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玉虎|吃团年饭 出天方 黄梅过年大有讲究
邓玉虎|漫话黄梅年文化
黄梅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开始,至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而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至正月十五,几乎天天有讲究,其中又以除夕与正月初一(又称三元之日)为高潮。如何庆祝这一节日,千百年来,黄梅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民俗习惯。
“年”的传说
春节,古时称为“年”,关于“年”,有一种传说:相传,中国古时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它平时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就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避之。有一次的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只顾逃跑,只有村东一老太婆给了乞讨老人些食物,并劝他赶快上山躲避“年”兽。此老者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上一夜,我定把‘年’兽赶走”。老婆婆见他不走,只好让他留下。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里,见村东头老婆婆家大门上贴着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就浑身发抖,怪叫了一声;将到门口时,又突然听到院内传来“辟辟啪啪”的炸响声,“年”兽浑身战栗,不敢往前再走一步;这时,婆婆家大门突然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对着“年”兽哈哈大笑。“年”见状,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上天派观音下凡传授驱“年”兽的办法。这件事很快传开了,人们知道了驱“年”的方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守更待岁。如此代代相传,而成习俗。
当然,这是神话传说。其实年的本意是“谷熟”。《说文》讲:“年,谷熟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年’”。可见,“年”本意指禾谷成熟,表示粮食丰收。“大有年”就是大丰收,向天神祈祷丰收就叫祈年。“年”由谷熟引申为时间概念,是由于古代禾谷一年只得一熟的缘故。因禾谷成熟的时间周期与年的时间长度相等,年就转义了。到了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盛行祭神祭祖以祈年,人们将此种祭祀活动称为“过年”。随着历法的发展,人们又将一年分为十二月,并以正月首日为“年节”,意即新的一年从此日开始,故又把正月初一称为岁之首,月之首,时之首,谓之“三元”或曰“元旦”、“元日”。
将年改为“春节”是自1912年开始的。辛亥革命后,采用世界统一的公元记年,将阳历元月一日称为元旦。为与之区分开来,国民政府将农历正月初一的“年节”正式定为春节,但在民间,仍旧称为“过年”。
二、黄梅的年文化
虽春节是中国的重大节日,但各地却有着各自的习俗。黄梅也有自身的年文化,现择其主要的分述如下:
腊月初八——腊八节
联云:戊社酬神喧腊鼓;
丁农分肉试鸾刀。
1、腊八节。腊月初八日黄梅称为腊八节。腊八至,年将近,所以民谣云:“腊八腊八,小孩要炮,姑娘要花”。以往,春节从腊八算起。到了腊八节便开始有了年味,自此拉开春节的序幕。上古时期,人们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祭祀祖先的典礼,并将供品烩杂成粥,供全家人分享,后演变成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在黄梅,腊八粥名义上要凑满八样原料,但也不拘泥,少则四五样,多则十几样。用豇豆、金针菇、木耳、豆腐、茨菇等煮成的腊八粥,称为“细腊八”;在米中掺入青菜、黄豆、蚕豆、豆腐、胡萝卜、荸荠等,谓之“粗腊八”。腊八粥不论粗细,都有祈求人体安康,合家兴旺之意。冬季寒冷,以腊八为名喝一碗暖粥,不仅能祛寒,而且可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黄梅民间有谚云:“天寒地冻腊八粥,暖暖亲情涌心头”。
