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每个人的教育
第01篇回顾
前言
放弃牛津的offer,来到三江源头成为一名志愿者;通过一次戏剧舞台的尝试,找到属于舞台的自己;黑掉学校电脑,被推荐成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这些都是北京十一学校同学们的故事。
北京十一学校原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1952年在周恩来、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建立,聂荣臻元帅用新中国的诞生日为学校命名。
在这个夏天,知识剧场请到了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副校长章巍老师聊一聊十一学校的向内生长——基于个体的学校课程变革。 这个学校有哪些特质呢?为什么能培养出独具特色的学生?
关于章巍校长
章巍,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副校长,课程院院长,北京十一学校中堂实验学校副校长,执行校长,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全国“新世纪”杰出数学教师工程成员,“国培计划”国家级培训专家,北京市骨干教师。
讲座回顾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章校长的讲座从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开始的。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只有习得了人类已有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取得进一步突破,才有可能成为大师。
为什么只有到达一定程度时才会有突破呢?这其实是源自于内在的创造力。而这种创造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教育过程。如果我们能够把孩子培养成有独立人格思想的人,当这个孩子获取的知识越来越多,视野越来越开阔,他们就能涌现出更蓬勃的创造力。
青少年的成长中,老师起着很大的作用,但现实情况中,很多老师会将自己大脑中好学生的样子不自觉地带入他们所授课的班里。老师希望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像脑海中的好学生一样,所以他们会用塑刀把学生“精心雕刻”。或许全班都变成了“好学生”,是某种意义上的成功,但这个过程中,孩子被塑造成了标准件。
但我们需要明白,教育不是为了制造标准件,而是让看上去好像一样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像他们自己。
在学校变革中,想要厘清课程逻辑,先要想清楚“培养什么样的人”,这决定着“用什么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
但我们 目前的教育有一个特点,即现在的人在用过去的知识教将来的人。
《技术和教育之间的赛跑》这本书中曾展示了教育与技术发展的关系,作者的观点是:当技术超越教育太多的时候,社会就会产生动荡。具体而言,就是当学生走出学校后,由于所学知识与现代技术脱节,他们不能从容地面对社会环境,这种个人焦虑就可能会转变成社会问题。
很显然,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技术已经超过了教育的发展速度。所以我们需要看到,教育的目的是赋予孩子胜任未来的能力,而在我们无法预测未来的情况下,能给到学生最重要的是素养。
图:C.D.Goldin(2009),《技术和教育之间的赛跑》
在这个培养目标定位下,十一中学一分校在6年的时间中不断地完善课程结构, 课程分为了“五个领域、三大阶段”。章校长解释道:“领域和学科是认识客观世界知识的两个维度,从领域的角度可以发现知识是在解决不同的关系,比如我与我们的关系,我与世界的关系。”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 十一中学一分校为小学低年级同学设置了跨学科主题课程;中高年级设置了主题式“分科+跨科”课程;初中则设置了分层分类的可选择性课程—— 构成了“低段综合、高段选择”的课程设置。
接下来,章校长用 两个关键字“综合”和“选择”,详细地解读了北京十一学校的课程体系。
“综合”——学习无边界
为打破传统教育“拘泥于教室”“束缚于教材”“忠实于学科”的壁垒,十一学校通过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构建了一套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在五大领域下用主题来引领,从生活出发,进行无边界的学习。如章校长所说,“当我们模糊掉生活和学习界限的时候,这样的学习才是最理想的。”
“选择”——课程众生相
这套由分层与分类、专项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突出以学生个体为单位的选择性,除了少数必修课程外,大部分都是选修课程,所有的课程都会排入每周的正式课表。
课程与每一位学生联系起来,构建起每一位学生自己的学习系统。通过“走班上课”,有选择的课程体系可以落实到每一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课程选择权真正变为现实。
学校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每一位学生,选择给学生带来了平等与自由、带来了反思,也带来了责任与担当。 “选择本身就是一门课程”,章校长说:“而好的教育,是大家一起往前走,但每个人看到的风景都不一样”。
答疑环节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
提问一:教育学习者
问题:在标准化考试为课堂活动设定议程的时代,十一学校是如何将学科和学科素养融合的?您觉得当前走班制能否实现将二者融合,效果怎么样呢?
回答:首先,在学科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和教学组织形式是两件事;其次,需要思考教学架构是如何设计的,十一学校在教学上提出了以概念去引领,用大概念把学科知识统领起来,形成一个一个的项目,来落实核心素养;同时,学科核心素养的结合和标准化的考试有距离但不矛盾,近几年能够感受到考试朝着体现素养的方向改变。如果孩子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理解得好,证明他对学科本质更透彻。有了道,术也就有了。
对于后面的问题,走班制根本目的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特点去选择和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跟学习组织形式更有关系,跟走班制没有必然的联系。
提问者二:9岁孩子的妈妈
问题:十一学校招生考核的标准是什么?青睐什么样的学生?
回答:十一招生没有办法考核,属于一个公办学校,义务阶段是按片就近招生,高中通过中考招生。但还是希望孩子的发散能力、与众不同的创造力多一些。
提问者三:教育从业者
问题:在一分校我们如何进行分层教学?对待那些同龄相对落后的孩子,我们如何在要保持教学进度的情况下,还要让他们保有学习的好奇心、热情和自信心、成就感?
回答:做分层教学,首先要与孩子、家长达成共识,帮助学生充分了解选课的优势和劣势。以数学为例,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把数学学得一样好,在分层中,每个班的人数是不一样的,数学1的人数更少,更加注重点对点的辅导。通过分层,让孩子获得一个相对真实的学习环境。
提问者四:教育从业者
问题:大班课堂中如何提升学生参与度,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思考程度如何评估?
回答:这个问题涉及到了教学设计。课程本身的设置解决不了学生参与度的问题,这是课程实施的问题。比如,从传统教授变成任务驱动,为了完成任务去学习去合作,在一定意义上就能更好促进学生去参与。深度思考取决于任务的导向,核心问题越有深度,越能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最后,评估在教育中是很难的,也很谨慎,而思维的评估更难。让孩子的思维可见,是非常系统的工程,在任务中设置一些量规和量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评估。
作者:瑞帆//排版:灰灰
图片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