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揭示:成长规律不是刻度尺,不正确的早教让孩子摔得很惨

在开始读文章之前,小编想让家长们做一个选择题:

A:考全校第一,18岁提前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录取,多次获得三好学生荣誉,参加GRE考试能获得高分.....

B: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高中期间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数二等奖,后考入省属重点大学攻读生物技术专业……

C:初中体育成绩优异,凭借长跑特长,进入重点高中,高一时七门功课不及格,从学校退学……

D:4岁选入申奥形象大使;4岁学习钢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8岁学习书法,师从清华大学方志文,10岁加入国家冰球队,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

这几个学生你最喜欢哪一个?
其实这几个人都是真实的案例,而小编,想通过这些案例,展开我们今天想要探讨的话题——你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步步惊心。
(图片源于网络)
除了选项C,其他是不是都觉得挺好?幻想着这如果是自己家孩子就好了?
其实,选项A中的孩子是“吴谢宇”,他就是2019年震惊全国的“北大学子弑母案”凶手;
选项B中的孩子是“2004年在云大宿舍连杀四个人,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的当事人马加爵;
选项C中的孩子是著名作家韩寒;
选项D中的孩子是李双江之子李天一,2011年9月6日,因与人斗殴被拘留教养1年。
你们希望孩子成长成你们想要的样子,但是,孩子的成长,不是搭积木也不是盖房子。所谓成长,就是让孩子一边接受外部刺激一边学习,不断掌握更多知识,变得成熟的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有必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自然性,根据环境的不同,循序渐进地进行正确的信息输入,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以上四位孩子的真实成长案例,也在提醒各位父母:你一味只按自己的想法塑造孩子,以为是为孩子好,却不知这种闭门造车式的教育方法只会违背孩子正常的成长规律,不仅不会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还会使他们逐渐失去在同龄人中的竞争力,致使孩子们在成长的路上越跑越偏。
(图片源于网络)
那么,孩子们的成长规律是什么样的呢?作为父母,我们又应该如何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呢?

成长规律不是刻度尺

刻舟求剑不可

龙应台曾在自己的杂记中提到过一个朋友家的孩子:小姑娘小时候画画跟神通一样,长大后再见的时候,却成了叼着烟纹着刺青、领着男朋友回家的“混混女”。父母一直以来并没有重视她的成长问题,在尤其要注意孩子成长规律,把握孩子教育的黄金期,父母缺席了,导致了长大以后孩子成为父母眼中的“垃圾”。
他的父母大概不知道“三岁看老”的成长规律,例如三岁需要开始建立孩子本能吸收新知的感官教育,像爱的抚育和安全感的建立,而七岁则是对孩子认知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和自信建立的关键时期。
如果真的可以把握规律,且按部就班践行的很好,或许父母们就不会焦虑了。可惜最大的障碍就在于父母对”规律“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
大多数父母认为,既然是规律,就意味着它具备普遍性,这种普遍性越高,规律的真理价值就越高,就越适用于绝大部分的孩子。所以,家长们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家能教育出来聪明孩子,我们家只要照本宣科也就能培养出好孩子。但家长们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抽象出来的规律不可以也不应当套回到活生生的孩子头上。
(图片源于网络)
例如,在孩子6-7月大的时候,通常会开始大量流口水,这是长牙的预兆,也有晚几个月的。如果家长了解这一规律,就不至于大惊小怪。但相比于孩子漫长的教育来说,长牙这种小事根本不值一提。
一批接一批焦虑的家长常犯的错误就是用“成功孩子”的模版来套用到自家孩子身上。他们并不能真正系统地认识和运用这些规律,而是把规律当刻度来衡量孩子,每时每刻都想要孩子应该按照规矩走,凡与刻度不符,就会恐慌,刻舟求剑的心态不但致使孩子焦虑,也加剧了父母的不安。
所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首先要把孩子当做一个真正的生命个体,家长们学习孩子的成长规律,是为了不被其束缚,能够将规律收为己用,通过孩子成长的普遍规律,更好的尊重和促进孩子的成长,让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图片源于网络)
在了解到这一点之后,父母们就需要知道,到底有哪些是已经被科学验证并值得学习的成长规律?

严格的灵活性:

适当的环境刺激 让1+1>2

父母们,你知道孩子在9个月之前不能长期在有音频和视频的环境中生活吗?

