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农民看病和土地的两项新规,9月1日起正式实施,早看早受益

对于农民朋友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看病和土地的使用,而从2021年9月1日起,有两项新规将正式实施。一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的2020年新农合,二是和农民朋友使用土地息息相关的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那么,具体都有哪些变化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9月1日起2022年度新农合开始缴费

从9月1日起,各地都进入了2022年度新农合的缴费时期,那么,今年的新农合到底都有哪些变化呢?或者说该如何认识新农合?

1.2022年度新农合缴费具体标准

今年新农合的缴费标准为320元/人/年。也就是说,和2021年度缴费相比,今年缴费标准在去年280元/人/年的基础上上调了40元/人/年。当然,这里的标准并不是统一标准,而是最低标准,在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缴费要高于这个最低标准。

以一家五口来计算,按照最低标准,一年需要缴费1600元,说实话,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并不算少,所以,最近有很多人都在抱怨,每年都在涨价,是在有点不太想交了,但看了下面一些变化,你还会断缴吗?

2. 新农合为啥“涨价”?

2003年,我国开始试行新农合,当时的缴费标准是10元/人/年,而目前为320元/人/年,也就是说涨了32倍之多,这是很多人所不能理解的。但是,如果我们从报销福利做对比,就会发现,其实,尽管涨价了,但绝对是“涨”有所值。

2003年,虽然最低缴费标准是10元/人/年,但是门诊费用每年每人仅能报销10元,住院费用同样只能报销690元左右。而2022年度人均缴费320元/人/年,但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了50%和75%,重大疾病的报销比例更高。二是报销范围更加广泛。今年将报销范围扩大到了一些慢性疾病,尤其是患病基数较大的糖尿病和高血压,以后大家去医院拿降血压、降血糖药剂,费用可以直接通过医保报销,最低报销50%。还有就是很多重大疾病,以前要自费,现在医保可以报销了。

总之,报销福利增加了,医保的开销大了,自然要相应提高筹资水平了。

3. 新农合个人缴费上涨,国家财政补助也上涨了

个人缴费在上涨的同时,国家和地方的补助金也上涨了。2003年,财政补助20元/人/年,而2022年度,个人缴费320元/人/年,国家和地方的财政补助也提高至了580元/人/年。但是补助金并不是以现金的形式发放给个人,二是直接存入医保资金。在生病住院后进行医保报销的时候,报销的钱里面其实就有一部分来自于国家的补贴。因此,尽管个人缴费标准增加了,但这些年国家的财政补助也是着实提高了不少。

4. 新农合给予的是保障而不是投资

可能有一部分农民朋友认为,新农合费用一年比一年高,而且是按年缴费,如果没去看病,这种情况岂不是很亏?事实上,新农合是一份保障福利,但并不是投资。一年平安无事自然是求之不得,但万一有个头疼脑热,需要住院,尤其是面对一些重大疾病时,一般家庭很难承担,这时候新农合就能派上大用场。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9月1日起实施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土地管理,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将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亮点概括起来就是“四个一”和七个“禁止”。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亮点一:“四个一”

一个加重:加重了对土地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违法占用土地、违法转让土地等行为,大幅提高了处罚力度,违法占地的处罚金额从之前的每平米30元以下提升至100~1000元;而且,在新实施条例里,增加了对于违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而从事林果业和挖塘养鱼,应承担法律责任。

一个细化:细化了土地征收程序。对土地征收范围、程序、补偿标准等,更加细化。并要求及时落实农民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有关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个延长:延长了部分临时用地的期限。之前,一般临时用地期限保留2年,而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则在此基础上,对于建设周期较长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使用的临时用地,用地期限可延长至4年。

一个优化:优化了建设用地的审批流程。减少审批层级 ,农用地转用方案直接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不再“逐级”上报审批。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亮点二:“七个禁止”

禁止一:禁止任何个人和单位在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禁止开垦的范围内从事土地开发活动。

禁止二:禁止占用耕地而从事建窑、建坟等工作,或者擅自在耕地上从事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等活动。

禁止三:禁止使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禁止四:禁止在违背村民意愿的前提下,强制流转农民的宅基地。

禁止五:禁止违法收回农村村民依法获得的宅基地。

禁止六:禁止以退出宅基地为条件,强迫农民进城落户。

禁止七:禁止强迫农村村民搬迁退出宅基地。

对于新农合,建议农民朋友还是尽量要交,不能因为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而对于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在加强保护农民对土地使用权利的同时,也强化了应尽的义务。对此,你怎么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