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越:百感交集忆“派饭”
随着车窗外闪闪而过的一块块棉地,我的思绪就回到了当年在郭新村吃“派饭”的那些日子。
郭新村是1958年平整土地由三个小村庄合并在一起的。97户分成5排居住,井然有序。村头那棵大杨树枝桠上,吊着一根钢轨,在排工干活的那年月里,钟声成了冲锋号。清晨,老队长拿起铁棒“当当”敲着那钢轨发出轰鸣的声音,各家各户扛锹荷锄,鱼贯而出奔向棉地。
敲钟人叫郭老汉,他的样子像梁斌的《红旗谱》中的朱老巩,结实而又高大,一双深远而严峻的目光扫来扫去,给人印象很深。吃“派饭”,有人又叫吃“剃头佬”饭。我们工作组同志吃“派饭”就是老队长亲自派的。他对“派饭”颇有讲究,全队除了成分较高的、政治上不可靠以及患有慢性疾病外,其余户按照住房的排序,隔夜到农户家打招呼。时间长了,习惯成自然,工作组在第一家用膳,紧挨第二户看见了就自己作安排,第三家作准备,不用老队长劳神。村后头黄毛嫂因其丈夫患肺结核病,家里又脏兮兮的样子,老队长不考虑派她家的饭,为这事,黄毛看见老队长,总是偷偷地恨他两眼。
这里的农户好客,婆娘们总是在我们饭碗底放荷包蛋,我们发觉后,偷偷地夹给她的孩子吃。村民们看到工作组同志到农户家吃饭很谨慎,就想办法弄几个家常菜,如小葱拌豆腐、炒鸡蛋、焙青椒等等。郭大嫂炙的豆腐两边黄,拌上大蒜、青椒,真是色香味供全。特别是她做的糜豆乳,味道鲜美。我们私下议论:“菜”作得好不好,常常与女主人的漂亮、讲究、能干成正比。
我最喜欢吃乡下的腌菜。腌菜有三月“老芥菜”和冬季的“萝卜菜”两种。后一种腌菜因为有小萝卜丁,细、嫩、脆,吃起来爽口。还有“豆盘酱”焙青椒,是下饭最好的菜。
在农村吃“派饭”常常出丑的是抢吃“锅巴粥”。女主人饭打起来装在钵内,然后烧一、二把火,再把浓黏似奶的米汤倒下去,“哧”地一声飘起了一缕缕乳白色的烟雾,随后弥漫着锅巴粥的香气。我们几个人为了“近水楼台先得月”,各自加快牙齿嚼饭的频率,三扒两口就去抢锅巴粥。老姚吃饭最快,他经常端着大碗金黄色酥软软香喷喷的锅巴粥在我们面前炫耀说:“嘿,真是香死人啊!”
吃完了饭,我们每个人把半斤粮票,两毛钱压在碗底,把嘴一抹,说几句客套话,主人把我们送出大门。
我和县委分管农业副书记、县农办主任几个同志住“五保户”家。这对老人把我们看作是他们的儿子,饮水、洗漱用水全由老人供应,工作组同志也把老人看作是自己的父母。不管哪个同志回来,首先到厨房揭开水缸盖,看看有没有水,水少了就不声不响挑起水桶到港里去挑。五保老人病了,就去卫生室请医生。逢时过节,还要给老人送点小礼品。那阵子,村里的老老少少,晚上还到我们宿舍里聊天,有许多情况我们就是从“聊天”中得到的。
在乡村里,他们没有叫我们“干部”,年长的称我们在姓名前头加个“小”字,如“小胡”;平辈的叫我“老胡”,晚辈的叫我“胡叔”。在地畈里劳动开玩笑不分大小,轻一句,重一句,没有哪个动气。傍晚收工时,门口塘和海边的“石跳”上是最热闹的地方。青年人借洗脚为名,对正在淘米、洗菜的嫂子、媳妇们,见缝插针,打情骂俏,一个“俏皮鬼”从背后甩一块石头把嫂子打一身水,她莞尔一笑:“短寿的,尽欺负老实人”。嫂子又“回敬”一块石头,不小心把水打在驻队的卢农技员身上,他是个十足的书呆子,边用手帕抹脸上的水边往后退,还咧例地傻笑哩!.
现在想起来,那些浓浓的乡风和吃“派饭”的日子,随着我退休而飘逝。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软香可口的农家饭,没有闻到香喷喷的锅巴粥,没有在饭桌上听到乡间韵味的传说和人间亲情的故事,没有看到卢技术员那副傻笑的样子。对方言土语也渐渐地生疏了;对民俗风情也渐渐的淡忘了……
每当回忆起吃“派饭”的日子,我总是百感交集!
作者 :胡越,笔名河边柳、荆芥,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报刊发表散文随笔80余万字,格律诗词300余首。诗文入选多种选本。作品《一个村庄的记忆》获“华夏情”一等奖;《黄州访古》获《散文选刊》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出版散文集《河道弯弯》和续集《细流涓涓》《晚霞集》。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魏鲜红
主编
唐亚红
执行主编
征稿启事
黄梅曹锦军围炉,传播湖北黄梅民间文化和旅游的自媒体,广泛征集湖北黄梅以及鄂东稿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家乡故事等文学、摄影、美术、书法作品),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所有投稿,视作授权围炉结集出版,其他媒体采用,须给原创作者相应稿费。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