父母们,你知道孩子在18个月之前需要刺激语言能力,只能和真人互动吗?

父母们,你知道孩子最好不要在2岁之前接触书本和书画吗?

父母们,你知道孩子在6岁之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玩而不是上各种兴趣班吗?

进化生物学家戴维·威尔逊将生物进化论中的演化思维用到社会经济领域,在《生命视角:完成达尔文的革命》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有关成长的词——“严格的灵活性(rigid flexibility)”就是将严格的生物成长规律,嫁接到灵活的个体成长中,在成长的每一步用相应的环境规律去配合,让孩子的身心受到外部环境看似灵活实则严格的正向刺激。
放归到日常的教育中,成长规律包括哪些内容呢?家长们又应该怎样合理地运用这些规律呢?
(图片源于网络)

第一:早教顺序很重要,揠苗助长,得不偿失

威尔逊在书中提到,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各种感知能力的成长是讲顺序的。这个顺序是:触觉—空间平衡感——味觉——嗅觉——听觉——视觉。每一种感觉的成长都需要相应的外部刺激配合。如果相应的外部刺激提前或推后,都有可能会导致发育的紊乱。他在书中提到,鸟类鹌鹑在孵化中就有了感知母亲声音的听觉能力。于是,为了确定幼鸟感知力的来源,有研究者进行了实验:在小鹌鹑出生前两天,将蛋壳扒开,用阳光照射代替父母呼唤,结果则是,小鹌鹑在出生后就不会跟着妈妈走了。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当孩子还不需要某项刺激的时候,千万不要将刺激提前,因为这可能会导致发育紊乱。例如,很多父母极度推崇胎教,让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接触莫扎特音乐,出生后不久就让孩子看一些迪斯尼动画片,这种状况和用强光照射没有孵化出的小鹌鹑是一个道理。有研究表明,9个月以前就被长时间暴露在多媒体环境中的孩子,长大之后更容易发怒,也更容易分神,难以集中注意力,不能推迟享乐。
在胎教期是这样,早教期更是急于揠苗助长。很多父母非常注重孩子未来的未来发展,因此总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种思想落实到孩子教育中,就是孩子6岁之前,钢琴班、舞蹈班、绘画班,甚至幼小衔接班样样不落全都报上。但是,德国和美国经过数十年的教育跟踪,已经对早教早有结论:就提高学习成绩来说,在最好的情况下,早教没用;在很多情况下,早教拔苗助长。
(图片源于网络)
据统计,从小由父母悉心养育的孩子,要比上早教班、保姆或爷爷奶奶照顾长大的孩子更优秀,在心理、生理和智力等方面表现的都比其他孩子好。而过早参加早教班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而且,这种厌学心理在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之后表现的更加强烈。
如果不早教,这一阶段孩子应该干什么?心理学家高普尼克教授在《园丁与木匠》中提到: 六岁以下儿童的主要任务不是学习,而是玩儿。玩儿,是必不可少的成长环节,玩不但能促进学习,而且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书中提到了孩子所谓的“玩”,其实是在尊重环境规律的情况下,促进自身的发育成长:
1.跟同伴打闹,这能让孩子学会社交互动;
2.玩玩具,这能让孩子探索东西都是怎么工作的;
3.假装,(类似过家家或角色扮演)能够激发创造性,想象不同的可能性,而更重要的则是,掌握人生最重要的技能,也就是心智理论(即理解和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
早教作为一场“愚蠢”比赛,在孩子成长方面表现出的优势会在1-3年里被彻底冲刷掉,而这期间带来的危害是不可逆转的,揠苗助长,得不偿失。
(图片源于网络)

