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徙木立信》】/ 刘公明
谈谈《徙木立信》
刘公明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看到其它诸候国己先后变法图强,而秦国多为山岳沟壑,穷乡避壤,属于比较落后的国家。与其它燕、韩、赵、魏、齐、楚诸候国相比,该国经济落后萧条、发展持续缓慢。况且人家齐、楚等国己经领先一步进行过改革变法,成为当时强悍列国、民殷国强、国力强盛。为了不被他们侵略、他国吞并的危险,秦孝公立志改革,变法图强。他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在众多人才中,卫鞅(商鞅)变法提纲脱颖而出,孝公遂接受卫鞅(商鞅)的改革变法策略:“废井田、开阡陌、奖励军功、设立郡县制、重农抑商、实行连坐之法”等一系列利国惠民新政措施实施变法图强。
为了推行新法,必先取信于民,商鞅建议:“徙木立信”秦孝公闻听颔首应允。
商鞅于是在秦国都城的南门外广场竖立一根三丈高圆木,周围将士金盔铁甲、骑马列队、执戟刀枪站立两旁,附近墙壁张贴告示云:“兹推行新法在即,为使政行令止,言必行,行必果。今奉秦公旨意,特制告京畿民众,凡有人将南门外此木迁徙北门者,重重有赏、奖黄金10两,望各民众彼此告知、悉数知晓”。
“大秦国公敕制令”
一方红色玉玺大印。
过往行人皆驻足瞧观,见军士站立旁边,无人胆敢近前徙木,三日过后,仍无人揭榜,商鞅命人将榜文赏金追加至50两,终有一壮汉挺身而出,搬起圆木,扛肩而行。众人紧随其后到北门,这时候,领队将军令军士盘托50两黄金(黄铜),赏赐壮汉,在众目睽睽之下,壮汉接过托盘黄金跪地谢恩。这下商鞅的“徙木立信”的消息不胫而走、传的是沸扬扬、市井坊间,秦国上下人人尽知、个个知晓,人们都知道国君和商鞅推行新法的厉害,再也无人敢阻挠反对了。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推行新法,秦国颁布《垦草令》,就是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史称:“商鞅变法”。通过一系列彻底的变法改革运动,实际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一个过渡时期,其中铁制农具和犍牛耕田的广泛使用,农业发展迅猛,粮食产量提高、国力大幅提升,改革终见成效,秦国于是一步步逐渐强大起来,通过几代君王的不懈努力,最终逞雄六国,至秦始皇时,剑指六国,一统天下。由此我们从中不难看出,秦国若无“徙木立信”、取信于民和商鞅变法、富国强军就不可能东击诸候、横扫六合,因此说取信于民乃立国之本,诚信于人乃为人之本。自古中国人就讲:“仁、义、理、智、信”其实这五个字蕴含的意思归纳起来还是函盖诚信二字,古人崇尚诚信,尚且如此、今人更应如此。有些人、有些企业,不讲诚信,谎话连篇、弄虚作假,坑蒙拐骗,虽一时得逞、蒙混过关,久而久之,劣习难改,狐狸尾巴终会露出,从而丧失理智、做人道德、失信于人,人们就会“吃一堑、长一智。”闻而避之、见而远之,最后因其善使小聪明而聪明反被聪明误,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若果真如此,那么这个人或者企业将会濒临危机,走向穷途末路、岂不是自毁前程、自掘后路,所以说做人或做企业,首先得讲诚信、以诚待人,才能迎来人脉、骤来人气,才能事业发展壮大,鸿运滚滚而来。
我们提倡诚实守信,践行诺言,始终坚持初心不改,笃定前行,这样我们脚下向前的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稳,越走越远。事业也会兴旺发达、旭日东升,蒸蒸而上、蓬勃发展。
2020年1月6日
作者简介 : 刘江(刘公明),陕西兴平人,常年在外务工,热爱文学,工地工作之余喜欢写作,虽不乍地,不登大雅,然契而不舍,认真执着,总想着贵在坚持,就这样一直写下去。
●
主一位编 :张主彦
副 主 编:沉 穗
编一位委 :王宏民 万 毅
编委一位 :郭 旭 韩 晓
编委一位 :巨 石 薛光炜
顾主编问 :周海峰 苦 艾
主编顾问 :亓宏刚 蒲家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