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收藏】馆藏画珐琅器精品(中)

10、画珐琅花卉五楞式盒

  清 康熙

  画珐琅花卉五楞式盒

  高3.5公分 径5.4公分

  铜胎,盖与器身同形对合成五楞式扁盒,器内施浅蓝釉,器表白地,每楞内绘不同色之番莲一朵,盖中心凸起,四周包围一朵牡丹花。器身纹饰与盖相同,器底中间由云纹围成梅花形框,框中心饰图案式的五瓣花,花的周围书蓝色「康熙年御制」楷书款。此类小盒通常作为印泥盒。

  盖与器身同形,对合成五楞式扁盒,这类小盒通常作为印泥盒。

  11、画珐琅花卉八楞式盒

  清 康熙

  画珐琅花卉八楞式盒

  高3.1公分 长10.5公分 宽8.0公分

  铜胎,盖与器身同形对合成椭圆形八楞式扁盒,器内施浅蓝釉,外表黄地,每楞内绘番莲一朵,盖中心由四朵如意云头纹合成类似云肩的纹饰。盒身八楞内的纹饰与盖相同,底部中央书蓝色「康熙御制」双方框双行楷书款。干隆朝仿制同型器,仅将地釉改为紫色。

  盖与器身同形,对合成椭圆形八楞式扁盒,形制别致,这类小盒通常作为印泥盒。

  12、画珐琅山水花卉杯、盘

  清 康熙

  画珐琅山水花卉杯、盘

  高3.1公分 长10.5公分 宽8.0公分

  盘:铜胎,六瓣式折沿,斜壁平底,中央杯座周凸内凹。盘面白地,盘沿满饰转枝花叶,壁绘装饰花六组,盘心绘折枝莲、牡丹、桃及菊花等。杯座周围绘五蝠,内凹处饰蓝色卍寿团纹。盘外壁施浅紫釉,中央凹处书黑色「康熙御制」无框双行楷书款。

  杯盘为一组茶具,也是案头美观的摆饰。

  13、画珐琅玉堂富贵瓶

  清 康熙

  画珐琅玉堂富贵瓶

  高13.4公分 口径4.2公分

  铜胎,侈口,削肩,梨腹瓶。器内施浅蓝釉,外表口沿下黄地饰茶花和莲花图案,颈垂蕉叶纹,瓶腹白地绘没骨牡丹、辛夷(与玉兰花同科)、及湖石等,圈足墨绘转枝花,底白地书蓝色「康熙御制」双方框双行隶书款。

  小瓶绘饰玉兰花及象征富贵的牡丹,故名玉堂富贵;非常雅致的案头摆饰。

  14、画珐琅四季花卉瓶

  清 康熙

  画珐琅四季花卉瓶

  高13.7公分 口径4.1公分

  铜胎,侈口,削肩,梨腹瓶。器内施湖蓝釉,外表黄地,口沿下垂叶片装饰,颈腹部绘杏、荷、牡丹和红、白梅花,腹下方饰两层莲瓣,圈足垂饰莲瓣纹。底白地书蓝色「康熙御制」双方框双行隶书款。

  瓶形优美,是非常雅致的案头陈设器,或做小花瓶。

  15、画珐琅寿同山岳、福共海天观音尊一对

  清 康熙

  画珐琅寿同山岳、福共海天观音尊一对

  高13-2-13.3公分 口径3.9公分

  铜胎,侈口,削肩,梨腹,外撇圈足瓶。器内施浅蓝釉,口沿与圈足绘卷草纹,颈部浅蓝地绘四朵图案花卉,肩饰四片如意云头,并垂挂书有「寿」「同」「山」「岳」,和「福」「共」「海」「天」之璎珞至腹部,腹部黄地绘桃、佛手(香橼)、石榴、荔枝,和莲、无花果、葡萄、瓜;腹下方饰莲花四朵。底白地书红色「康熙御制」蓝双方框双行楷书款。此组文物曾于公元1961年赴美参加中华文物巡回展。

  由瓶面装饰的纹样及文字看来,显然这对瓶子是祝寿的礼品,也宜做陈设之用。

  16、画珐琅牡丹唾盂

  清 康熙

  画珐琅牡丹唾盂

  高7.6公分 口径5.7公分

  铜胎,侈口、削肩,垂腹大圈足瓶。器内施浅蓝釉,外表黄地,颈绘图案花叶,瓶腹绘牡丹花叶三朵。底白地书蓝色「康熙御制」双方框双行楷书款。

  唾盂是古人用来吐痰的生活器皿,此一唾壶体积小,是拿在手中应用;唯有皇室用器才会装饰得如此华丽。

  17、画珐琅莲花盖碗

  清 康熙

  画珐琅莲花盖碗

  通高9.5公分 盖径11.4公分

  铜胎,双层圆冠式盖,镀金球钮,碗腹錾成浅浮雕式三重瓣的莲花。器内施浅蓝釉,盖面自中央向外绘莲心、三层莲瓣及莲叶。碗口饰一周莲子纹,腹就浮雕的三重莲瓣绘饰花脉,圈足绘成莲柄。底白地书红色「康熙御制」双方框两行楷书款。此件文物曾于公元1935年参加英国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

  浅浮雕重瓣式莲花碗,由制作内填和画珐琅两种技法制成,兼具实用及陈设的功能。

  御制款,是皇室应用的茶壶或酒壶。

  18、画珐琅牡丹方壶

  清 康熙

  画珐琅牡丹方壶

  高9.0公分 肩7.0x8.9公分

  铜胎,壶盖、流及把手均成方形,四个倒梯形焊合成壶身。器内施浅蓝釉,器表黄地,长方盖钮画成牡丹花心,盖面錾成凸起的牡丹花瓣,涂施粉红釉。肩饰转枝牡丹,壶腹四面画各色折枝牡丹两朵。底成瓦状内凹,白地书红色「干隆年制」双方框双行楷书款。

