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出口成章的孩子,背后都站了一个有眼界的妈妈!

在进入正文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家的孩子还在学诗词吗?

前阵子和朋友聊起孩子学语文的情况,她说:“现在都是国际时代了,孩子最应该学的英语,而不是语文,特别是背诵古诗词。”

这一观点上,我却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因为熟读古诗词的孩子和不读古诗的孩子,是有“天壤之别”的。

看见春天新长出的柳枝,普通的孩子说“好有生机啊”,

读诗的孩子赞叹: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美食当前,普通的孩子说“真是好吃”,

读诗的孩子感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过年贴春联,普通的孩子说“过年啦”,

读诗的孩子说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远方有多远不得而知,但是诗其实就近在眼前。”

在《主持人大赛》上,评委董卿的这样一段话把诗词描绘的无限真挚与美好,也一语道破诗词的奥秘。

诗词可以让人领略世间深层次的美好,让人的表达和感悟都能得以提高,也更懂得感受世界和生活的美好与好奇。

为什么要读诗呢?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因800首诗词惊艳众人的外卖小哥表示:

“我当时读诗,是因为热爱,去感受古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境,而我没有想到,13年前的读诗,却能够让我今天站在央视的舞台上。

可以说,是诗赋予了一个普通人更高的追求、更绚烂的人生选择、更多的机遇和未来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当别人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你家孩子只会说:“好大的太阳”;

当别人说:“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时,你家孩子说:“鸟叫了”;

当别人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时,你家孩子说:“好多青蛙叫”……

古诗带给孩子的,是越来越远的差距,是逐渐变化的眼界,是不同生活状态的品味。

沈子杨,一个6岁半的孩子。他看过《千字文》、《毛泽东诗词》和《唐诗鉴赏辞典》,还用一年时间背下了500首古诗词。
11岁的华侨少年王弘翔虽然是加拿大华裔,但却极其钟爱古诗词,还非常善于用清澈空灵的嗓音去演唱诗词。
在接受采访时,董卿也说:
这个世界上可以反反复复阅读的只有——“唐诗宋词”,因为它短小,每一个不同时间段的阅读,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情感。
可以说,读古诗词的孩子,文化底蕴更深,内在的气质和才情更佳,相对于不读诗的孩子而言,更有由内而外散发出笃定自信的气质。
叶嘉莹曾说:“诗词,让我们心灵不死。”
董卿说:“为什么要学诗,因为诗词就在那里,生生不息千年。”
课改后,部编版教材负责人曾表示:教材增加古文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改带来的不仅是增加古诗词篇目,还将古诗词的考试难度也提升了,不再只是单纯的考察死记硬背的知识。
像分析诗的意境、分析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等题,都非常考察孩子对古诗词含义的掌握和理解。
而古诗词对语文考试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在文言文赏析题中,很多关键的实词和虚词,都和古诗词是相通的。
可以说,不读诗的孩子,损失的不止是那几道默写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