展智能化生产、绿色节能环保制造,从钢铁生产销售回收提高效率,逐步提升钢铁产品的有效供给水平。三是行业投资先升后降,整体仍处于较高水平。由于前期大力化解过剩产能和取缔“地条钢”取得显著成效,钢铁行业利润随之大幅改善,全社会对钢铁仍有较为稳定的需求,因此钢铁企业的投资信心足,加之环保要求钢铁行业的设备更新升级等,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断提高,但由于后期市场需求对供给的支撑作用走弱,同时铁矿石等原燃料价格猛涨,钢铁行业成本提高,利润下降,因此,钢铁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渐下降,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四是新冠疫情爆发后主要用钢业继续恢复,钢材需求较为旺盛。由此可见,我国钢铁行业潜在需求仍较大。总体来看,用钢业持续向好,钢材市场需求旺盛。另外,据海关统计数据,钢材出口有所增长,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钢材价格形成支撑。[1]
图1-2 我国1999年-2020年钢铁行业企业单位数 数据来源:wind咨询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根据钢铁行业协会统计,截至2019年10月,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CR10)为36.1%,与工信部发布的《钢铁工作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中的行业集中度达到60%的目标仍相差甚远,并且钢铁产业布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越来越明显,钢铁生产主要集中在近海以及中部地区,呈现出“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生产局面。二是供求平衡面临压力。随着天气转冷和钢材价格的上涨,钢材需求呈现减弱趋势,供需平衡面临考验。三是环保监管力度加大,企业稳产顺行面临压力。国家环保监管力度加大,出台多项监管意见,要求2025年底前大部分钢铁企业实现超低排放,其中京津冀等重点地区要求在2020年底前实现,再加上秋冬季环保现场等因素,企业生产面临巨大压力。四是进口矿价格高位波动,对企业盈利水平造成极大压力。五是国际形势仍复杂严峻,钢材出口难度将进一步增大。[2]
图1-3 2006年-2020年我国钢材进出口情况变化 数据来源:wind咨询
钢铁行业供应链基本情况
钢铁行业供应链特点鲜明,作为长流程、多工序制造行业,由于钢材生产加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期间需要大量的物料,需要足够的资金来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行及产品销售。钢铁行业供应链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围绕其采购、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所产生的供应链。从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采购开始,到原材料的加工生成制造,最后再将产成品销售到消费者的一个过程。将供应链上所有的原材料供应商、钢铁生产商、钢铁经销商、钢贸企业、终端用户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供应链。[3]
图1-4 钢铁行业供应链基本情况
上游企业:上游企业包括铁矿石、煤焦炭、工业辅料等供应商企业,这些企业几乎都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企业,企业数量众多,且以中小企业为主,同时也不乏电力、能源等国有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大都是公用事业单位。虽然不同的供应商在企业规模、行业特征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大多数上游供应商在整个供应链中处于弱势地位,仍不乏需要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与之对接。
核心企业。核心企业一般指的是位于钢铁产业链中心位置的大型钢铁生产企业,这些企业经营的主营业务比较广泛,包括矿石采选、钢材轧制以及钢铁冶炼等,生产的钢材品种有中厚板、热轧板卷、冷轧板卷、粗钢、螺纹钢、线材以及棒材等,并广泛应用于钢铁产业链下游企业,如汽车、石油、铁路、桥梁、建筑、电力、交通、机械、造船、轻工、家电等多个重要领域。此外在大力发展钢铁主业的同时,也会积极发展非钢产业,已形成矿业、物流与加工配送、金融、房地产、信息与工程技术等其他业务板块。作为供应链金融服务中最重要的中心点,核心企业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所有的业务开展都是围绕其发生的,作为“定海神针”般作用的核心企业,能够以其自身的影响力,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更容易获取金融支持。
下游企业。钢铁生产企业的下游聚集着大量的钢铁经销商以及钢贸企业,钢贸企业从事钢铁的销售、加工、配送等业务,从钢铁生产企业订货或者是从钢铁经销商那里订货,加工并销售给终端的贸易商。这类企业在供应链上的交易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最为明显的就表现在价格、交货期、账期等贸易条件上,经常受制于核心企业,所以这类企业在资金方面面临的压力较大。
