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走进千年芭茅山
黄竹林的“兵马” ,芭茅山的“刀枪” ,芭茅山土地爷管过界,这些许多黄梅人耳熟能详的传奇故事,说的就是黄梅县濯港镇芭茅山一带。
芭茅山其实是丘陵,因古时山上盛产芭茅而得名,面积曾有7.5平方公里,后因修建黄小高速,山体面积缩小很多。芭茅山在黄梅历史的长卷中有着厚重的一笔,汉朝时,长江北岸就在濯港芭茅山一带,吴头楚尾说的就是这里,长江流域第一龙--卵石摆塑龙就出土于附近焦墩。黄梅当时的县治在蔡山附近,名寻阳,也就是说,从现在的濯港芭茅山到小池,以前都是寻阳的地界,黄梅从此就有了建县的历史。旧时,芭茅山地属黄梅县张湖镇、黄连咀,后划归濯港镇,成为芭茅管理区、芭茅指导组。管辖黄竹林村、李垅村、芭茅山村、刘垸村、严畈村等村。
黄竹林村,我并不陌生,1993年5月——2007年12月,我在濯港镇广电站工作15年(其中在白湖广电站工作过4年),经常出入这里。记得第一次到濯港镇政府报到后,一个人闲着无事,从政府出发,沿着4米宽的泥巴路向东行走,经过濯港一中、微波站、黄竹林小学,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合九铁路,路东就是黄竹林村。当时很奇怪,这个村为什么叫黄竹林?后来才知道这个地方有故事。传说,芭茅山一带有帝王之气,千军万马就藏在黄竹林的竹节里,那刀剑呢?就是芭茅山的芭茅。后来皇帝得知,派风水先生破了风水,竹人竹马全部流血而亡,如今这里竹林稀少。
芭茅山前是人杰地灵的瞿大垅,明代大学士瞿九思,革命先辈瞿秋白,中国工程院院士瞿金平,都和山前的瞿大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瞿大垅风景秀美,有明镜般的池塘,有百年的老树,肥沃的田地,还能听到鸡鸣犬吠。1954年前,黄梅每次发大水,下乡一片泽国,水都淹到了芭茅山山脚,老百姓纷纷逃到山上避难,而地处山脚的瞿大垅安然无恙。几百年来,瞿姓人安居乐业,自然而然人才辈出。
山上多芭茅,松树。山顶建有一土地庙,里面供奉着蓄着红胡子的土地神。通常的土地庙都很细小,是用一些红砖码起来的,而这里的土地庙有三间房子大。据说,这土地爷管的范围广,不但管黄梅土地,就连安徽宿松的土地也管。他的原始石像曾经出现在宿松境内,后来又回到了黄梅,于是就有了“芭茅山土地爷管过界”的说法。
山是古老的,但不是孤寂的,二十多年前,山的南面修起了黄小高速,山的西面修建了合九铁路濯港货运站,从此这里车辆日夜川流不息。如今,这里正在修建高铁,一张出行便捷的交通图正在芭茅山前徐徐展开。
作者
曹锦军 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黄梅作协常务理事、《曹锦军围炉》文学微信平台主编。著有《北纬三十度上的黄梅》、《烟雨浸润滨江城》、主编有《穿越时空赏黄梅》、《大美黄梅》等书。
编 辑:唐亚红
执行主编:魏鲜红
主 编:曹锦军
曹锦军围炉继2016年出版《穿越时空赏黄梅》一书后,再推力作《大美黄梅》一书,已对2015.7——2017.6期间的围炉优秀作品进行编辑成册。主要内容是湖北黄梅的厚重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美丽风光。体裁有散文、游记、摄影、美术、书法、诗词、楹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