腊八粥虽然朴质,却又那么亲切,故传承百代而不衰。古时,人们还特别注重在腊月行善施德。一些富贵之家、一些侠义之士、一些乐善好施之人,借此机会纷纷煮好腊八粥,分发给穷困饥寒之人。年年如此,就形成了“腊八施粥“的传统习俗。如今,许多地方开始恢复这一传统,在施与受中体味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温暖,启示人们多几分仁爱之心、平等之心、平和之心、朴素之心,洗尽铅华,返璞归真。腊八粥虽然朴质,却又那么亲切,故传承百代而不衰。“戊社酬神喧腊鼓;丁农分肉试鸾刀”,这是笔者对腊八节的归纳。
腊月二十三至腊月二十四——入年界、扫舍除尘
联云: 别却灶王忽放胆;
终能一心去忙年。
联云:迎新当扫积尘去;
除弊先从住室来。
2、入年界。黄梅称为过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午夜至二十四日全天,家家户户为迎新年而忙碌。此时,有两个重要项目:一是打扫扬尘,这一天是约定俗成的扫除之日。清除垃圾,以示除旧迎新之意。故笔者撰联云:迎新当扫积尘去;除弊先从住室来;二是送灶神。此习俗起源甚早,周代即被列为“五祀”之一。《礼记·曲礼下》云:“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陈皓注:“五祀,则春祭户,夏祭灶,季夏祭中淄,秋祭门,冬祭行”。当时祭灶是在孟夏,即农历四月,汉宣帝后把它改为腊月初八。到了宋代,又改为腊月二十三日晚开始,至二十四日全天,传承至今。鄂东一带则定于腊月二十四。为什么要祭灶神呢?在笔者邓渡村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很早以前,真龙天子降生于一户农家,此子调皮捣蛋,有时将粪糊在邻居大门时,有时又将石头推在左邻右舍的大门槛上,有时又将别家的农作物毁坏……,乡亲们非常恼怒,经常到他家告状。谁知此儿的娘亲也不讲理,向告状者不是嘲讽,就是破口大骂。一天,她正在灶台煮饭,一邻居来诉说其子的不是,她非常恼火,顺势用力将刷帚(用竹子筒做的刷锅的用具)往灶台上一拍,并大骂来诉苦的邻居。这年腊月二十三午夜,此子家的灶神上天述职,当玉帝问及真龙天子之事,灶神就如此这般地说此子无仁德,其母亲如何恶毒,还用竹鞭抽了他几百鞭。玉帝听了大怒,派员将此儿身上的龙骨换下……。这个传说告诉人们,灶神居人间,司察功过,每年腊月二十四日要上天向玉帝述职。为使他“述一岁事”时多说好话,不说坏话,人们于前日晚即供奉果糖和各类食物,想用糖封住灶神的嘴,祈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故有联云:别却灶王忽放胆;终能一心去忙年。
联云:感念先人常荫庇;
从来后裔永循依。
3、祭祖先。又称“祀岁”。中国人素有尊宗爱祖的传统美德,一是出之于氏族传宗观念,二是认为先祖也是神,俗称祖神。家境好者,认为是祖神庇佑;家庭贫寒者,亦求祖神保佑。祭祀祖神,以表孝心和谢意。祀岁的程序为,由长辈率领晚辈,带上香烛纸炮和供品,到祖坟山祭祀先祖。此项活动一般在吃团年饭之前进行,也可以在吃了团年饭以后进行。老德化的封一乡即于吃年饭后进行。笔者有联曰:感念先人常荫庇;从来后裔永循依。
联云:一纸窗花齐福寿;
满盘糕饼寓团圆。
4、贴春联、门神和福字
每逢过春节,无论城乡,家家户户都贴上春联、门神、福字和窗花。旧时,春联一般于腊月二十八开始书写,还年仪式前贴好。春联起源程序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桃木长六寸,宽三寸,上书“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除夜“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载,蜀后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符,“以其不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相传,这就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木板改为纸张,叫“贴春纸”。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还亲自题写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未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他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贴春联便沿习成俗,一直流传至今。
在黄梅,有新位(指在旧年里有白喜事)的人家,春节时应贴春挽联,以寄托对死者的衷思。春挽联第一年用白纸书写,第二年用黄纸书写,第三年用绿纸书写,第四年才恢复用红纸写的春联。
门神也源于桃符,到唐朝则贴秦琼、尉迟敬德的画像,在古代用来驱鬼避邪,现在则成为增加喜庆气氛的习俗了。
春节贴“福”字,这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尔……士遮家不论大小,俱……贴春牌”。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以祈求“福气”的到来,“福运”的亨通,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人干脆将“福”字倒贴,表示“福气已到”“幸福已到”。
