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文化名家代言全国荷花展】潘常欢:贵港“藕”遇,流“莲”忘返
本视频同期声音像由潘常欢老师本人提供,特此鸣谢!
我从事荷花绘画创作有10多年了。在2016年的时候,(地级)贵港建市20周年,应政府邀请在荷城举办我的个展,深受欢迎。全国32届荷花展在贵港举行,我们在贵港藕遇。流莲忘返,荷乐而为!
潘常欢,别署“老欢”“莲荷国主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理事、广西民族书画院副院长、广西·中国东盟艺术研究院副院长。1958年生于广西罗城。198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曾任广西美术家协会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广西工笔画研究会副会长、《广西日报》美术编辑。现居桂林。
潘常欢:我的“莲荷国”
潘常欢作品《听语》(写意荷韵系列)
喜荷爱莲,也许是与生俱来吧。
荷为吉祥之物,有君子之风,为我至爱。故命小画室为:“莲荷国”。
我驻“莲荷国”,辛勤耕耘十载矣。
十载间,爱荷护荷、观荷赏荷、写荷画荷、情投意荷,荷乐而为。每每夜深人静,思绪万千,常于梦里与荷魂对话,听荷语,观荷影,悟荷境,品味荷与人生之真谛,不亦快哉!
“为荷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画荷之苦乐不足道也。画至得意处,忘时光之飞逝,忘尘世之纷扰,忘荷花之有形,忘自我之所在,此乃得意而忘“形”,好不惬意!
流莲忘返,如荷是好。对莲当歌,人生几荷?!
潘常欢作品《梦回大唐》(六条屏)
代表作品
1987年,国画《第一次来信》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并获“广西美展”银奖。
1987年,国画《旭日》获“广西美展”铜奖。
1989年,国画《仫佬歌》获“全国首届风俗画大奖赛”优秀奖。
1989年,国画《歌催月圆》、壁画《浩气磅礴》同时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七届全国美展”,并获“广西美展”银奖。
1989年,国画《漓江月》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中国当代工笔山水画展”。
1989年,国画《秋韵》获“广西民族书画大展”银奖。
1998年,国画《秋》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牡丹杯·美术大展”。
1990年,国画《启蒙记忆》获“广西新闻出版界书画展”优秀奖。
展览概要
1991年,在广西博物馆举办“仫佬族第一代画家潘常欢工笔画展”。
1992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仫佬族第一代画家潘常欢画展”。
1997年,在深圳艺术家画廊举办“潘常欢工笔画邀请展”。
2005年,在深圳宝安及盐田画院举办“潘常欢荷花新作展”。
2005年,参加深圳美术馆主办的“魅力深圳/画家影像作品联展”。
2007年,在马来西亚世贸中心参加“中国画名家作品联展”。
2009年,在深圳宝安举办“荷谐世界/潘常欢中国画作品展”。
2013年,在韩国首尔参加“中韩艺术家作品联展”。
2013年,在深圳雅昌艺术馆举办“荷美/潘常欢中国画作品展”。
2014年3月,在深圳鹏宝轩艺术馆举办“荷而不同/潘常欢中国画作品展”。
2014年8月,在北京荣宝斋美术馆举办“盛世荷风·潘常欢画展”。
2015年7月、8月,分别在浙江桐乡子恺画院、嘉兴美术馆举办“荷塘悦色·潘常欢中国画作品江南巡展”。
2015年10月、12月,分别在桂林市博物馆、柳州市博物馆举办“荷而不同·潘常欢中国画作品展”。
2016年7月,在贵港市博物馆举办“贵港建市20周年·潘常欢中国画作品邀请展”。
2016年10月,在桂林乾藏阁美术馆举办“静听荷语/潘常欢绘画作品展”。
艺术成就
入典《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
出版《潘常欢画集》《荷为贵/常欢画荷》《中国画名家丛书/花鸟名家潘常欢》《莲荷国·潘常欢作品》《荷塘月色·潘常欢中国画作品》《荷而不同·潘常欢中国画作品》。
国画《第一次来信》被国家民族文化宫收藏,国画《歌催月圆》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传媒关注
《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人民画报》《民族画报》《瞭望》《美术》《美术报》以及中央电视台、香港《文汇报》《大公报》、美国《世界日报》等国内外30余家传媒作过专题报道或发表作品。
作品欣赏
《红颜》(之四)
《冷媚》(之三)
《冷媚》
《不染》
《翠盖》
《华丽》(都市荷影系列)
《晶莹》
《露》
《听雨》
《映日》
《映月》
《愉悦》
《雨》
《欲语》
《仙境》
无路随我开
——潘常欢绘画作品赏析
文/蓝凡武
走别人的路,注定一路走到天黑;
走自己的路,一定一路走到天亮。