终端用户。机械、汽车制造、家电、船舶、交通、石油化工等下游终端企业往往对钢材有大量需求,它们通过钢贸企业或者钢铁经销商进行钢材采购。这些企通常有较大的资金需求。
钢铁行业这一资金密集型特点,使得处于钢铁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都紧密联系在一起,都有共同的资金需求,从而能够促使钢铁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将供应链条的上下游进行积极的拓展,形成纵深一体化的发展链条。
钢铁行业供应链金融现状
钢铁行业供应链金融需求
近几年随着国际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和钢铁替代品的不断出现,融资难、融资贵是所有钢铁企业都面临的问题。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必须清醒认识到,钢铁企业在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基础建设投入、原燃料供应、产品市场需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钢铁行业发展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正在加剧。当前,居高不下的资产负债率,不断上升的应收账款,难以收回的坏账损失,银行日益上升的借贷门槛,部分钢铁企业甚至因资金难以周转,无法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出现减产、停产的情况,因丧失偿债能力,导致破产、重组的钢铁企业将进一步加剧银行收缩对钢铁行业的信贷规模。
上游企业资金需求。主要指应收账款多,账期长导致的资金缺口和资金需求。钢铁产业链特色鲜明,铁矿石、焦炭、电力等能源行业作为钢铁产业链的上游产业,这些企业在供应链上往往处于弱势,在交货、价格、账期等贸易条件上受制于核心企业,形成大量应收账款,而上游供应商为了加快销售回款,需要通过质押或出售应收账款进行融资。
核心企业资金需求。主要是核心企业业务发展、行业转型升级、去产能并购重组等带来的融资需求。一是传统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钢铁行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钢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从钢铁企业的建成开工到钢材从原材料到成型,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受银行严控钢铁企业的贷款规模影响,许多钢铁企业面临着不予增贷、续贷困难和涨息等问题。二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资金需求,低碳绿色发展是钢铁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核心和关键。钢铁冶炼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受到环保部门的重点关注。钢铁企业加大环保改造力度,大力推进超低排放改造,有利于规范钢铁行业的发展环境,必将倒逼钢铁企业转型升级,推动钢铁企业加大环保节能技术及设施设备的投入,开发绿色钢材产品、发展低碳绿色工艺,这一过程都需有资金需求。三是去产能并购重组资金需求。随着我国进入新常态,钢铁行业产能进入长期全面过剩时期,钢材消费进入峰值弧顶期,钢铁业以高产量、低需求、低价格、低利润等为特征的发展格局逐步定型,钢铁行业去产能任务艰巨,而兼并重组作为主要的实施路径有望得到大力推进。去产能并购重组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相关设备以及资金支持,包括资金成本、原料成本、运输成本以及研发投入等四方面。
下游企业资金需求。主要来自其上游强势的核心企业需要支付预付款的资金需求以及下游终端用户的应收账款带来的资金缺口。钢铁生产企业下游聚集着众多经销商和钢贸商,它们通常有较大的资金需求,不仅需要提前支付给核心企业预付款或者全部款项才能获取货物,同时还有不少强势的下游终端用户企业,比如房地产、建筑、大型机械公司等,不直接支付货款,形成应收账款,回款慢,所以有较大的资金缺口和资金需求。
终端用户资金需求。主要指需支付给其上游预付款的资金需求。机械、汽车、家电、船舶、建筑等作为钢铁产业链下游产业拥有众多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对供应链金融服务需求较为迫切。下游经销商在供应链上相对处于弱势地位,作为采购方,采购过程中需要支付预付款或全部款项才能获取货物,进而进行销售。当下游中小企业在订单采购阶段出现资金缺口时,产生为未来存货融资的资金需求,需要申请融资来缓解预付款压力。[4]
钢铁行业供应链金融供给
传统的钢铁行业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从钢铁行业供应链核心企业——钢铁生产企业出发,紧贴钢铁生产企业的上下游,针对供、产、销各个节点企业的金融需求,开展定制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目前钢铁企业的资金大多数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银行贷款、企业债券、股市融资、企业之间的互保互贷及民间资金拆借。
