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晚读:禹艳芬|面对文学,我是吃瓜群众
点击上方“窗外的白杨”关注我们,一起分享精彩人生~
面对文学,我是吃瓜群众
文:禹 艳 芬
“吃瓜群众”是一个新兴的网络词语,作为一个天天在平台混的文字发烧友,我却没有认真审视过它的含义,因此对这个词的理解也不是很到位,直到昨天在度娘上查探,才知晓了它的真实含义,原来"吃瓜群众"是一个网络用语。在网络论坛中,人们发帖讨论问题,后面往往有一堆人排队跟帖,或发表意见,或不着边际地闲扯。2016年,有人将"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人们频频以"吃瓜群众"自嘲或互嘲,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
看到这些,使我幡然悔悟,原来,对于文学,虽然与之打交道了近三年的时间,但我依然只是一个吃瓜群众,想到这,心里不禁一阵悲凉。
喜爱文字,是小学时候就开始了,这情况,我在多篇文字里面提到过。那个时候,特迷武侠,经常捧个厚厚的本子看,看到特别精彩的地方,如遇上课钟声响,就会在课堂上继续看,当然,这种看,绝对是偷偷摸摸地,要说把武侠小说放在桌子上明目张胆地看,八九岁的我,还没有那个胆量,就算借我十个胆儿也不行。于是,在我的课堂上,就会经常有“咚!咚......”的声音,那是我在看大部头的武侠小说时,巧遇老师的目光而把书本往桌洞里面丢时,发出的声响,是不是很搞笑?对,就是很搞笑。
转眼,小学毕业了,虽然其间,我被老师没收了三本武侠小说,但心里是快乐的,因为在那些偷偷看书的小学时光中,我竟然认识了好几个小说中的人物噢,什么杨过、小龙女,东邪西毒,还有梅超风......我惊异于他们的绝世武学,更被作者栩栩如生的描写深深吸引。
初中里,青春期了呗,开始对成绩好的男同学有了些许好感,于是迷上了言情小说。那个时候的言情小说多数是琼瑶的,而琼瑶阿姨写的言情小说多数是错综复杂的悲剧,且三角恋居多。尽管如此,我还是对它痴迷,因为小说里面多数是富家子弟爱上贫苦女子,亦或是富家女喜欢寒门帅哥,他们的爱情,是一波三折,曲折离奇。那个时候,看了好些如《菟丝花》、《燃烧吧,火鸟》等琼瑶剧。也许你会说,咋不见《还珠格格》,忘了告诉你了,看《还珠格格》是我上大学时候的事情噢。
高中阶段,学习为主,没有看什么课外书,但是在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里,我竟然学会了“看以致用”,最突出的事件就是,那天我看到班里一女生那张脸扑白粉,且披散着头发急匆匆跑进教室的场景时,竟然脱口而出:“梅超风来了!”梅超风可是我上小学时候在书里看到的人物形象呀!由此可见,书籍对我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当然,这句话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这个女生,这个我们小学就是同学的女生,从此就不再理我了,害得我难过了好一阵呢。不过,没关系噢,这起事件没有减少我对文学的追求,对文字的热爱。
大学时候的我,由于选择了汉语言文学这个高大上的专业,于是在课堂上受到了老师和课本的一些启发,启发启发,启发就发。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学着自己写写东西,不过要写好,还是得多看看近现代作家的作品。
当年,虽然就读的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图书馆还是有的,只是小一点而已。于是,课余时间,我经常泡在学校的图书管理,什么书都看,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近代的......
大学三年里,我看了无数的书,但是说实在的,我看书多数是浏览,速度挺快,没有细细品味,这也许是自己的性格使然。那时的我,看一本书,能够记住几个特别好的句子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有的时候,看了几本书,脑海里却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这都是很正常的事儿。那些年看的书里,至今依然记得的句子寥寥无几,就那么几个,比如“寂寞像野草一样疯长”,“蓬乱的头发像方便面一样”......至于看作家王小波的作品,我竟然只记住了其中一篇文字的名字,好像叫什么《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面的句子,却一个也没有记住,实在是对不起作者。
在这些杂七杂八的书籍的长期熏陶下,我这个来自农村的女孩,竟然梦想着学学别人写作,于是,大二那年,我的处女作《花开花落几春秋》就诞生了。说是处女作,其实就是一个作文,也没有上什么报纸杂志,只是获了一个学校的小奖而已,但这在当时,对我这个吃瓜群众来说,算是第一次品尝到了“瓜”的味道,你要问那次吃的是什么瓜,我可以告诉你,是西瓜,很甜很甜呢。
话说,时光如流水,眨眼间,我就大学毕业了,我的命还算可以,赶上了县里最后一年包分配。于是,在十七年前的一个秋天,我拎着简单的行李,到了一个偏远的山乡任教。枯燥乏味的教学生活,使我又想起了久违的书籍,于是,我用微薄的工资订了几本杂志,每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靠在床头慢慢看。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书籍的喜爱已经从最初的武侠、言情小说,转向了散文和杂文,喜欢里面犀利亦或唯美的文字,这也为自己以后的写作风格奠定了基调。
正式围观文学,成为真正的吃瓜群众,是六年前的事儿。由于工作的调动,我回到了城里,闲暇时间多了起来,便捡起了多年不弄的笔头,开始写文字。记得第一篇变为铅字的文字是写母亲的,题目叫《山茶花》,当时是为参加一个市里的征文比赛而作,谁知,比赛没有获奖,而此文却被县文联选中,发在了县里的杂志《千年茶乡》上,拿到样刊的那一天,我的那个高兴劲儿,简直无法形容,做了这么多年的编外吃瓜群众,终于转正了。
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在文学这条道路上踯躅前行,虽然有坎坷,有泥泞,但是我不怕,因为我坚信: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在文学面前,我都会是一名忠实的“吃瓜群众”。
作者简介
禹艳芬,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执教于昌宁县第一示范小学。保山市作家协会会员,昌宁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新媒体“行参菩提”“第五季微刊”签约作者,自媒体“茶乡漫话”创办人及总编。曾在《语文周报》《髙黎贡》《保山日报》和《千年茶乡》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在多家网媒发表作品200余篇,其中散文《刺竹山情缘》被选编进《放歌昌宁》一书,《火塘·烟锅·小罐茶》和《茶市走笔》被选编进《五彩昌宁》丛书,多次参加征文比赛并获奖。最喜欢做的事情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中 国 合 伙 人
策划、排版:白杨
编辑、审稿:寻羽
设计、精典:叶青
校对、终审:了凡
推广、创意:笨笨
总监、顾问:九日
图来自网络,文为原创,欢迎关注[窗外的白杨]原创文学平台,给你的精彩人生留印,联系方式QQ:76525508,来稿请投信箱76525508@qq.com,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确保稿件为原创首发,随稿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确定用稿后请加微信号76525508,便于领取稿费,稿费为全部赞赏百分之八十,十天后发放(后台需要发文一周后才能到帐)!优质稿件,将在“今日头条”上推送!
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添加关注
苹果手机赞赏区
长按二维码留言,赞赏转账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