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炮兵教育德棍啥才是炮兵——二战美德炮兵比较数量篇:牵引式火

二战美德炮兵比较-数量篇

无意中找到了一个德文网站里提到了二战时期德军的部分中大口径火炮的生产数量,加上之前自己有的美国火炮资料,又可以简单聊下二战美德炮兵与火炮的数量比较。这里主要统计和讨论的是炮兵使用的75毫米以上非直瞄火炮,带有部分重型步兵炮,不考虑牵引式反坦克炮、自行反坦克炮、坦克歼击车和突击炮。


牵引式火炮

首先看看鱼鹰丛书《二战美国野战炮兵》(US Field Artillery of World War II)中的美国二战期间牵引式火炮产数统计,表格如下:

二战时期美国中大口径牵引式火炮产量

对比下德国二战期间的火炮数量看看:

来源:http://www.lexikon-der-wehrmacht.de/Waffen/haubitzen-R.htm。

备注:需要注意的是,上表起码没有记录338门17cm Kanone 18 (17cm K18),即K18型170毫米加农炮和4600门15cm sIG 33(“SchweresInfanterie Geschutz 33”),即sIG 33型150毫米步兵炮。此外,根据维基的说法,纳粹德国在1939年入侵波兰、英法两国对纳粹德国宣战前已经生产4862门 105毫米leFH 18榴弹炮。

M3型105毫米榴弹炮,主要是伞兵使用。
德国sIG 33型150毫米步兵炮,笔者一直感觉这算是重炮了。

这么看起来,美国火炮的产量似乎就并不是那么漂亮。在100-105毫米野战炮产量上,美国的M2A1型105毫米榴弹炮产量约为德国105毫米轻型榴弹炮的49.48%(8536 VS 17251)。就算是比较每年的平均产量,美国也不占优势。而在大口径步兵炮方面,美国的M3型105毫米榴弹炮产量相对德国sIG 33型150毫米步兵炮也不占优势。不过按表格记录,美国的M3型105毫米榴弹炮只生产了三年,而德sIG 33战时一直在生产。

M1长汤姆155毫米加农炮,注意其炮架和8寸炮是通用的。
M1型155毫米榴弹炮的使用手册封面,其体积和重量比155加农炮都小不少。

到了150-155毫米野战炮这块,美国开始扭转局面。1942-1945年间,美国M1型155毫米榴弹炮总共生产了4035门,每年产量约为1000门。相比之下,德国的sFH 18 150毫米榴弹炮在1939-1945年间生产量为5403门,平均每年772门。考虑到sFH 18 150毫米榴弹炮实际在1935年就进入德军服役,实际总产量只会更多但每年的数量也会下降,故只对比二战时期的产量。不过考虑到M1型155毫米榴弹炮的身管长度不如德国的sFH 18 150毫米榴弹炮,姑且认为其生产难度低于德150榴。但另一方面,考虑到美国M1A1型155毫米加农炮,也就是著名的长汤姆在1940-1945年间还生产了1882门,可以说在150-155毫米野战炮的领域,美军肯定不占劣势。实际上,我们还要考虑到426门给英国生产的4.5英寸野炮,美国在1936-1940年的时间段内现代化改装了599门M1918A1型155毫米榴弹炮。1941年到1942年之间,美军还改进了598门M1918A1型155毫米加农炮。德国也总共生产了338门K18型170毫米加农炮,此外还有各种型号的缴获火炮。综合考虑,双方在150-155毫米野战炮上基本持平。

笔者在辽沈战役纪念馆拍摄的德式sFH 18 型150毫米榴弹炮,注意其火炮身管在靠后的后座位置,估计是故障。

最后就是203毫米(8英寸)及以上的野战火炮,美国就有些优势。1942-1945年间,美国光M1型203毫米牵引式榴弹炮就生产了1006门,另有315门M1型240毫米牵引式榴弹炮。相比之下,德国在二战时期的lange 21-cm Mörser和24-cm Mörser 39重型火炮总共也就生产了729门,另有338门K18型170毫米加农炮(可能还有少量的重型火炮)。若是考虑到德国的火炮牵引车产量、出动率及油料补给,这个差距可能还要增大。例如,美军在反炮兵打击时就比较喜欢用203毫米牵引式榴弹炮,相比之下德军要调用类似的军属重型火炮则比较困难。

8-in M1 Howitzer,即203毫米榴弹炮的基本参数。
lange 21-cm Mörser,和K18型170毫米加农炮的外形很类似,不是很容易辨别。

不过,以上数据的对比忽略了几个德国的客观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德军是两线作战,而就算是在西线战场上,德军同时要面对英美两个对手。与此同时,美国也有部分火炮要提供盟军。

此外,德国在39年开战,在1943年才正式进入战时生产体制(我记得是这个时间点)。从表格也可以看出,在1942-1945,德国每年的牵引式火炮产量仅有完全进入战时生产体制的1944年才超过美国(因为1941年美国才参战,也可以看出美国产能爆发的速度)。可以说,相对美国,德国火炮的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优势,也没有显著差异。此外,需要强调的是,生产量和实际使用量也并不能简单等同。在实际作战中,这个差距会因为整个武装体系的运输与后勤能力、炮兵的实际作战能力而进一步改变。更需要强调的是,考虑到炮兵的关键要素:通讯、运输、补给、测算,德国炮兵就更不如美国,尤其是火炮的高速牵引车和自行化程度这两点。所以说,现代炮兵从来就不是光看数量、口径、射程等几个关键技术指标,仅仅只是关键技术指标这几点最容易量化和比较。

射击状态下的美国8寸加农炮,可见是个巨兽,运输时需要将火炮和炮架分开运输。

为了篇幅考虑,自行火炮的比较下篇再谈,回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