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曹彰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曹彰(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曹操有多达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曹丕、曹植二人。曹操一生文韬武略,是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少有的杰出帝王,这两个儿子则继承了曹操文学方面的才华,父子三人被后世并称“三曹”。而曹操能够在群雄并起的汉末乱世建立霸业,更重要的当然是军事才能。在这方面,曹彰显然要比曹丕、曹植更加擅长。作为曹操最引以为傲的“黄须儿”,立志做将军的曹彰身上存在许多谜团。本期就将为您介绍曹彰的故事。

曹彰重大事件之一——立志为将

曹彰(189-223),字子文。曹彰比曹丕小两岁,比曹植大三岁,都是卞氏所生,建安初年卞氏被曹操立为正室,所以曹丕、曹彰、曹植三兄弟就是嫡子,另有四弟曹熊早亡,未留下太多记载。

曹彰从小就喜爱练武,不仅弓箭飞常准,而且气力过人。曹彰跟曹丕、曹植性格完全不同,对读书不感兴趣,偏偏喜欢跟猛兽近距离搏斗。曹操外出征战,曹彰总是跟在身边,一副斗志高昂的气势。

曹操虽然总是在打仗,但他同时也是饱读诗书的文化人,文学造诣非常高。看着自己的儿子成天只顾习武却不读书,也常常批评曹彰:“你一点书也不读,圣贤的道理一点也不追求,却成天只顾骑马击剑,这不过是一介匹夫,没什么值得稀罕的!”

曹操经常这样说曹彰,督促他读书。曹彰当然不敢顶撞曹操,表面应承着,私下却跟左右发牢骚:“大丈夫就该向卫青、霍去病学习,带他个十万铁骑驰骋沙漠,驱除戎狄,建立不世功业。学这些书本,学成博士又有什么用?”

《三国志·曹彰传》载:太祖常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劒,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衞、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

后来有一天曹操把儿子们叫到一起组织了个家庭聚会,挨个问他们有什么理想、志向。轮到曹彰说话,答道:“想当将军。”曹操又问:“那你当了将军,该怎么做?”曹彰答:“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曹操听了哈哈大笑。

通过上述记载能看出曹操对曹彰是非常喜爱的,对曹彰要读书的督促正体现着曹操作为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希望曹彰能成才,当曹彰说出立志当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大将时,曹操表现得非常开心。

为什么曹操一面劝曹彰要多读书,一面又对曹彰的志向很开心呢?其实这毫不矛盾。

《让县自明本志令》载: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这是曹操在建安十五年底写的一篇回顾自己人生经历,并对外阐明一路走来自己的抱负与志向的文章。在文中曹操很现实地讲出,自己起兵的目的就是为国讨贼,年轻时最大的理想是当上征西将军。至于后来的局势发展,很大程度上不是个人意志左右,自己的想法也随之逐渐改变。

其他人如曹丕、曹植是否在场不得而知,但曹彰关于志向的回答,显然让曹操看到了年轻时自己的影子。

关于曹彰的一个疑点此时出现。

曹彰重大事件之二——封侯疑云

《三国志·武帝纪》载:十六年春正月,天子命公世子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

裴松之注引《魏书》载:“减户五千,分所让三县万五千封三子,植为平原侯,据为范阳侯,豹为饶阳侯,食邑各五千户。”

根据上述两段史料,在建安十六年(211),曹丕被封为五官中郎将,作为丞相曹操的副手。同时曹植、曹据、曹豹(曹林)皆被封为五千户侯。根据笔者查证,另有曹宇、曹玹也被封侯。

作为正室次子的曹彰竟然没有被封侯,这实在有些不正常。直到建安二十一年(216)四月,曹操被封魏王,曹彰才得到鄢陵侯爵位。

这里有三种可能性。

第一,曹操不喜欢曹彰。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作为曹操众多儿子中最勇猛的,曹彰经常跟随曹操出征有明确记载。而且曹彰确实有将才,这一点有战例为证。

第二,为了平衡曹操后宫之间的关系。曹丕、曹彰、曹植都是正室卞夫人所生,曹林为杜夫人所生,曹据、曹宇为环夫人所生。尤其环夫人是曹冲之母,所以曹操此举可能是为弥补环夫人。出于各位夫人之间的平衡考虑,曹操也许有意未封曹彰。