倒贴“福”字,在民间还有一种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在除夕之夜私访民情,得知一家人家在议论朝政时多有不敬之辞,顿生杀机,并在这家的大门上贴了一个用红纸写的福字,作暗记准备第二天派人到这家抓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密令全城所有人家必须于天亮前在自家大门上贴一用红纸写的“福”字。其中,有户人家在匆忙中将“福”字贴倒了。大年初一,皇帝派人到贴有“福”字的人家去抓人,发现家家都贴有“福”字,还有一家将“福”字倒贴。朱元璋见无法抓到他要抓的人,大发雷霆,将怒火烧向倒贴“福”字的人家,命令御林军将这家人全部斩首。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妙,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家知道皇上驾到,故将‘福’字倒贴,这不是‘福倒’的意思吗?”朱元璋一听,觉得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就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真可谓:一纸窗花齐福寿;满盘糕饼寓团圆。
联云:梅开五福
竹报平安
5、还年。
在除夕晚吃团年饭,即称还年,又称团年。这是“过年”的核心内容。团年,是指一家团聚,桌上要摆比实际人口更多的碗筷,以示“添人进口”之吉。团年饭的菜谱应有寓意为圆满的“三全”(全鸡、全鱼、全鸭)、寓意步步高的“三糕”(鱼糕、肉糕、年糕)、寓意为团团圆圆的“三元”(鱼元、肉元、芋元)。吃团年饭前,要洗手洗脸,在祖宗牌位前摆好香案,点上红烛,供上贴好红纸签的公鸡、猪头(或猪肉)及鲤鱼等供品,燃放鞭炮,由一家之主率全家子孙向祖先三跪九叩,此谓之“还年”。“还年”的供品中,公鸡既有昭示人丁特别是红丁(即男丁)兴旺之意,又有显示男权主家之意;鲤鱼不仅表示家道兴旺,年年有余之义,还有子孙跳龙门的祈望。“还年”之后,关上大门,按长幼之序入座,并按长幼之序敬饮团圆酒,话新年美景,其乐融融。吃年饭的时间,依地域、族规而定,。有的在中午十二点,有的在下午,多数于晚上团年。鄂东一些地方从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开始到除夕,无论那一天,都有可以团年。各户可以根据自家情况按排吃团年饭。按传统习俗,家人在外,不分路途远近,务必在年三十上午赶回家参加团年。吃罢团年饭,方可开门。这就是民俗所说的“关门吃饭,开门洗碗”。笔者以“梅开五福,竹报平安”四字联来反映了人们的这种美好愿望。
联云:守岁最宜欢不夜;
开门自是福长年。
6、守岁。
腊月三十夜,人称除夕,又叫辞岁。除是尽的意思,辞是告别的意思。除夕守岁,这是春节极为重要的习俗自古至今年年如此,家家如此。谚云“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之夜,全家团圆,吃罢年饭,围炉而坐,辞旧迎新,这就叫守岁。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起源于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荆楚岁时记》中说:“除夕子时前为旧岁,子时为新岁,终夜不眠,焚烧香纸”。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由此看来,守岁之意,一是依依留恋旧岁,一是殷殷期望新春。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是夜,鄂赣皖相交的几个县,人们还将准备好的又大又粗的树蔸子点燃,放在堂屋的火笼里,一家老小围坐烤火,分吃糖果,名曰“焕岁火”,意为放射除旧迎新的灿烂火焰,使新的一年家中的运气红红火火。有些地方,小孩于除夕夜邀集一块,提着灯笼,挨家逐户向各家长辈喊着“慢慢过岁”的祝福之语。笔者小时就是这样渡过除夕之夜的,其乐无穷。民间流传着“除夕夜的火,元宵夜的灯”。其中的“火”就是指“焕岁火”。我们老德化还流传说:除夕“焕岁火”源于元朝末年。当时汉人不堪异族的残酷压迫,相约于除夕之夜起事灭元,所以家家“焕岁火”,等待起事的信号,这就是民间所说的“三十夜里杀鞑子”的来源。“守岁最宜欢不夜;开门自是福长年”。这是笔者当年守岁的心情。
7、压岁钱
过年,长辈要给未成年的子孙小辈压岁钱。有的是在吃团年饭时给,有的是大年初一拜年时给,一般都是在除夕“焕岁火”时给。“岁”者,本为“祟”,即鬼怪也。压岁钱的含义是以钱压岁(祟),古时的压岁钱,有镇岁、除邪、祈福的意义,预示子孙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有些长者用红线穿一百枚铜钱给未成年的小辈压岁,寓有“长命百岁”之意。还有的以彩绳将压岁钱包裹成龙形,置于床下,到初一方可取出。
