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概率是一种亵渎

今天看了一部一直想看却没有看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一直想看是因为这部电影评分很高,也有许多人倾力推荐,而一直没有看可能是因为题材太过阴暗,又或者是因为时间太长。

总之,下雨天,似乎很适合看一部这样题材的电影,阴郁的天总是更容易引起悲伤的情绪。这确实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能引发不少对于生命和人性的思考。战争原来是如此残酷且不堪,我们能够生活在和平年代已然足够幸福。不用为了活着而活着,几乎是一种奢侈。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片尾,在宣布德国无条件投降后,辛德勒便成了带罪之身,必须逃亡,在离开时,他向他所拯救的1100名犹太人忏悔,说自己之前浪费了太多钱,本可以救更多的人,车可以卖掉,救10人;纯金的徽章可以卖掉,救哪怕1人,而自己却没有那么做。没有任何一个人责怪他,有的只有是感激,无限的感激。

最让我触动的是,他说,一个人,哪怕是一个人也好。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孩子在沙滩上把搁浅的海星扔回海里,试图挽救它们,有一个老人经过,语重心长地说,沙滩上这么多海星,你救的完吗?这与《我不是药神》里的那句,“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有异曲同工之妙。值得深思的是,孩子的回答,哪怕一个,哪怕多一个也好。

我们总拿概率说事,辩论到最后,总会睿智地说出,这不过是概率问题。我们是把自己放在了什么位置?国家也总提供许多概率和平均性的数据来供我们参考,或者说来参考我们,这又是把我们放在了什么样的位置?

对于每一个个体,从来只有“是”或者“否”两个答案,从来没有20%活着,而80%死去这样的答案。有位数学家说过,“人们最好不要超出定量分析的极限,盲目地相信或者随意地抛弃某种观点。在这类问题上,数学应该保持沉默。”

我们总是在追求极致的理性,可当理性无法解释,难道只有自欺欺人吗?

做人应该有一些大爱,但并不是爱的人多,就是大爱。

黑暗可以是黎明之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