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问道管理」之一

★守望央企40年,带领中国建材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双双进入世界500强,被誉为“双料董事长”;

★大规模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创造性提出“央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公式,被誉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教父”;

★开创并成功实践“央企市营”“整合优化”“格子化”管控和“八大工法”“六星企业”等改革创新模式,被业界广泛推崇;

★出版10多部个人管理专著,为业界奉献大量深邃的管理思想和可借鉴的管理案例,被誉为“中国的稻盛和夫”。

企业家、思想家、教育家、学者、社团领袖……多年来,他不停地在这些身份中切换,但始终没有脱离一个中心——

做好企业

他说,我们这一代人,要传给后来者的不只是好的企业,还有我们这些年来的经验和教训,要让年轻一代知道当年的探索和过往的路径,为他们标上路标和指示牌。

这位传奇人物,就是宋志平。

宋志平

1956年出生,1979年河北大学化学系毕业。同年分配到北京新型建筑材料总厂工作。

在技术员岗位干了三年后,从销售员到副厂长干了十年,36岁,任命为北新建材厂厂长。十年后,到上级公司即今天的中国建材集团任总经理。将中国建材带的风声水起时,2009年,兼任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十余年时光,宋志平让中国建材营业额翻了一百倍。五年时间,让国药集团营业额翻了五倍。2016年,又成功实施“两材重组”(原中建材集团与原中材集团重组)。2018年,中国建材资产总额、营业收入、息税前利润三项指标超过世界建材巨头,成为世界500强建材企业第一名。

2019年11月,超期服役的宋志平,卸任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一职。目前,他同时担任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世界水泥协会首任主席。

战略决胜

★企业领导者就是一个被绑在桅杆上的远望者,要善于思考长远问题、全局问题,时刻为企业眺望远方。

★我所管理的企业之所以能迅速成长为行业领导企业,战略起到了决定作用。

★在企业的战略管理中,没有什么事情比想清楚目标和解决途径更重要了。

★今天吃不上饭,就是因为昨天没有想清楚。如果我们明天想吃上饭,今天饿着肚子也要想战略。

制定战略是企业一把手的职责,尽管有战略部门,但最后的选择就在一把手的方寸之间,总要有一个人去按按钮。战略敲定之前,我总要反反复复地想到底对不对。

战略的决定基础是信息。重要信息一方面是从外部获取。我主张多出去看看,要知道别人的最新进展,了解外部变化、最新技术发展、产业最新的变化、最新的商业模式等,这些都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从企业内部干部和部门的分析中来获取,集思广益,听听大家的意见。

战略具有双重性,既是不断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企业制定了适合的战略之后,首先是要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战略执行的过程可能会遇到各种曲折、艰难,要按照既定目标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不断解决前进路上的各种问题,只有执着前行,战略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同时,战略该修正时要修正,该完善时要完善,要随着环境变化、事实验证做出调整。这种调整和变动是递进式的,在内容上有一定的延续性和继承性,是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

企业领导者需要有一双发现机遇的眼睛,因为很多机遇是不易被察觉的,关键要看我们能不能抓住它。这些年来,我一直要求自己凡事都要慎之又慎,谋定而后动。一旦机会来临,就要毫不迟疑、快速出手。

工作一经启动,

就要说到做到,

坚决执行。

业务选择

★一把手最重要的劳动是思考。

缺什么找什么

制定战略时不一定非要有什么做什么,而是先确定目标,缺什么找什么。若是受限于思维,首先想到的是现有的资源、技术和人员,也就是中国人常讲的“看菜下饭,量体裁衣”,有什么做什么,企业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比如大年三十家里有面、盐、油,就只能烙饼,但如果想吃饺子,就得去找菜做馅儿。这就要求突破传统的以资源为导向的思维局限,转换到“缺什么找什么”。

企业业务“三条曲线”

“三条曲线”是讲企业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三种业务。管理思想大师查尔斯·汉迪“第二曲线理论”认为:一个产业到最高点时,可能越过高峰就要衰落,这时候就要有第二条曲线接上,就是所谓:吃着一个、做着一个、看着一个。

中国建材的“三条曲线”:

★第一条曲线是现在正在做的传统产业,主要是联合重组,结构调整。

★第二条曲线是正在发展中的“三新”产业,主要是建立新线,扩张规模。

★第三条曲线是刚刚进入的一些新领域,主要是加大研发投入,能够快速进入。

“三条曲线”是从产业发展过程的新旧动能转换角度去思考的。一个产品在做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替代产品,要较早筹谋布局,为业务调整转型奠定基础。