应收账款融资。是钢铁行业供应链融资中是一种主要融资模式,该模式是由供应链上游铁矿石、焦炭等供应商在与核心钢铁生产企业的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应收账款,将应收账款作为质押标的给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的一种行为。对比传统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以核心企业的信用作为基础,以应收账款作为质押标的物,从而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在此过程中,核心企业需要掌握与之交易的上游供应商企业的真实情况,通过在于其交易的过程中,信息的交换,获取真实的财务信息、业绩状况,核心企业要对上游企业有一定的评估,衡量其风险等级大小,作为为其提供信用担保的依据。
具体流程如下图2-1:(1)钢铁行业核心企业与上游供应商铁矿石、焦炭等企业之间签订《采购协议》;(2)核心企业钢铁生产企业签收采购材料,形成应收账款;(3)上游供应商将应收账款债权转让或质押给银行申请融资;(4)银行和供应商通知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向金融机构提供应收账款相关文件并签署到期付款承诺成为债务人;(5)银行向供应商授信放款;(6)核心企业根据约定到期支付货款。
图2-1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存货质押融资。在钢铁产业链中,核心企业钢铁生产企业上游存在一些铁矿石等原材料直接供应商企业,他们通常是中小企业,由于核心企业账期长,回款慢,而中小供应商有生产资金缺口,通常也会采用存货质押融资,提供以合适原材料为质押物的融资业务。在存货质押融资模式中,中小企业将原材料或者产品作为抵押标的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起融资申请,基于对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信用和担保,金融机构相信核心企业会回购物资,从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相比与传统融资模式,第三方物流机构、仓储公司在此发货了很大的作用,代替金融机构妥善保管质押标的物,金融机构需要对资金流和物流进行监控,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具体流程如下图2-2:(1)中小企业原材料供应商向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2)中小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签订存货质押协议;(3)金融机构审查和评估存货的价值;(4)审核通过后向中小企业发放融资款;(5)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还款;(6)金融机构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出发货通知;(7)第三方物流企业将货物归还给中小企业。
图2-2 存货质押融资模式
预付账款融资。下游企业包括钢铁经销商、钢贸商以及终端用户作为采购方,在供应链中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因下游企业向核心企业采购产品,预先需支付预付款或全部款项才能获取货物,进而进行销售。因下游企业需要持续获取核心企业的产品,而预付账款的支付是提货前提,但预付账款的支付会明显增加下游企业的资金压力,一旦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将会对下游企业的经营带来沉重的打击,处于供应链上劣势地位的下游中小企业,在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下,下游中小企业通过杠杆式采购,由核心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借助其批量式销售模式,极大程度地降低了下游中小企业面临的大量预付账款局面,同时金融机构在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下能更好控制放贷的风险。
具体流程如下图2-3:(1)下游中小企业经销商、钢贸商等与核心企业签订销售合同;(2)下游中小企业缴存初始保证金到金融机构并申请采购融资;(3)金融机构签发提货通知单;(4)核心企业向中小企业发货;(5)中小企业销货后继续向金融机构续存保证金;(6)再次签发提货通知单;(7)核心企业再次向中小企业发货;(8)若下游经销商违约则核心企业承担保兑责任。
图2-3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商业汇票在钢铁行业供应链金融中的运用
当前,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迎来发展机遇期,票据市场也随着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成立向全国统一、安全高效、电子化的现代市场转型。推动商业汇票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将有效推动集成创新和协同发展,促进拓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票据在钢铁行业供应链金融中的运用模式
钢铁行业的产业链包括铁矿石、煤炭、能源及电力等供应商企业、钢铁生产企业、钢材经销商企业及机械家电等大型下游终端企业。在钢铁行业,银行除向钢铁生产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还需向供应链下游钢铁经销商、上游供应商以及其他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具体品种上,以商业汇票为载体,衍生出中上游供应链+商票保贴融资模式、核心企业+票据池融资模式、核心企业供应链+担保+保证融资模式、中下游供应链+商票保贴+票据池融资模式、引入供应链管理平台融资模式。