第三,曹植曾经威胁到曹丕的太子之位,那么,曹彰是否从来没有被考虑过?未必。曹丕的最大优势是嫡长子身份,但这个身份并不能确保曹丕继位。如果不是208年曹冲之死,曹丕将面对一个更强大的竞争对手。曹彰没有被第一批封侯,非常有可能是曹操留给曹丕的警示,告诫曹丕如果做得不好,后面随时有曹彰顶替。曹彰一心为将,自身并没有争储之心,可以起到被动刺激曹丕的作用,却不会主动掀起波澜,让曹操比较放心。而且当时天下征战不休,以曹彰来激励曹丕,确实要比曹植更合适。

当然以上只是笔者的猜测,真正原因为何,见仁见智。

曹彰重大事件之三——大破乌桓

建安二十三年(218),正值曹刘双方在汉中大战之时,曹军精锐部队由曹洪、曹休率领前往汉中支援夏侯渊。幽州的乌桓部落趁机在代郡反叛。

代郡乌桓首领能臣氐自感力量不足,便投靠鲜卑部落首领之一扶罗韩,后来又联系另一鲜卑首领轲比能,三家共同结盟反魏。结果会议上轲比能杀死扶罗韩一举兼并其部众。

面对统一鲜卑部落的轲比能与代郡乌桓联合叛乱,曹操不敢掉以轻心,但毕竟汉中战事吃紧自己分身乏术,于是以曹彰为北中朗将,行骁骑将军职权,北征代郡。

《三国志·轲比能传》载:后代郡乌丸反,比能复助为寇害,太祖以鄢陵侯彰为骁骑将军,北征,大破之。

出征前曹操特意叮嘱曹彰:“在家里我们是父子,但你领受军令我们就是君臣。你在外行动要依照王法从事,务必记住!”

曹操宗族为将者甚多,但亲儿子挂帅出征,这还是头一遭。尤其曹彰生性直率,所以曹操要提醒曹彰不能依仗自己的身份坏了军队规矩,既是表明曹操一直以来主张的军纪严明,也表现出作为父亲对儿子的要求与期望。

曹彰北征进入涿郡,大军还未集结完毕之时,数千胡人叛军骑兵已经杀到。面对飞奔而来的敌军,曹彰没有慌张,采纳参谋田豫计策,将所有的车辆摆成圆环阵,弓弩手躲进车内射击,其余士兵守在圆环阵的空隙。

曹彰的进军路线

胡人向曹彰军射箭,没法射中躲在车内的弓弩手,曹彰的弓弩手却能向外射击;胡人发动冲锋,又有躲在车后的曹军步兵长矛伺候。胡人攻了一阵毫无效果,只能悻悻而退。

一直以大将为理想的曹彰哪肯放过这个机会,立刻率领部队展开反击。曹彰身先士卒发起冲锋,边追边射箭,胡人骑兵纷纷应弦而倒。双方交战大半天,曹彰铠甲上已经中了好几支箭。

随着曹军后续部队陆续赶到,曹彰越发来精神,直接率军马不停蹄一直追到代郡境内的桑干县才停下。

曹彰下令不要休息继续追击,部将们纷纷表示反对。大家都认为已经人困马乏,将士需要休息,而且出征之前曹操交代过不得深入代郡境内,如今曹彰的举动有伟令轻敌的嫌疑。

曹彰对众将说道:“军队出征在外,唯一的目标就是胜利,现在胜利就在眼前,还要自我限制吗?胡人尚未走远,追之必破。盲目听从先前的军令却放纵敌人跑掉,这才不是良将所为。众将不必多言,赶紧跟我上马追击,传我命令,落在最后面的,斩!”

《三国志·曹彰传》载:彰曰:“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

虽然曹操事先有令,可曹彰是曹操儿子,万一真揪出哪个跑得慢的倒霉蛋当众斩首杀鸡儆猴就惨了,一个远在天边一个近在眼前,大家只能听曹彰的。于是曹军将士争先恐后地飞奔起来,一天一夜后终于再次追上叛军。胡人们也没料到曹彰追得这么快,打完一仗竟然不用休息,纷纷惊慌失措。曹彰此战大破乌桓、鲜卑联军,斩首及俘虏敌人多达数千。

曹彰没有亏待跟随他辛苦冒险的将士,用超过正常数量一倍的规格赏赐部下们,全军上下都非常高兴。

代郡之前是乌桓部落内迁的聚居地,鲜卑部落则在更东北方。这次叛乱轲比能没有全力支援乌桓人,只是率领数万骑兵作壁上观。曹彰摧枯拉朽般平定代郡乌桓,轲比能心生畏惧,主动请求归顺,于是这次北方叛乱被曹彰一举平定。

