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东:让社科成果在历史长河中,经得起风浪的洗涤与冲刷
左起裴高才、萧致治、涂文学、杨卫东等在《辛亥首义百人传》研讨会上
导读:辛丑春,经武汉社科联推荐,江汉大学前校长、“武汉研究院文库”主编杨卫东教授,与笔者在“新元素”茶馆就《“铸剑”先驱·蔡以忱》(裴高才、肖咸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6月)修订出版进行了一次长谈,并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指导性意见。我与杨主编神交机缘,是其导师、武汉大学著名史学教授萧公致治老师的介绍。年愈九旬的萧公是武汉地区最早研究黎元洪的重镇,也是首位为拙作《首义大都督黎元洪》作序的学者。
左起江汉大学校长杨卫东、皮明庥、裴高才在《皮明庥文集》研讨会上
我们首次合作是辛亥百年编纂出版《辛亥首义百人传》,经江汉大学副校长涂文学教授介绍方知,杨校长原来是我们黄陂同乡。此次第二次牵手,涂兄作为武汉研究院院长,认真审读了拙作,还拨冗作序给予激励。接着,经邓正兵教授、史志专家董玉梅等编委给力,将拙作忝列“武汉研究院文库”,再经中国社科出版社编审郭沂纹、责编安芳女士等特事特办,促成拙作献礼百年华诞。下面分享杨主编的总序——
前排左二起严昌洪,萧致治、杨卫东师生作者、编者与学者《辛亥首义百人传》首发上留影
两年前,我们提出了创建文库的设想。文库的书名我曾一度为之纠结,原拟名为《武汉研究文库》,虽然言简意赅,却给人非常学究、过于阳春白雪的感觉,而且未能概括建设文库的全部创意。文库中或许有一些文字以记录为主,或许有的文字只是今天或明天的史料而不是研究文章。我们希望更多的学者和武汉学的爱好者来关心武汉,研究和收集武汉昨天和今天的辉煌、光荣、艰辛、奋斗与梦想。经同仁们再三斟酌,定名为《武汉研究院文库》。名副其实者有三:其一,文库出版的书籍之主体是由武汉研究院发布立项的各类课题的研究成果;其二,文库所出版的书籍皆为武汉研究院资助;其三,文库的所有文稿均由两级编委会审定通过。
武汉研究院既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产物,也是协同创新的产物。研究院以“武汉”名之,体现了其立足武汉,研究武汉,为武汉发展服务的初心与宗旨。它以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公众影响力和自身成长力为目标,定位于理论性、国际化的学术中心,开放式、独立型的高端智库,以对策性、应用性为特色的评价咨询平台。
列为“武汉研究院文库”的《“铸剑”先驱·蔡以忱》(修订本)书影,裴高才、肖咸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6月
武汉研究院围绕武汉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等领域,主要从五大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设计发布武汉研究院开放性课题,吸引更多高水平的校内外专家承接课题,组织和动员专家研究武汉。二是举办武汉研究院论坛,以武汉发展为主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政府相关部门来校开展学术讨论与专题讲座。三是刊印《专家观点》,编辑整理专家对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观点、思考和建议,以内参形式送市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为武汉市的决策提供服务。四是与武汉企业联合会、武汉企业家协会携手合作出版武汉企业发展报告(企业发展蓝皮书),采用多视角的方法分类研究武汉企业,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这些工作,武汉研究院在前两年便已逐步展开,唯有第五项工作还在探索,这就是策划出版《武汉研究院文库》(以下简称《文库》)。《文库》以武汉城市建设与发展为研究对象,包含《武汉经济建设丛书》《武汉社会发展丛书》《武汉城市建设丛书》《武汉生态文明建设丛书》《武汉文化发展丛书》《武汉城市历史丛书》,力图成为一个全面宣传武汉的窗口和集中、系统、全面展示武汉研究优秀成果的学术平台。
为此,我们希望将“开放性、影响力、创新性、规范性”作为《文库》的基本追求。
开放性。首先是对校内外作者的开放,凡研究武汉、推介武汉的海内外优秀著作均予以资助出版;其次是成果形式的开放性,专著、研究报告、论文集、图册、资料汇编等多种形式均可收录;第三是时间上的开放性,《文库》不设截止期,书稿成熟一本出版一本。
影响力。《文库》要求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学术影响力不仅表现为有较高的研究水平,而且独特的见解能得到学术界认可和传播。社会影响力包括决策影响力和公众影响力,表现为研究成果能在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提供政策与决策参考等层面产生广泛影响。
创新性。这是对学术研究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凡入选的学术研究成果都应在“新”字上做文章,或有新材料,或有新视角,或有新方法,或有新结论。
规范性。《文库》作者须秉承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学风,恪守学术规范。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坚决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自觉维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专家学者聚首江汉大学研讨辛亥革命志士石瑛传记
经过两年多的准备,《文库》的第一批书籍终于面世了。这首先应归功于周建民兄的辛勤操劳与协调组织。他从《文库》的整体设计、编委会的组织建设到作者的联络、书稿的审定都付出了大量心血。其次应感谢武汉出版社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从《文库》还处在设想的萌芽状态时,他们便开始积极地跟踪服务,克服了许多困难,努力打造出版的高质量。当然还应感谢武汉研究院办公室的沈少兰、汤蕾等同志和设计学院魏坤老师,正是他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工作才保证了《文库》的顺利出版。
《文库》第一批著作的出版既具有开创性也必然存在不完美性,我们衷心希望《文库》能得到更多人士、更多部门和机构的关心、指导和支持,我们将不断地改进《文库》的入选机制和编撰工作。
《辛亥首义百人传》书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09
《文库》的价值重在品质,我们追求严谨科学,精益求精,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只求是的精神,努力使更多的成果能在时间的长河中经得起风浪的洗涤与冲刷,历久弥新。
《文库》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积淀。不仅需要武汉研究院的持之以恒,而且需要一大批关心武汉、热爱武汉的志士仁人、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
我对《文库》充满着期待,我对《文库》充满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