商业汇票介入钢铁产业链中上游的融资模式
商业银行对钢铁核心企业集团母公司或财务公司进行主动授信,给予一定授信额度,集团下属子公司钢铁生产企业签发商票并由母公司或财务公司承兑,背书支付至上游-铁矿砂供应商、焦碳供应商及工业辅料供应商等一级供应商企业,这些供应商企业可以选择将收到的商业汇票在已经给予授信的商业银行贴现融资或者进行票据质押贷款融资,也可以选择继续背书支付给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及煤矿等二级供应商企业;二级供应商收到票据后可以选择继续背书支付,或者在商业银行贴现融资,也可以选择将持有的未到期票据作为底层资产,发行标准化票据或票据ABS,在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商业银行收到票据可在票据二级市场进行转贴现交易卖断给其他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可以将持有票据打包发行标准化票据或ABS。
图3-1 商业汇票介入钢铁产业链中上游的融资模式
商业汇票介入钢铁产业链核心企业的融资模式一-票据池融资
钢铁生产企业是整个钢铁产业链条中的核心企业。对于此类企业,手上持有大量金额不一、期限不等、承兑行杂乱的商业汇票,商业银行可为钢铁生产企业建立票据池,将其持有的商业汇票(包括商票和银票)入池,生成票据池额度。钢铁生产企业基于生成的票据池额度可签发银承支付流转,也可以选择质押贷款融资。上游供应商-铁矿砂、焦炭等企业收到银票后,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贴现或质押融资,也可以继续背书支付给二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收到票据后,同样可以选择贴现,或者继续背书支付,也可以将持有票据打包为标准化票据或票据ABS等在金融市场直接融资。
图3-2 商业汇票介入钢铁产业链核心企业的融资模式
商业汇票介入钢铁产业链核心企业的融资模式二-引入担保公司
商业银行还可以选择引入担保公司模式介入产业链核心企业。基于商业银行对担保公司的授信额度,担保公司可对产业链的核心企业钢铁生产企业即进行主动授信,钢铁生产企业对外签发商票支付,上游一级供应商企业收到核心企业承兑的商票,可以背书支付至上游二级供应商,上游铁矿砂等供应商企业也可选择与担保公司签订担保协议,由担保公司对商票进行背书保证,完成保证动作后,可向商业银行申请商票贴现融资,商业银行基于担保公司授信及其出具的担保函,对上游一级供应商企业放款。商业银行收到票据可在票据二级市场进行转贴现交易卖断给其他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可以将持有票据打包发行标准化票据或ABS。
图3-3 商业汇票介入钢铁产业链核心企业的融资模式二
商业汇票介入钢铁产业链中下游的融资模式
钢铁产业链中下游中经销商、钢贸企业作为采购方,相对处于弱势地位,采购过程中需要支付预付款或全部款项才能获取货物,进而进行销售。基于真实的钢铁产业链上存货采购交易,商业银行可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对下游经销商等企业提供授信,经销商基于授信向银行申请签发银承支付,钢铁生产企业收到银承后向银行申请贴现,并选择协议付息,由下游经销商承担贴现成本,也可选择继续背书支付流转。钢铁生产企业也可建立票据池,将金额、期限不一的票据入池质押,签发新的银承继续支付流转,或者进行票据池质押贷款融资,解决金额、账期错配的情况。商业银行收到票据可在票据二级市场进行转贴现交易卖断给其他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可以将持有票据打包发行标准化票据或ABS进行直接融资。
在经销商/钢贸商的下游还存在建筑、家电等大型下游终端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有商业银行的授信,他们可以签发商票支付给经销商,经销商继续支付给钢铁生产企业,钢铁生产企业收到商承后可继续背书支付流转,也可以选择向商业银行申请商票保贴贴现,商业银行基于对核心企业的授信,为钢铁生产企业办理贴现。
图3-4 商业汇票介入钢铁产业链中下游的融资模式
商业汇票介入钢铁产业链下游的融资模式-引入供应链管理公司
对于上游原材料直接供应商,通常是中小企业,在钢铁产业链上处于弱势地位,在交货、价格、账期等贸易条件上受制于核心企业,形成大量应收账款,而上游供应商为了加快销售回款,需要通过质押或出售应收账款进行融资。此外,钢铁产业链中下游经销商或代理商,作为采购方也相对处于弱势地位,采购过程中需要支付预付款或全部款项才能获取货物,进而进行销售。因此,核心企业钢铁厂与商业银行认可的供应链管理公司签订协议,由供应链管理公司负债代理采购及存货监管,保证专款专用。基于真实的钢铁产业链上存货采购交易,商业银行依据核心企业钢铁厂的信用和担保,可对上游供应商及下游代理商进行授信,从而提供融资服务。供应链管理公司在此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商业银行委托供应链管理公司妥善保管质押标的物,对资金流和物流进行监控,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当供应链中的上游供应商与核心企业发生贸易,商业银行对上游供应商进行授信,签订购销合同,由供应链管理公司负责代理采购,交货和对账,上游供应商收到核心企业提供的票据,可向商业银行办理贴现获取流通资金,或者将其持有的商业汇票(包括商票和银票)入池,生成票据池额度,进行质押贷款、开票等融资。
