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多艺精——李迪绘画作品欣赏

李迪(公元12世纪),南宋画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宣和时为画院成忠郎,南宋绍兴时复职为画院副使,历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1162-1224),活跃于宫廷画院几十年,画多艺精,颇负盛名。工花鸟竹石、鹰鹘犬猫、耕牛山鸡,长于写生,间作山水小景。构思精妙,功力深湛,雄伟处动人心魄。

宋 李迪 《风雨归牧图》 轴

绢本设色,纵120.7,横102.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两牧童沿柳岸归牧,风雨大作,柳枝、丛芦在风雨中摇荡。牧童策牛逆风徐行,一人披蓑俯身紧拉住斗笠,另一牧童的斗笠被风吹落。这是江南乡村常见的景象,画家善于从中开掘出美感,富有生活气息。全图用笔工细谨严,特童的神情、水牛的憨态也都描绘得很真切。本图署有“甲午岁李迪笔”六字款,“甲午”为孝宗淳熙元年(公元一一七四年),应是传世李迪具款作品中最早的一件。画上钤有明初“典礼纪察司印”半印、明朱棡及清内府鉴藏印,《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宋 李迪 《雪中归牧图》册页,绢本

水墨,淡设色,纵24.2cm,横23.8cm

(日)大和文华馆藏

此图描绘白雪皑皑的寒冬,牧牛人带着猎物归家的情景。牧牛人蜷缩着身子以御寒风,人与牛的动态准确生动,树石山坡的笔墨变化微妙,设色也雅润柔和。虽为小品,但很好地表现出雪后空疏静谧的景色。

宋 李迪《雪树寒禽图》绢本

立轴,设色,纵115.2cm,横52.8cm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写竹叶覆雪,轻染薄雪的棘树上,栖息着一只伯劳。山坡以粗笔勾出,写一丛衰草,更添雪意。双钩写竹、树干,敷色渲染。雀鸟以没骨及钩勒相结合绘出,写实生动。此画是作者晚年的精心之作。

宋 李迪《宿禽急湍图》册页

绢本 水墨,淡设色。纵24.8cm,横26cm

(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图中古柏依石而生,盘根错节,溪流湍急,飞泻而下,溅起阵阵浪花。二鸟栖,息枝头,怡然自得,与水浪形成静与动的对比。构图形式以峭拔的树梢和二鸟打破了对角线的布势,也使画面获得了平衡感。树木多用颤笔描绘,线条颤动。虬曲的古柏枝干和急湍的小溪使画面具有强烈的动感。以线勾勒和水墨烘染相结合来表现浪花,手法独特。

宋  李迪 《鸡雏待饲图》页

绢本,设色,纵23.7cm,横24.6cm

两只雏鸡一卧一立,面朝同一方向,屏气凝神,仿佛听见母亲觅食的召唤,正欲奔去。画家用黑、白、黄等细线密实地描绘出雏鸡毛绒的质感,此图为李迪晚年所画,构图极其简洁,无任何背景相衬,却捕捉住了鸡雏回眸的刹那间神情,动人心弦。

宋 李迪《红白芙蓉图》共二幅

绢本设色,各纵:25.2cm,横:26.0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红白芙蓉图被认为是南宋院体花鸟画的最高水平之作。画面色彩较厚,晕染采用出没骨画的技巧,过渡自然,表现出芙蓉花瓣形态及色彩细微的变化特征。细腻而透明的色彩,体现出富丽、鲜润的特点。线描的技法也细致入微,叶脉上那种毛茸茸的样子都表现出来了。线描具有五代黄筌一派画风的精神。

宋 李迪《枫鹰雉鸡图》图轴

绢本设色,纵189cm,横209.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又称《鹰雉图》或《鹰窥雉图》,是传世宋画中罕见的巨幅,左上方署款“庆元丙辰岁李迪画”。作品的笔墨敷彩技巧十分成熟。禽鸟工整精细,设色轻淡,承北宋崔白以来的院体花鸟传统画更增动感和生意。树干粗勾细染,斑纹点点,呈苍劲之质。枫叶、兰草、丛竹则细笔双勾,淡墨渲染,形体富有弹性,又疏密有致,画法遵循“宣和体”的写生法则。山石运斧劈皴,兼作笔实墨重的擦染,近李唐又存北宋之法。此图堪称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巨构杰作。

宋 李迪《 狸奴小影图》册页

绢本设色,尺幅:23.6 x 24.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猫在古代文人笔下,也名狸奴。古人养猫,虽不免仍想借重它捕鼠的本事,但时日一久,也渐渐培养出赏猫、识猫的心得来了。画中这只猫儿:头圆、耳小、尾短、毛长、目光炯炯、加上黄白毛色分布特殊,虽尚年幼,但也已能看出是只机敏、好跃的名猫了。「狸奴小影」的画风写实而细致,以淡墨晕渲画幅,留出狸奴形廓的方式,别出心栽,是件可人的小品佳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