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手法医学”之学习感悟(何元帅)
目前国内的整脊培训太多了,东南西北有几十家都不止,曾有朋友咨询我学那家整脊手法好,我一下子不知怎么回复,事后仔细想了一想,我都不知道那家好,好多人就是在市场上忽悠,把自己夸得有多么神乎,其实能教出几个好的徒弟,学生学完又没办法操作,最后不得已放弃了这门技术,还不要说做伤多少人,
近三十年有很多整脊名家出现,比如说早年罗有名老太太,罗氏正骨盛行一时,到其弟子冯天有老师的新医正骨、广州龙层花、魏征教授的龙氏正骨、林应强老先生、广西韦贵康等等门派··,深受国内广大医生追捧学习,目前好多手法从业者几乎都是其徒弟、徒孙,中国传统手法要求猛、准、狠、快等特点术者须有一定武术功底(如站桩),操作时存在一些风险,况且在国内出现了许多医疗事故。近几年受美式整脊影响,掀起了一股美式整脊热潮,美式整脊代表人物台湾谢庆良教授、董安立老师,美式手法理论体系更加系统化,手法更加安全,对医学解剖要求更高,尤其X光片的分析,标准化比如脊椎偏位的的方向ASRP.AILA.PRS.PLI三维空间精确分析,然后再根据偏移位置加以手法矫正,被大家向往,但是手法复位方式也是以闪动(跳动)为主与中医传统手法相近,只不过其理论体系、手法更加科学而已(我个人认为),这两种体系也是现在手法医学的主流(属于硬性手法治疗方式,强行复位,操作时会有一连串的弹响声)。
手法医学的发展应该往哪个方向呢?都在思考?怎么更安全、怎么更加有效、怎么更能容易让患者接受,真正做到清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之治疗要求: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其实要求我们让患者治疗的时候没有痛苦,治疗完患者痛苦消失(个人理解),“柔性手法”“轻手法手法”成为目前手法医学之趋势,手法越轻,才能越精巧,手随心动,法由心生:如果手上着力,则手己被控死,法无从生焉,复位自然不精巧。真正的高境界是被正者不觉用力,只觉医者手轻轻一动似无感觉则疾患己除,已经有很多人做到了,比如国内天津王氏三小手法、新加坡毛泰之手法、北京曹龙手法、国外的颅骶疗法、等等····其手法都值得大家学习,我感觉应该都做到“使患者不知其苦”至于治疗完患者痛苦消失可能适应症不一、诊断等等疗效自然也有差异。诊断、治疗思路决定其治疗效果。下面是搜集关于手法医学的相关资料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一起进步,仔细悟吧,悟下面每一句话:大道至简、千变万化不离其宗
关于诊断:以手扪之,自悉其情。(触诊)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称:脊筋隆起 其骨必错(筋附着在骨的表面,一旦发生隆起,那么它下面的骨一定发生了错位)触诊或望诊时检查出来
《捏骨秘方》称:凡脊骨疼,何处疼,必定何处高。(既然痛处必高,能不能理解想消除疼痛部位或阳性反应点就把高的地方按下去呢)
关于操作手法:
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
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
关于手法运用:
用大指向脊骨高处略略一按,与上下脊骨相平,即愈。
筋连骨,骨连筋。筋出槽,骨错缝。骨错缝,筋出槽。摸其筋,求其骨。摸其骨,求其筋。上病之病不在上,下病之病不在下。查其症,寻其根,复其平,求其正。
清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称:脊梁骨……先受风寒,后被跌打损伤者,瘀聚凝结。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伛偻之形。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背膂始直。”
· “既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治之多效,诚以手本血肉之体,其宛转运用之妙,可以一己之卷舒,高下疾徐,轻重开合……。”
· “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
“手法各有所宜,其愈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
大家注意上面关于描述手法运用的两个词 略略一按、徐徐合缝(古人当时手法的境界,高啊)
曹龙老师解释关于手法操作要领:气势如泰山压顶 力度如按鸿毛入水
从最开始沉迷于罗、冯、龙的神话到追求于美的科学与体系最终回归于人的自然
2012 2 10 无锡
谦卑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