值得一提的是曹彰的参谋田豫。

《三国志·田豫传》载:“豫因地形,回车结圜阵,弓弩持满于内,…遂前平代,皆豫策也。”

田豫作为曹魏后期名将,笔者将另外详细介绍。此处记载认为平定代郡都是田豫的谋划。首先这是田豫本传,自然免不了对传主有所溢美,其次出谋划策是一方面,但主帅的临场决断更加关键。如果不是曹彰力排众议追击一天一夜,等到敌军休整完毕正面决战,结果将难以预测。更不用说轲比能在乌桓的背后虎视眈眈,曹军表现稍有不佳,数万鲜卑骑兵就将援救乌桓,到时局面会变得很麻烦。所以说曹彰此次作战,表现出了一员良将风范。

曹彰首次作为主帅亮相,就立下如此大功,作为父亲的曹操当然对这个“黄须儿”喜爱不已。但曹彰的战功也仅到此为止,随着曹操去世,曹彰的人生陡然跌入深渊。

关于曹彰后来与曹丕、曹植相关的历史详情,下一期将继续为您讲述。感兴趣的朋友请点击关注吧,您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

(0)

相关推荐

  • 这剧男人们拜相封侯,女人则几乎个个都是悲剧

    这段时间又追了一遍<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虎啸龙吟>. 第一部主要讲司马懿如何在曹操的逼迫下站到了曹丕的阵营,辅助曹丕登上帝位. 第二部则讲述司马懿作为曹丕临终前的托孤大 ...

  • 夺位之战中,曹植为何最终输给了哥哥曹丕

    根据三国志记载,曹丕博览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善骑射:所以从中可以看出曹丕并不是一个莽汉.他文物全能,并且特别善于机巧之术,显然,曹丕对法家.纵横家的言论非常熟悉. 而曹丕的另一个优点就是他具有父亲 ...

  • 曹丕的亲弟弟,勇武过人,破乌丸降鲜卑,却在朝见曹丕后离奇病逝

    曹操有妻妾16人,儿子有25个,但是一般人知道的也就曹丕和曹植,经常看历史的人还会知道曹昂和曹冲:毕竟这四人都是有机会成为曹操继承人,理所当然受到的关注就会多一点. 但是这四人中,最终因嫡长子曹昂因为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曹彰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曹彰(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曹彰重大事件之四--千里奔长安 上一篇讲到曹彰大破乌桓.鲜卑的联合叛乱,平定北方局势,本期继续讲曹彰之后的相关历史事件. 建安二十四年(219)三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毌丘俭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毌丘俭(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三国时期,尽管魏蜀吴三方互相攻伐几十年,但三国各自在对外族的战争中均处于强势地位.究其原因,三国分别拥有相对稳定的国家体制,并且连年战争中锻炼出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毌丘俭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毌丘俭(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毌丘俭重大事件之四--东征高句丽,记功刻碑还 上期文章介绍了三国后期曹魏名将毌丘俭征讨辽东与高句丽的战绩,讲到高句丽都城丸都被攻破,国王位宫逃往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昶篇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昶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本期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位曹魏晚期名将,王昶.提起这个人,大多数朋友可能非常陌生,如果对三国正史兴趣不大,您可能完全没有印象.没关系,相信您读完本篇文章,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基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基(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上期为大家介绍了三国后期一位非常重要的冷门武将王昶,本期笔者要讲的同样是曹魏晚期的一位重要武将,同样姓王,还做过王昶的部下,在王昶去世后还接替他镇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基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基(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王基重大事件之四--荆州刺史,文修武备 在上一期文章中笔者讲到王基在高平陵事变后,被视为曹爽一派的官员而受牵连罢免,本期继续讲王基之后的经历. 嘉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陈泰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陈泰(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最近的几篇系列文章讲到的曹魏阵营武将,大多出身于并州士人集团.作为司马懿所属的士人圈子,近水楼台纷纷身居要职是很自然的事,至于为曹魏立国打下根基,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陈泰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陈泰(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陈泰重大事件之四--狄道之战 嘉平五年(253)二月,在东兴之战取得胜利的东吴太傅诸葛恪再次大举伐魏.五月,蜀汉姜维率军出武都,自石营经董亭进攻魏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凌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凌(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王凌重大事件之七--谋立曹彪 针对司马家族的三次反抗,史称"淮南三叛".三次反抗都发生在淮南一带,绝非巧合.篇幅所限笔者无意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