当期效益和长远发展

作为领导者,需要经常权衡当期效益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如果没有当期效益,企业活不下去,也就不可能长远发展;

★但如果没有长远发展的想法,只顾当前效益,企业就没有未来。

企业要有选择地做业务

企业不是有业务就做。

→选择业务之前要进行“四问”——

自身是否有优势,

市场是否有空间,

商业模式能否复制,

与资本市场能否对接。

→对照“四问”,应该牢记“四要”——

一要风险评估,

二要专业协同,

三要收购团队,

四要执着坚守。

→业务选择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不赚钱的、不熟悉的、产能过剩的、有明显法律风险的业务不能做。

这每一“问”、每一“要”,每一个“不做”,都是我从多年的成功和失败中总结出来的。

聪明人和愚笨人的区别是什么?聪明人不犯同样的错误,愚笨人总是重复犯错误。一个好的企业,应该是认真地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尤其是失败的教训,这是非常重要的。

(0)

相关推荐

  • 宋志平:企业成长有逻辑

    宋志平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 企业的成长就像树一样,在不同的阶段经历不同的成长:先长高,以求得阳光和雨露,再长粗,增加抵御风雨的能力,最后长成参天大树.硕果累累.企业有一个成 ...

  • 北大陈少峰教授详解“泥水匠定律”

    " 北大陈少峰教授详解'泥水匠定律' 为什么新三板上的多数公司在北交所(主板)创立后不能顺利"升板"即进入主板?答案是,因为很多新三板挂牌的公司都是泥水匠型的企业,营业收 ...

  • 宋志平:运筹帷幄解危难

    蒋宏成 等 企业管理杂志 今天 ■ 导语 智者面对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生存危机时,往往方寸不乱,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各种危难不仅没能成为企业成长的绊脚石,反而成了孕育企业新机遇的助长剂. 2 ...

  • 企业变革管理洞察

    本音频由绘声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合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给增长放缓中的世界经济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置身于宏观环境.市场.行业上下游.竞争对手.跨界玩家等各种不确定因素中的企业,面临更多.更复 ...

  • 宋志平|「问道管理」之十八

    企业品格包括:保护环境.热心公益.关心员工.世界公民.良心.良知是做企业的底线,任何时候都不得击穿. 企业家个人品格与其领导的企业品格相关联. 企业家要不断学习提高,不断接受教育:要心里装着大家,想想 ...

  • 宋志平|「问道管理」之十五

    企业对外投资是一个平衡,在整个"走出去"的过程中,既要积极做,又要减少盲目性.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站在道德高地上做企业,稳扎稳打.精耕细作.步步为营. 在世界的舞台上,中国有越来越多 ...

  • 宋志平|「问道管理」之九

    领导工作不同于管理,对一把手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既希望他能够了解公司的历史.传承公司的文化,又希望他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 要像办学校一样办企业.管理就是教育,企业管理者更是一个布道者.说教者,甚至是一个 ...

  • 宋志平|「问道管理」之八

    ★要做有心人,经营者都是有心人. ★任何一个经历都是很难得的经历,都应该认认真真地做,认认真真地总结,不要荒废了它. ★有时看一场话剧,听一首歌,朗诵一段诗,好像和管理没什么关系,其实这些都是相通的. ...

  • 宋志平|「问道管理」之七

    公司治理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带来的信托问题,焦点在分权与制衡.激励与控制上,后来又把职工等利益相关者引进来.这里面埋藏着现代企业发展的内在趋势.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能够跻身世界500强 ...

  • 宋志平|「问道管理」之五

    经营企业主要的目标是盈利.企业不仅要向管理要效益,更要到市场中去寻找机会,要学会开辟.经营和创造属于自己的市场. 中国建材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管理思想飞跃,就是从做工厂到做市场.企业是一个大系统,企 ...

  • 宋志平|「问道管理」之四

    ★从管理到经营,并不是说管理不重要.管理还是基础,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要跻身世界一流,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眼睛向外做好经营,更要眼睛向内做好管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管理并不复杂,也不高深,就是 ...

  • 宋志平|「问道管理」之三

    ★管理是正确地做事,经营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眼睛向内,经营是眼睛向外. ★中国建材旗下企业的一把手,无论哪个单位,都要从管理到经营,进行思维转换.企业的一把手应该是个经营者,要将管理下移,眼睛向外,看 ...

  • 宋志平|「问道管理」之二

    企业能否生存,取决于制定的战略决策是否正确: ★企业能否发展,取决于成长路径是否正确,是否找准了坚守业务和创新业务之间的平衡: ★企业能否壮大,取决于做企业的格局够不够大: ★企业能否攻坚克难,取决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