第二:免疫系统要小心,有细菌不一定是坏事

威尔逊提到的第二点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个笑话:母亲为孩子身体健康,从孩子出生开始就让孩子一直饮用蒸馏水,从不在外吃饭。后来,孩子偶然吃到校门口烤串,不幸中毒身亡。虽说是个笑话,却也引人深思。
这个母亲以为环境越干净就越健康,却并不知道有一个概念叫“微生物菌群”,即生命的成长离不开光线,更离不开细菌,我们体内的大部分微生物,其实是我们的朋友。太过干净的环境,只会让人体的免疫系统得不到成长,就像自然界中的食物链,猫吃老鼠不会使老鼠灭亡,而如果杀掉所有猫,那么老鼠也没有生存的空间。人体免疫系统的成长就需要合适的微生物菌群环境。
免疫系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接受各种微生物的刺激,在不断地互动和碰壁中有能力分辨敌我,增强保护自己身体的能力。在教育中也是一样,如果家长从不让孩子接触坏东西,长此以往,孩子自身的成长能力就会降低,不仅在生理上出现问题,更有可能在心理上也变得扭曲,出现恶心、食欲不振、抑郁、不想与人交流的现象。
(图片源于网络)
有研究发现,10-15岁的孩子如果经常接触大自然,长大之后患哮喘等免疫系统疾病的可能性会下降,而家里的生物菌群多样性越高,孩子的抵抗力越强。所以,你还怕孩子生病就把他关在家里吗?
那么,孩子免疫系统发展的规律有哪些呢?又有哪些技巧遵循这些规律呢?

1.孩子在0-6个月的阶段的免疫体统很单纯,这个阶段的孩子体内的抗体还无法识别特定的病毒,他们需要慢慢学会认识“敌人”。“注射疫苗”是开启孩子健全免疫系统的第一步。此时的疫苗是针对一些会引起生命危险、容易引发重症的病菌,比如说小儿麻痹症,孩子本身是无法打赢此类病毒的,注射疫苗,让孩接受假的敌人,让孩子开始学习免疫,产生抗体,让孩子对对此项活动具有记忆性,不至于在遇到病菌时,束手无策。在此阶段还能够帮孩子构建免疫系统的就是“母乳喂养”,在宝宝出生之后,妈妈会首先分泌初乳,初乳中含有构建宝宝免疫系统的非常重要的物质,所以不要相信什么奶粉会使孩子变聪明,其实母乳才是孩子最好的第一口食物。

2.6个月-幼儿园阶段时,来自妈妈的抗体逐渐消失了,孩子体内的免疫系统就要开始独自面对敌人了。所以,这个阶段,父母们要提前做好让孩子进行群体生活的准备,适当的带孩子走出去,但不要过早的将孩子送到保姆中心,托儿所等地,因为他们刚刚建立的免疫系统很可能不足以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侵袭,因此循序渐进才是最好的方式。

另外,日常的一些多喝水,勤洗手,作息规律,合理锻炼的习惯的养成,都有助于帮助孩子增强免疫能力。
(图片源于网络)

第三:眼睛保护做再多,还是应该靠环境

中国孩子关于视力的数据几近可怕:约4亿近视人口,其中一千万已发展成病理性近视。有统计指出,目前中国一年级的孩子有3.9%近视,到六年级的时候就发展到了67.3%,大学生近视则达2440万人,全国在校大学生的总数不过3699万,也就是说,将近66%的大学生是近视眼!都说近视是因为电子产品看多了,但你身边肯定有这样的朋友吧:怎么玩手机熬夜就是不近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眼睛的发育,对环境非常敏感。相同年龄段的儿童,尼泊尔儿童近视率只有3%,而中国广州儿童的近视率高达69%!威尔逊在《生命视角:完成达尔文的革命》提到:进化给孩子的环境设定,是在大自然中成长。尼泊尔教育条件差,孩子能够常在户外运动,比较符合眼睛的需求设定。而中国的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简单来说,就是学校环境并不符合眼睛生理成长的正常要求。
想要让孩子的眼睛不近视,就涉及到威尔逊所提出的理论“严格的灵活性”,眼睛不是照相机,不是某一个零部件坏了修好就能再用,近视也是如此,视网膜习惯了近距离观察事物,不能在有效光线的刺激下成长,当眼睛录入了错误的环境信息,就会产生病态变化,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华裔、每天在学校里上学的时间也相同的小学生,新加坡小学生的近视率是澳大利亚小学生的9倍!这两个国家的重大区别是澳大利亚的学校教育非常强调户外活动 —— 澳大利亚小学生每周有14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而新加坡只有3个小时。
(图片源于网络)
那么,尊重孩子身体发展的规律,对眼睛最好的“严格的灵活性”应该怎么实施呢?