当供应链中的下游经销商/钢贸商与钢铁生产企业发生贸易,需要提前支付给钢铁生产企业货物款,钢铁生产企业支持用票据支付,于是钢贸商、钢铁生产企业与商业银行签订三方协议,商业银行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对下游钢贸商企业提供授信。下游钢贸商同钢铁生产企业订货,商业银行委托其认可的供应链管理公司进行订单管理并反馈订单信息,确认好授信额度后,钢贸商可向商业银行申请开票和承兑并支付票据给钢铁生产企业,供应链管理公司对资金流和物流进行监控和管理,待钢贸商销售回款并还款给商业银行后,供应链管理公司通知仓库交货,办理货物出库。从而解决了经销商/钢贸商预付款的资金缺口。
图3-5 商业汇票介入钢铁产业链融资模式-引入供应链管理公司
票据融资在钢铁行业供应链金融中的优势
商业票据发展与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紧密相关,商业票据的签发缓解了买方的资金压力,同时卖方拥有商业票据,既拥有对于签发方的票据金额索取权,也可向金融机构用作质押,获得流动性。
钢铁行业供应链金融从核心企业的角度出发,挖掘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或单笔交易的自偿程度与货物流通价值,对供应链某个节点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综合完善的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进行的准入控制不再局限于授信企业本身,更重要的是核心企业的综合实力以及交易的自偿性等因素。商业银行传统的授信产品往往关注中小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评估,低估了业务的真实风险,供应链金融的引入则改变了商业银行的授信视角,开始专注于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的评估。
商业汇票介入钢铁产业链中上游优势。此种融资模式下,对于中游钢铁生产企业而言,用票据将应付账款转为票据支付,零融资成本,优化了资产负债表,稳定产业链上游企业,保障了企业供应商稳定;对于上游供应商企业而言,应收账款票据化,可直接商业银行贴现融资或质押贷款融资,也可票据标准化后直接融资,融资过程无需担保或抵押,大大降低企业融资难度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高效实现应收账款再融资,提高产业链上游企业资金周转率。
商业汇票介入钢铁产业链核心企业优势。票据池融资模式,可以盘活核心企业存量票据和应收账款,解决企业期限、金额错配问题,同时如果选择签发商票模式,对于核心生产企业而言是零成本融资,可优化资产负债表,稳定产业链上游企业。
引入担保公司融资模式,对于核心企业而言,将应付账款转为商票支付,零融资成本,优化资产负债表,稳定产业链上游企业,保障了企业供应商稳定;对于上游供应商而言,相比应收账款,持有核心企业签发的商票可继续进行支付,或到商业银行进行便捷再融资,融资过程无需担保或抵押,大大降低企业融资难度与融资成本,提高产业链上游企业资金周转率。
商业汇票介入钢铁产业链中下游企业优势。此种融资模式下,对于下游企业而言,将应付账款票据化,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存货周转率,增强了与其上游供应商间的粘性;对于中游企业而言,实现了应收账款票据化,提高了存货回款率,票据贴现成本由上游经销商承担,无融资成本,建立票据池业务后,解决了期限、金额不匹配的问题,加快了资金周转率,降低了财务成本,将票据打包为标准化票据或票据ABS后,拓宽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优化了资产负债表。
票据融资在钢铁行业供应链金融中应注意的风险点
整体来看,供应链融资是紧密相连,互利共赢的。由于在供应链融资环节中各个企业的特点及生产状况不尽相同,致使各环节存在着一定的未知数,风险在所难免。因此,大型钢铁企业应加强供应链融资过程中风险的防控,减少风险的发生机率。
信用风险。大型钢铁企业以核心企业的身份进行供应链融资时,所存在的风险源自因融资企业信用风险所带来的存货变现和贬值风险。为了从根本上控制和防范企业信用风险,企业应采用建立企业信用评估机制的方法,测评合作企业的风险值。这种信用评估机制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系统评估所有成员企业所存在的风险。
信誉风险。大型钢铁企业之所以能在供应链融资中取得优惠条件,是因为企业本身良好的信誉和雄厚的实力。所以,大型钢铁企业在供应链融资操作过程中应重视各种违约风险的控制防范,提高企业的信誉度。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事中时刻关注实施情况并及时上报,发生发货、偿付、回购方面等困难时,及时与各方沟通,最大程度减少损失的发生。
政策风险。大型钢铁企业进行供应链融资时要谨遵国家相关政策,避免违反规定对外提供信用担保。同时,密切关注国家对金融机构有关项目信贷规模的限制条件,不能运用供应链融资对这些限制进行逃避。[5]
参考文献
[1]钟山.钢铁行业开展供应链金融研究[J],中国市场,2020(09);
[2]张曼.供应链融资在大型钢铁企业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1;
[3]张曼.大型钢铁制造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的选择研究[J].财会通讯.2011;
[4]余田秀子.供应链融资方式在钢铁企业运用探讨[M].江西财经大学.2020;
[5]杨铭. 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的作用及风险研究[J].金融视线,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