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洒热血为三农,科技浇开陌上花
文|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 李 涛
刘芳(右)在马铃薯试验基地
刘芳不怕艰苦,长期奋战在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搞科研,做试验,深入农户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凡是上级交办的任务,她都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中,她总是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户之所急。
2015年,武隆区马铃薯晚疫病大面积爆发。就在这个关口上,刘芳不幸检查出患有头部恶性肿瘤,但她以强大的意志与病魔抗争,在经历了数次手术及放疗之后,病情稍有好转,她又拖着极度虚弱的身体奔赴一线,踏遍全区15个马铃薯主产乡镇的50多个村社,查找马铃薯晚疫病因,诊断病情,连夜将药物送到疫区并开展技术培训,最终控制了马铃薯晚疫病的蔓延,为群众挽回损失达7782.3万元。
打那以后,刘芳面对恶疾毫不退缩,尽管如今仍然每三个月要复查一次身体状况,但她依然忍着病痛坚持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
一次,正当她来到农户院坝进行技术培训时,突然感觉头晕目眩,体力不支,不省人事。经在场群众的帮助,刘芳很快得到了救治。当丈夫得知此事后,多次劝她停下来休息,但她对爱人说:比起其他患肿瘤早逝的同志来说,我算赚了。赚来的生命我为啥又不可以把它用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上呢?一句话让丈夫既感动又难过。
刘芳就是这样默默地为武隆区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奉献着自己的一颗丹心,满腔热忱。
刘芳在水稻试验田
成效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2014-2016年,刘芳在仙女山镇、巷口镇、火炉镇、和顺镇、桐梓镇、接龙乡、后坪乡等12个乡镇,开始实施 “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推广”项目研究与示范,主要开展了“渝马铃薯5号”“渝马铃薯7号”“ 费乌瑞它”“中薯3号”“ 青薯9号”等新品种的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集成脱毒种薯、起垄栽培、配方施肥、病虫防控等综合技术的试验、示范及推广。
3年时间里,她组织的示范规模共计40.2万亩,增产31.04~-61. 56% ,新增产值14551.94万元,新增纯收益6603.24万元。
她承担的“马铃薯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项目”“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高淀粉甘薯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马铃薯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项目”“农药化肥减量”“粮食绿色优质高效科技示范项目”“国家级区域试验”等项目,五年来粮油作物累计引进示范新品种80个,推荐主导品种12个,新技术推广在水稻、玉米上主推“五推一改二减”、薯类主推了“二推二增”等 技术,近5年共计推广面积330万亩。
与此同时,经过刘芳的努力,武隆区历时5年时间建立了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共引进筛选马铃薯新品种5个,累计生产马铃薯原原种300万粒、原种8万吨、推广脱毒种薯面积45.5万亩,使全区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率从12%提高到33%,马铃薯亩产提高了10%以上,总产量提高了5%。仅此一项,2018年项目实施区内贫困户就减少了676户2143人,贫困人员可支配收入增加到8165元,增长了15%。
刘芳对收获的马铃薯登记入库
刘芳在水稻区试基地做纪录
历时3年时间,刘芳带领团队为武隆区建成了全国领先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到2016年止,该系统已实现全区马铃薯用药防控负增长0.92%,三年来全区累计减少用药8.1吨,节省资金810万元和人力成本225万元,减少了对土壤的污染和在作物上的残留量。
刘芳同志作为 “十百千”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农业技术骨干和科技特派员,先后在龙洞乡、火炉镇、沧沟乡三个乡镇成功打造”龙洞“贡米、“张家坡”优质大米和“瓜乡”苕粉三大品牌,带动256户农户脱贫致富。同时,由她引进 的“重庆武隆农源食品有限公司”,在鸭江镇、庙垭乡发展1万亩“双低”油菜,打造出“庙垭牌”菜籽油,并推进农旅融合,连续10年成功举办“庙垭”油菜花节,累计吸引游客48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9600万元,带动1108户农户脱贫致富。
刘芳现场指导农民科学种植
刘芳在检查玉米倒伏灾情
武隆区地处武陵山和大娄山交汇的褶皱地带,喀斯特地质结构非常明显,同时具有高山春末夏初的多雨高湿、温差大气候特点。对此,刘芳及其团队充分利用农业科技,针对当地生态和土壤条件筛选出适宜发展的新品种20多个,其中有蓝莓、梨子、西梅、葡萄、桃子、李子等6个大类的优质品种;探索和总结出建园改土技术、避雨栽培技术、覆盖保墒与节水补灌技术、测土施肥技术,农药化肥减量使用技术 、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等实用技术成果,服务产业大户、创建高山水果示范基地, 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旅游业发展。针对山区农村产业发展缺技术、缺人才的突出问题,她组织农户采取集中培训、深入田间指导、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样板田等方式,开展田间观摩、品种推荐、技术示范等活动。
近五年来,刘芳共组织举办技术培训班23期,累计培训技术骨干1150人次,培训科技新能手、大户或科技示范户、薯农12500人次,实现了全区生产技术培训全覆盖,促进了全区产业健康发展,成为高山科技扶贫的新亮点。
刘芳在给农民现场培训
刘芳在现场做水稻测产
整整27年时间里,刘芳始终坚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放弃所有节假日和周末,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和当地的农时、农事。
27年间,她跑遍了全区186村,对这些村的气候、土壤、水源、海拔高度范围和主要产业等了如指掌。每逢不同的农事季节,她坚持通过武隆区手机信息平台,及时准确地为广大干部群众编发马铃薯、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和冰雹、霜冻等,极端灾害天气的预防及补救措施等手机技术服务信息达8000多条,对指导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经过自己指导的产业和技术成功率均达到了百分之百。20多年来,无论高温严寒,抑或是刮风下雨,只要工作需要,她总会出现在田间地头。
刘芳,生在农村,心中始终装着农民,总想为农民多干事、干实事、干好事。近三年间,仙女山镇和凤山街道的马铃薯种植大户连续几年增产,产品的销售也就成了100多种植户的一大心病。刘芳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立即自己掏钱买来牛肉,与滞销的马铃薯一起红烧后搬到市场上现身说法,让市民尝口感,论长短,经过两次促销活动最终取得了市民的认可,价格从2017年的2元/千克,连续两年上涨到3~4元/千克,为种植农户增加收入50%。同时,多年来,她还带领所在的团队出色完成了全国农技服务中心、重庆市农委、武隆区政府区各方面交办的各项任务,并为提升武隆农业品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群众收入,实现群众脱贫致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曾5次被重庆市农委和武隆区政府表彰为先进集体。
甘洒热血为三农,科技浇开陌上花。刘芳就这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恶疾缠身不足惧,丹心励志谱华章。重庆市武隆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刘芳就是这样一位铮铮硬骨的巾帼豪杰。刘芳,1992年参加工作,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工作和奋斗了27年。她是武隆区学术带头人、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科技特派员、“十百千”人才,国家马铃薯产业体系武隆区首席专家,国家扶贫产业项目发展农业项目技术负责人、武隆高山水果试验示范基地和院士工作站高山水果基地现场技术负责人。
近年来,她承担和圆满完成了7项重大研究课题的田间试验任务,发表学术论文15篇,选育新品种1个,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委科学技术成果1项、市级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实用型专利一项。她的事迹多次被重庆电视台、华龙网等媒体独家采访报道。
近三年内,她连续考核优秀,并获四川省农业厅“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人社局、市农委“重庆市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重庆市农委“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武隆区级优秀科技特派员、武隆区优秀科技工作者、武隆县政府信访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