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群变成“吹捧群”,阿谀奉承,上赶着讨好老师是为了什么?

  事实上,家长群诞生的初衷确实是出于关心学生,因为在孩子的学习中老师和家长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而两者必须有沟通交流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比起发短信,微信群有着群发消息、上传文件、 全体成员等功能,无论是从信息的时效性,还是功能的全面性来看,微信家长群都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也是近年来家长群被普遍推广和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
  作为家长,自然会关心孩子在学校表现得怎么样,所以避免不了要通过老师来了解自家孩子在校的状况。
  而作为老师,也有责任及时给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有时候也需要按照学校的要求,给家长布置一些小任务。
  因此,家长群出现以后,老师们可以很快地在群里找到对应的家长的联系方式,通过线上聊天向家长反映学生一些的小问题,有什么正式的通知也能在群里 全体人员及时告知家长。
  老师布置作业也更方便了,每天都可以在群里发布当天的回家作业,让家长也能看到具体内容,避免某些学生会遗忘作业的情况出现。
  而在家长眼里,家长群的重要性可不低于工作群,所以很大部分家长也不敢随便设置“群消息免打扰”,生怕错过了老师发的重要通知,而影响到自家孩子。对于老师布置下来的任务也是“兢兢业业”地完成,仿佛孩子的老师也是自己的领导,对待群里的每一个通知和每一项任务都以认真落实为主。
  虽然大部分家长都明白家长群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也会很官方地在群内进行发言,与老师和其他家长进行交流。但是也存在一部分家长,他们把家长群当成了“攀比群”,把社会上的一些坏风气也带到了家长群中,在一切都以孩子为主的群中的发言也显得很不妥当。
  所谓的“攀比”,其实也是从家长的某些言语和行为中体现出的,虽然没有明说明做,但作为成年人,那些言外之意,以及想要向其他家长表达的意思,很容易就能被看出来。
  比如某位家长会在群里说:自己经常带孩子去某某高级商场,买名牌衣服、鞋子,每次都要消费掉几位数,然后群里就有家长跟着附和。
  再比如:在老师要求家长拍摄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并发到群里时,某位家长就会“不小心”拍了张全景图,从照片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该家庭的豪华装修,以及摆满了各种奢侈品等等。
  家长们这些明里暗里的话语和举动,其实就是有一种“小心机”的感觉,他们无非就想在家长群里向其他家庭,展现出自己家庭的优越,也就是所谓的“炫富”。
  确实,家境殷实对于孩子和家长而言都是好事,毕竟有足够的资本才能获得更好的资源,所以经济条件好确实是一种优势。
  但是这样的行为还是不可行的,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家长们有虚荣心,固然能够理解,可似乎是选错了表现的地方。家长群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台,是一座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的桥梁,单纯地是为了方便发布通知和交流,并不是给家长们提供的“炫富”的平台,这样的行为也会给家长群“抹黑”
  攀比之风也是这样被掀起的,部分家长出于“好胜心”,也会在群里进行一些暗含攀比的发言。本着不想自己和孩子落后于人的心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整个家长群就变得“乌烟瘴气”,甚至连老师的发言也淹没在这些竞争中,家长群就在老师的无奈中变成了攀比群、闲聊群。
  这种行为同样也会影响到孩子。
  现在很多孩子都会拿着父母的手机,看家长群里的消息,如果被孩子看到家长们在群里进行这种形式的“竞争”,一方面会影响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印象,另一方面也会让那些家境不怎么好,又比较敏感的孩子感到更加自卑,会认为自己比不上别的同学,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影响。
  所以为了孩子着想,家长们也要在群里谨慎发言,不要太过于自我,也不要在家长群掀起不良之风。这只是一个纯粹的家校交流的平台,不是社会上那些需要比比谁更出头的地方,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规范发言、完成任务就行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攀比之外,还有一些家长习惯于“阿谀奉承”,在群里各种奉承讨好老师,这其实也会在无形之中掀起一场攀比。这些家长往往认为只有讨好了老师自己的孩子才能在学校受到更好的教育和照顾,所以他们对老师十分“客气”,逢年过节都要给老师送个礼表示一下心意。
  但其他家长见多了这种行为可能就会心存不满,毕竟不是每个家庭都有实力经常给老师送礼慰问,也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把那些奉承老师的话说出口。所以这会让那些不会刻意在群里和生活中,讨好老师的家长觉得,家长群的存在反而麻烦。同样的,要是老师做不到清正廉洁,这种行为就会影响到孩子受教育的公平性。
  因此,家长们“上赶着讨好”老师也是不恰当的行为,也许家长都是为了孩子在考虑,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让老师多关照一下自己的孩子。但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严格遵守教师职业准则,严守学生观,所以,家长的任何讨好其实动摇不了一个合格且负责任的老师,大概率就是白费。
  总而言之,还请家长们不要对家长群下手,谨言慎行,安分守己,就让家长群能够安安稳稳地扮演好家校沟通媒介这个角色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