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 | 处暑:夏季终止,如何正确转换到初秋?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第二个节气。“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有躲藏、终止之意,即暑天到这个时候就要终止了 。
“处暑寒来”,处暑之际暑气渐退,秋意渐显,正是“争秋夺暑”之时。不过因为岭南地区地处南方,纬度低、日照时间长,常年受东南季风影响,岭南地区还很难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甚至此时晴天下午的炎热不亚于暑夏之季,闷热潮湿还会再持续一段时间,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秋老虎,毒如虎”之意。
清代才子顾铁卿在《清嘉录》上是这样形容处暑:“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谚云:处暑十八盆, 谓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说进入处暑后还要再历十八天的流汗日而始凉。但毕竟炎热天气已接近尾声,昼夜温差逐渐加大,白天酷热,夜间凉爽,秋燥也越来越明显,而因暑热余气,秋分以前还是以温燥为主。
因处暑正处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变,故处暑养生重点在于养阴护阳,以适应阴阳变化。
01
早睡早起,睡好子午觉,保持充足睡眠
处暑节气正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中阳气也随着内收,“秋乏”也就随之出现。人体常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
适当延长睡眠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将夏季的“夜卧早起”的习惯改为秋季的“早卧早起”,争取晚上亥时至子时间入睡,即晚上9点到11点入睡,尽量避免11点后睡觉,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还能使大脑、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是养生美容的重要方法之一。
02
避免受寒,适当汗出
处暑时节室外天气仍然炎热,很多地方往往还是开空调的,室内外温差较大。如不慎受风受寒,很可能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毛病;还可能导致腹泻、胃炎和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白天有空适当运动汗出,有助于祛除困束在表的寒邪(当然也要注意汗后即是擦汗更衣了),对于提高体质、预防上述疾病很有帮助。
03
饮食宜减辛增酸,健脾生津
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食治》提到,“夏至以后,迄至秋分,必须慎肥腻、饼臛(注:“臛”指肉羹)、酥油之属,此物与酒浆、瓜果理极相仿。夫在身所以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
到了处暑之时,虽然人体阳气已经往内收敛了,但总体阳气仍然是浮越于表而虚弱于内,脾胃阳气仍然不足,如再过量进食生冷、寒凉、难消化食物,会增加肠胃负担,而且因为阳气处于收敛、下降的状态,如饮食不慎,是非常容易出现腹泻的。
饮食上,处暑时节需要顺应秋季的收敛之性,多吃酸味以生津、开胃、消食,少吃辛辣以免耗损津液。酸味的比如番茄、杨桃、橙子、山楂、乌梅、柠檬等食材,都是不错的选择。此时喝一些乌梅桂花茶,利用其收敛之性帮助收敛浮越在外的阳气,减少虚火上炎,方便又有效。
或者在佐餐的同时适当加一些醋,如山西小米醋等,都是很好的养生方式。
04
祛湿健脾,养护脾阳
处暑意味着气象意义上的秋季即将到来。这个时候,秋雨会逐渐增多。再加上入夏以来的降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难免有湿气。湿邪给人带来的问题主要是肢体沉重而乏力、食欲不佳、头脑不清醒。
处暑节气是祛湿的关键时期,只有把体内积攒了一夏天的暑湿排出去了,才能更好进入秋冬养生阶段。此时可采用一些祛湿健脾的养生茶,如茯薏茶,内有茯苓、薏米、白扁豆、怀山等优质食材配伍组成,在祛湿的同时兼顾健脾,更能疏肝解郁,是夏末秋初祛湿健脾的最佳选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