联云:一元复始从今始;
万象更新竞日新。
8、开门出方
出方,又叫“出行”。除夕午夜子时,即是新一年的开始。是日,乃一年的元日,一月的元日,一天的元日。“元”即开始之义。故称正月初一为“三元”之日,又是鸡的生日,乃称金鸡报晓之日。子时后,每家每户燃放鞭炮,以除旧迎新,这就叫“出天方”。古时,一般人家早在大门口摆上香案纸烛,供上供品,然后烧纸燃鞭,由父辈带着儿子叩拜苍天及东西南北四方,这叫拜“五方”,又称作“天行”,图一年的吉祥。在出方时,门前都贴有用红纸书写的“开门大吉,出方大利”,或“出方大利,对我生财”。还有的在猪圈、牛栏、鸡舍旁焚烧黄表纸,在栏门上贴上“六畜兴旺”的红贴,以求吉利。笔者撰联赞曰:一元复始从今始;万象更新竞日新。
9、拜年。
前面说过,拜年与古代人们驱逐一种名叫“年”的怪兽有关。人们驱逐这一怪兽之后,开门相互打躬作揖,以示庆贺,后来成为习俗,称为“拜年。拜年是有一定程序的。大年初一出天方后,稍事休息,即换上新衣,首先由家里的晚辈向长辈拜年。接着带上香烛纸炮,到当地的村庄庙祭拜土地神。回村后再到本姓祠堂拜祖先。然后才串门走户向本村各家拜年。如果村里有的人家有新位(在旧年里有白喜事且设有灵位),就必须从新位拜起,所谓亡者为大;如果没有新位,则必须从辈份最高的家庭拜起。如果村里有新科状元(即在旧年结婚的新郎官),则只要跟着他串户,由他一人代拜即可。年初二多是女婿向岳父母、外甥向外祖父母和舅父母拜年。初三以后才向一般亲朋好友拜年。有些地方初五不能拜年,因为民间认为“要得亲友穷,才去拜五中。”这天,即使有人来拜年,主人也不将他当作拜年的客人接待。
10、烧馨香。
在黄梅,如果亲戚家有新位,其亲朋好友必须于初二到初五之间上门在新位前祭拜,这就叫“烧馨香”。如果是岳父或岳母的新位,女婿、外甥必须于旧年腊月三十日前,向新位送上馨香肉、馨香糕和一对红腊烛,正月初二带上鞭炮再上门在新位前祭拜。“烧馨香”不能超过正月初五,所谓“馨香不过五”是也。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
联云:五路财神允信诺;
艮牛健壮闹春耕。
11、开小正。
年初五,古称“开小正”,也叫“出年界”。
按黄梅的说法,大年初五为“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日,因为是日既是灶神下凡“归位”日,又是财神的诞辰,还是耕牛的生日。所以在头天晚上就准备好牲醴,初五早上烧香点烛,鸣放鞭炮,迎接灶神归位,保一家平安;焚香迎接财神;以好料饲养耕牛。这反映了人们祈望“艮牛耕春”兆丰年和“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的愿景。笔者吟曰:五路财神允信诺;艮牛健壮闹春耕。
大年初七——人寿日
联云:七宝羹汤欣养福;
一朝人日快登高。
12、人日。
古时称大年初七为“人日”、“人寿日”、“人胜节”、“人节”、“人生日”等。而黄梅则称为“上七日”。其源于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相传,女娲用陶泥于正月初一至初六依次捏出了鸡,犬、猫、鼠、牛、马,初七则捏出了人,故正月初七是人的诞辰,人的生日。人们要庆贺自己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更有特殊意义。其习俗始于汉代以前,晋代至唐宋很盛行。此日要吃“七种羹”。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初七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七种羹”是取七种菜放在一起煮,在初七早上全家一起吃。菜的品种,一般是芹菜、大蒜、葱子、韭菜以及鱼、肉、米果等。取其谐音,其意是:吃了芹菜更“勤快”,吃了大蒜会“划算”,吃了“葱子”更“聪明”,吃了韭菜更“久耐”,鱼寄“有余”之意,肉寄“富裕”之意,米果寄团圆之意。鄂东一带有“家人不外出”的习俗,叫做“七不出”,在家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有联咏之:七宝羹汤欣养福;一朝人日快登高。
联云:观万象物华天宝;
赏四方律转春回。
13、上元节。
即“元夜”、“元宵”、“元夕”,又称“灯火节”。这是春节的延续,是过年娱乐活动的高潮,据《古今事物考》记载,我国在汉朝已有了元夕张灯的习俗。历朝历代,每年元宵节都要举行盛大灯会,人们称为“火树银花的元宵节”。龙灯、舞狮、船灯、装顶马、踩高跷、曲蓬等传统的娱乐节目竞相出台,这些活动有的地方一直延续到正月二十日。元宵节除娱乐外,家家户户还吃糖馅汤圆,以寄团团圆圆,甜甜蜜蜜之意。所谓“观万象物华天宝;赏四方律转春回”,即是上元宵节的写照。.过了元宵节,过年的活动就基本结束了。
至于黄梅元宵节的习俗,容另文介绍。
作者:邓玉虎 湖北黄梅人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黄梅民俗文化研究者
执行主 编:魏鲜红
主 编:曹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