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表证、少阴里证与太阴兼表证有何不同...
【太阳表证、少阴里证与太阴兼表证有何不同?】
少阴兼表证亦称太、少两感证,其病机与阳气素虚,复感外邪所致。为少阴阳虚,外邪袭表,又直中少阴之证。主要见证为发热较轻、恶寒、无汗、脉沉。而无明显的吐利厥逆之里证,及脉浮,头项强痛之表证。
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不同,又可分为两类病证,即麻黄细辛附子汤证和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见原文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本证因为属于“始得之”,病势较急,病情较重,表证亦著。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见于原文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本证亦属太少两感证,故见证当有发热、恶寒、无汗、脉沉,因病非始得之,已经历数日,与麻黄细辛附子汤证比较,病势较缓,病情亦轻,正气较虚,治以扶阳微汗解表法,其不用细辛,乃防发汗太过,徒伤正气,易炙甘草之甘缓,以成微发汗之剂。
上述两证,既有发热、恶寒、无汗等太阳表证,又见脉沉里阳不足之候。故与太阳表证比较,其脉不浮而沉,以少阴里证权衡,有明显的太阳表证见证。因此在治疗上既不宜单纯发汗解表,又不能只取温助少阴,而宜表里同治。
#中医# #健康守护者##伤寒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