1.4-8岁的孩子,当他们幼儿园或小学放学后,家长可以先带孩子去公园溜达一圈,1-2个小时的放风能使孩子眼睛得到很好的放松。此外,为孩子选择幼儿园的时候,需要了解学校的课程设置。每天是否有课外运动,时长需保证在2小时左右,这样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基本上就有3-5个小时的时间在户外。

2.9-12岁的孩子基本上学业比较繁重,尽量让孩子在晚上10点前上床睡觉,此阶段需要适当控制孩子的糖分摄入,周末适当地报一些户外锻炼的兴趣班,比如足球、网球等。每周保证有15个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亲妈学堂:《不晒太阳也会导致孩子近视?孩子预防近视竟如此简单!》有详细讲解)

(图片源于网络)
关于孩子成长的规律,在感知能力、免疫系统、眼睛保护方面都是经过科学验证的,如果您的孩子正处在此阶段,需要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培养,请不要早一步,也不要晚一步,坚守威尔逊“严格的灵活性”,正确把握和运用成长的规律,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推荐阅读

有些大学比赛,看起来就像笑话

游戏害人不浅,与家长为敌?

我承认,我曾对她人进行过无数次侮辱,包括对我自己。

(0)

相关推荐

  • 亲子丨网络时代无法给孩子真空,只有给孩子免疫

    文丨月方 常有父母带着网络成瘾的孩子来咨询我. 我会对孩子的父母说:"我们是要培养一个在网络环境中产生了免疫力的孩子,而不是培养一个真空环境下不受侵染的孩子." 所以,我从不打算给 ...

  • 近视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父母造成的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题目都会感到愤愤不平,孩子近视怎么就是父母造成的?说了他也不听,打也打了也不长记性,怎么生他养他近视反倒还要父母背锅了?孩子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一些心理方面的发育还未成熟,使他们保留 ...

  • 孩子视力健康从小抓

    最新数据统计,中国青少年近视率达到全球第一,我国的青少年视力健康受到了严峻打击. 一个孩子的视力健康影响了他明天是否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而中国成千上万个孩子近视,国家及民族的未来则会受到威胁! 关于青 ...

  • 父母都近视孩子该如何近视防控

    现今儿童及青少年近视是全民关注的问题,很多80后家长自己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没有关注自己的用眼健康,患了近视,他们的孩子们现状正是幼儿园小学阶段,家长们就特别关心自己的近视会不会遗传给孩子,孩子会不会也早 ...

  • 关于孩子家长必知的3个成长规律

    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总是一堆问题?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优秀?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01 理想中孩子的样子 如果给你一个梦想成真的机会,你理 ...

  • 成为天才的秘诀,心理学家揭示的法则,竟和《庄子》不谋而合

    成为天才的秘诀,心理学家揭示的法则,竟和《庄子》不谋而合

  • 尊重儿童成长规律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话题.加强对话交流,共同促进儿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大势所趋.5月14日,在深圳举办的"首届全球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论坛 ...

  • 巽卦揭示按规律运动圆满吉利《易经新论》连载(136)

    <易经新论>连载(136) 巽卦揭示按规律运动圆满吉利 1. <易经>原文 卦名:巽. 卦象: 卦辞: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爻辞: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 九二,巽在床 ...

  • 新生儿成长规律及发育口诀

    新生儿成长规律及发育口诀

  • 如何掌握宝贝牙齿成长规律,没经验的家长,记住这几点足够

    历经十月怀胎的恶心孕吐和种种痛苦,终于迎来了孩子的待产期,忍受了十级的分娩之痛以后,原本以为最痛苦的时候已经过去,但接踵而来的是对新手爸妈们的种种考验,学会如何给孩子冲泡奶粉,学会给孩子正确更换尿布, ...

  • “行其身正,不令也行”想成就孩子的人生,请尊重他的成长规律

    记得曾经有位校长在家长会上语重心长的对家长们说:学习不好的孩子,都是来报恩的. 是的,听到这句话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愕然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在这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当下,所有的父母都生怕孩子输 ...

  • 苏君阳:探寻教育家型校长成长规律

    在形成教育家的精神与品行过程中,需要校长能够经常深入到教育教学一线,深入了解教育教学专业实践状况,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知识,这样才有利于形成教育家的精神与品行,成为教育家型校长. 教育家型校长有 ...

  • 从成长规律来说,妄想在青春期前建立孩子的...

    妄想在青春期前建立孩子的学习内驱力是不现实的 如果不是特别有水平的父母,就不要企图在青春期前妄想孩子有学习内驱力,原因很简单,这是自然发展的规律. 从个体发展规律来说,青春期前的孩子会有两个主要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