潘常欢的绘画之路是最好的诠释。潘常欢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广西画坛是个响亮的名字,他的工笔人物画以构思奇巧、技艺娴熟和材质创新而引领一代风骚。他的作品几乎年年入选获奖,以致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上同时有两件作品入选。而且早在九十年代初就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并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正是创作巅峰时期,潘常欢在广西画坛突然销声匿迹,不知所归。直到20年后,他从广东归来在桂林、柳州等地举办个展时,人们才蓦然发现潘常欢不是原来的潘常欢,他曾引领无数人追随的工笔人物已成“红衣烂漫,翠盖参差”的荷花。
即便如此,他的工笔人物画如今依然令人怦然心动。去年在柳州个展上,有位80后海归的企业家一连三天在他旧作工笔人物画《启蒙记忆》前久久伫立不愿离去。他说,这幅画让他回想起当年出国留学时父亲送他到机场别离时的一幕,让他无限沉浸在早已忘却的父爱中。他执意高价收藏,然此画为非卖品,故终不可得,最后怅怅而去。《启蒙记忆》描绘了黎明时分父亲牵马驮着儿子去上学的情景,在黑团渐明的背景中一轮通红的太阳冉冉升起,一只家狗立于太阳前翘首盼望。此画题款亦颇动人:“妈妈三更为我煮红蛋,爸爸拂晓送我上学堂,马背上我时而回头望,啊!我的好伙伴依依不舍送到大路旁。”这行字是潘常欢特意模仿时年六岁儿子的笔迹,写得稚气十分。凡有相似经历的人看后莫不动情共鸣——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人到高处无路可下,不如另择他山而行。居深圳20年,潘常欢不愿重复自我,更不愿拿之前的艺术成就作为在深圳立足之本。他放弃了曾给他带来无数荣誉的人物题材,深居简出,苦心修炼,专攻荷花,取得了新的突破与成功。
荷花者,于佛门是佛陀的象征,于儒家是自洁之意。千百年来,画荷者不计其数,历代莫不名家辈出。唐宋边鸾、黄筌、徐熙、赵昌,明清陈老莲、陈淳、徐渭、恽寿平、八大山人等等,直至近世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等皆为善画荷花之大家。潘常欢常观古人,亦不薄今人。在汲取古人养分的同时,他通览近现代画荷之妙手。他从当代女画家周思聪散淡无痕的墨荷中得到启发,进而夜读宋人辛弃疾《青玉案》词意而技艺大变,词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观荷亦如此,在“灯火阑珊处”所见尽是十分颜色之花,而荷叶则云雾莫辨。见花不见叶乃是专注于花,非不见如盖之叶。非不见乃是视而不见,是一心专注而旁物不及也。到此境界,一定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者方有所得。故潘常欢荷花常开百态:有“十分颜色十分红”的热闹,有“秋塘冷艳”的清气;有“新塘早碧”的生机,有“清风徐来”的清香等等。真是“一池墨汁貌红莲,不辨花香与墨香。” 潘常欢荷花多勾勒成势,故姿态万千,变化莫测;荷叶则以没骨写就,非有非无,形散神聚。所着之色亦中亦西,墨中见色,色中含墨,荷梗则以书意写出。此法突破了历代画荷者依叶托花或败叶离披的程式,从而形成独树一帜的画风。
而今潘常欢已然进入了荷花创作的自由王国,用他自己的话说:“路为我开花为我栽,路之曲直花之妍蚩,任人品评。其中得失,我自心知便是道。”(作者系桂林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潘常欢作品《祥和》(之一)
潘常欢作品《祥和》(之二)
潘常欢作品《祥和》(之三)
贵港园博园简介
贵港园博园是本届全国荷花展览主会场,位于市中心城区西南角,迎宾大道以西、江南大道以南、西环路以东区域,属鲤鱼江湿地公园范围。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约1246亩,整体围绕“水韵古郡,活力荷城”的主题,依托鲤鱼江优美的滨水、田园、湿地风光,利用现状自然地形和水体,就地掘池,因势堆山,基于场地“南北纵深长、东西地块平”的地势特色,打造“一轴托两翼,三带十六景”的景观结构。
一轴:以南北纵深感较强的空间视廊作为园区的景观主轴,从“实力贵港、活力贵港、魅力贵港、给力贵港”四大方面展示贵港城市形象的中央景观轴。
两翼:东西两大景观空间,东部为贵港风貌区,含贵港园和新城形象展示区;西部为城市展园区,是13个地级市城市展园布置区域,集中展示广西各地园林艺术风采。
三带:依托中央主轴形成三条东西向的景观带——“城市展园带”“滨水休闲带”和“荷韵花田带”。
十六景:通过挖掘贵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贵港的城市精神风貌及场地地势地貌,形成十六个重要的景观节点贯穿全园。营造满足园林艺术展示、丰富生态湿地体验、提供休闲文化娱乐、突显荷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园林园艺博览园。(文/图 第32届全国荷花展览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