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斯拉工厂的控诉,一线打工人也来聊一聊

在中国工厂开足马力,力求特斯拉在全球汽车市场再创佳绩之时,在特斯拉中国工厂即将正式投产Model Y之际,一篇控诉特斯拉上海公司的文章迅速在各大平台走红。
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浓缩为两点内容:一个是员工福利缩水和人性化管理的缺失,让特斯拉上海公司俨然是新时代的血汗工厂;另一个是工厂内部管理混乱,导致汽车存在质量隐患。
一时间,不管是发文方,还是事件主角的特斯拉,都处于风口浪尖,还搭上了特斯拉永远的竞争对手——小鹏汽车。经过几天的发酵,双方的身后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对于特斯拉、对于所有车企,都不用先急于撇清自己。爱情和面包、用户和供应商、市场和员工,一个都不能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特斯拉上海工厂我没有去过,但俺的东家之一,一家给奔驰宝马提供焊接生产线的公司,也是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线的供应商之一。
从上海工厂的供应商来看,作为全新的工厂,不管是自动化程度,还是生产效率,中国上海工厂在很多方面都领先于美国弗里蒙特工厂。
就我常年在丰田、大众、广汽等等一线制造工厂的经验而言,从工艺角度看,冲压、焊接、喷涂、装配到质检,前三道工序已经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无人自动化,而后两道工序则是汽车制造自动化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难实现的一站。
装配车间是眼下各大汽车工厂人数最多的工序,而汽车成品最终出厂之前的质检,更需要人工对全车进行细微的检查,还要进行别致的敲敲打打。
对于一辆汽车的品质和质量,仅仅要求整车工厂按照标准做到100%是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假如成千上万的零部件质量和品质跟不上,那整车工厂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汽车零部件供应圈子里面,钱和时间都是平衡天平必不可少的两端。只要整车工厂给得起钱,就可以选择优质的供应商,获得供应商质量上乘得零部件,就没什么零部件质量缺陷,再加上充足的时间,也就没什么产能不足。
然而,事情却不总是完美的。当一个车型突然火爆热销,既要保质又要保量,再加上资金的缺乏以及非长久的合作关系,零部件供应商的缓慢对应足以让汽车产能陷入困境。
对于一家零部件供应商而言,流出不良(将不合格的零部件送到整车工厂,或者下工序)是重大的事故,而对于一家整车工厂而言,采用不合格的零部件,是对用户的不负责任。
我们不知道文章所述的供应商是哪一家,也不知道是处于什么样的前提将不合格的零部件交给特斯拉,或者下工序,比起特斯拉不大的规模体量,我们更加应该担心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其它车企。
如果高销量目标是对销售人员的高压力,那么高产能就是对于一线工厂员工的强大压力。相比较跨国车企按部就班的生产,不管是自主品牌,还是新造车势力,都要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做出即时的变化。
于是,生产计划的频繁变动,再加上由此而波及的零部件供应和物流体系的一连串变动,这样的变化是跨国传统车企所无法想象的,诚然对于某些零部件供应商来说同样无法适应。
如果说背靠跨国车企的零部件供应商,绝大多数是旱涝保收,最起码饿不死;那么自主品牌和新造车势力的零部件供应商,有的时候撑死,没的时候饿死,这种情况是令人恐惧而需要敬而远之的。
曾经针对汽车品质问题,咨询过广汽蔚来创始人的廖兵先生,他的回答是:汽车品质不是单一的维度和单一的标准,不同的企业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和标准。
汽车品质大体可以划分为设计品质、制造品质和服务品质三个维度。汽车设计品质,占据整车品质50%以上的重要性;汽车制造品质,包括制造工厂和零部件体系;汽车服务品质,主要是用户的满意度。
对一个品牌和一个车型的选择,除了整车那些看得见的外观和设计,以及动力和驾驶体验之外,这款车型采用哪一家零部件供应商同样值得我们去细细考究。
发文之际,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正式发售国产Model Y和改款Model 3,并且公布了2020年全球产销量数据。
国产Model Y 的两款车型:长续航版起售价为33.99万元,NEDC续航里程为594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5.1秒;高性能版本,起售价为36.99万元,WLTP续航里程为480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3.7秒。
国产Model 3的两款车型:标准续航升级版补贴后起售价24.99万元,NEDC续航里程468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5.6秒;高性能版为33.99万元,NEDC续航里程605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3.3秒。
特斯拉2019年全球交付量为36.76万辆,同比增长超过40%,而2020年全球产量为50.97万辆,交付量为49.95万辆;其中Model 3和Model Y的年度产量超过45万辆,交付量超过44万辆,这是电动智能汽车的历史时刻。
随着Model Y产能的释放以及全球市场销量的增长,特斯拉的全球销量将2021年继续高速增长,增长率有望突破50%。
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一家车企,放眼未来几年都不会有一家车企能够超越特斯拉,就连大众和丰田等头部跨国车企的电动汽车,也似乎无法超越持续高速增长的特斯拉。
全球汽车行业指望中国市场救市,不管是跨国车企,还是自主车企,都有不少车企陷入销量下跌的困境,而特斯拉的产销量还在不断突破,这对于员工来说,是多么难得的幸福。
不管该文章中所说的“被野蛮对待”的员工是否存在,不管那些原有的福利是否被克扣,在这个经济环境下,相信没有哪一家企业的员工愿意去控诉自己的企业,让它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给产销量带来不良影响。
一座成千上万人的工厂,就像一个缩小版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必定有混得好的,也有混得不好的,必然也就有心生怨愤的,也有幸福感满满的。
诚然工厂每一名员工都是重要的,然而,对一家企业的评价,还是要看车企整体主流员工的观感如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发生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件。
打工人,再苦再累都不要紧,前提是有足够的报酬,而合适的企业文化更是必不可少的锦上添花。
对于广大零部件供应商而言,比起加班加点增产,眼下的火爆能否持续长久,现在不计成本加大投入,会否在未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同样需要细细考量。
没有哪一份工作是容易的,对于智能汽车、自主品牌和新造车势力来说,更是如此。
只是,在看不见尽头的加班日子里,我们真心希望,那一个个冰冷的零部件背后还能透露着一丝人性的温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