  明黄色的方壶,落康熙御制款,是皇室应用的茶壶或酒壶。

  19、画珐琅菊花方壶

  清 康熙

  画珐琅菊花方壶

  高9.6公分 口径6.0公分

  铜胎,菊瓣式子母盖,盖面錾成一朵浅浮雕式花瓣平展的菊花,以柱头式之钮为花心,壶身四面方而边角圆滑,方形的流与把手,镀金圈足亦成菊瓣式。壶内施浅蓝釉,器表颈部浅蓝地,每一菊瓣内画一菊花,腹部黄地,四面以菊瓣式铜圈围成开光,内绘一盛开的菊花,开光外绘折枝菊花枝叶,流与把手饰图案式菊花。底白地书蓝色「康熙御制」双圆框双行楷书款。此件文物曾于公元1935年参加英国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1961年赴美参加中华文物巡回展。

  菊花方壶在器型与装饰上均以菊花为主题,是一把让人赏心悦目又实用器皿。

  20、画珐琅花卉盒

  清 康熙

  画珐琅花卉盒

  高7.5公分 盒径20.9公分

  铜胎,盖与盘口呈十二瓣花式,盒内以弯曲的立壁隔分成七部份,中央为圆形,其余呈弯曲不规则形,器形系仿万历朝瓷盒的形制。折沿盒口黄地饰牡丹花叶,盒内施浅蓝釉。器表黄地,球钮之莲瓣座包围一朵牡丹花,外围绘不同的转枝花卉,两两相同共六色六类,盖边缘白地饰蓝色云纹,盒身的装饰与盖面相同,圈足黄地饰云纹。底白地书蓝色「康熙御制」双方框双行楷书款。此件文物曾于公元1998年参加巴黎「帝国的回忆」展。

  盖与盘口均呈十二瓣花式,盒内以弯曲的立壁隔分成七部份,十分精致。

  21、画珐琅莲花式碟、

  清 康熙

  画珐琅莲花式碟

  高1.8公分 径10.4公分

  铜胎,七片莲瓣围成撇口的小浅碟,碟壁錾成十四楞,圈足也成七片莲花式。碟壁面黄地,绘各色番莲七对,背面饰图案式双钩的卷草纹七组。盘心为浅蓝地,中央绘牡丹周围绘各种花卉。底白地书蓝色「康熙御制」双圆框双行隶书款。

  七片莲瓣围成撇口的小浅碟,碟壁錾成十四楞,是一非常精美而实用的小碟,也是非常雅致的案头摆饰。

  22、画珐琅凤纹盘

  清 康熙

  画珐琅凤纹盘

  高2.2公分 口径22.4公分

  铜胎,十六瓣花式的凤纹盘,盘口折成平台式,白地绘蓝色卷草纹,矮立的盘壁,内绘各色草叶纹,外饰各色螭纹,盘心中央渲染红色图案花,八只祥凤满布黄地的盘面;盘背白地,中央书褐色「康熙御制」双圆框双行楷书款,周围放射出八片卷叶纹,用褐色勾叶形及叶脉,以黄、蓝色釉渲染。器形美观,釉料色阶变化多而光洁,画面层次分明犹如珐琅彩瓷,应为康熙晚期画珐琅技艺发展成熟阶段的作品。此件文物曾于公元1996年赴美参加中华瑰宝巡回展。

  凤纹盘为十六瓣花式盘,盘口折成平台式,是非常精美的陈设器,自然也兼具实用的功能。

  23、画珐琅花卉方盘

  清 康熙

  画珐琅花卉方盘

  高2.2公分 最大边长18.8公分

  铜胎,边成波浪式立壁方形盘。口沿白地饰卷草纹,盘壁内为浅蓝地饰花卉,外壁黄地饰花卉。盘心黄地由波浪式纵横线条分成二十五格银锭形,每格内画不同的花卉,例如牡丹、萱草、菊、桃、梅、茶、石榴、牵牛花、灵芝、莲荷、水仙、兰、秋葵等折枝花;底与盘心相同,但先将二十五格晕染成浅蓝、紫、黄、红、绿等色格,再绘夔、蕉叶、冰裂、螭、云、花叶、兽面等纹饰,中央书蓝色「康熙御制」无框双行隶书款。

  波浪式立壁的方盘,造型别致;是非常精美的陈设器,自然也兼具实用的功能。

  24、画珐琅梅花鼻烟壶

  清 康熙

  画珐琅梅花鼻烟壶

  高7.6公分

  铜胎,削肩扁腹鼻烟壶。壶内露胎,錾花铜盖下木塞附骨匙。器表白地,颈绘朵花,肩绘花蝶,壶腹前后开光处饰日本风格的黑漆地绘金色梅花(莳绘makie),瓶侧绘红白梅花。椭圆形圈足底封实,白地书红褐「康熙御制」无框双行隶书款。该器乃接合珐琅与漆器工艺之稀有精美文物。此件文物曾于公元1996年赴美参加中华瑰宝巡回展。

  鼻烟壶为装烟草的小器皿,盖下所附的骨匙,就是用来舀取烟草。

  25、内填珐琅番莲纹碗

  清 康熙

  内填珐琅番莲纹碗

  高4.8公分 口径11.8公分

  K金胎,略侈口,丰腹,矮圈足。碗内露胎,器表镌细弦纹为锦,錾图案式的番莲花叶装饰,圈足则装饰橄榄形图案,填烧红绿等色透明釉,透明釉下的弦纹清晰可见,不仅美观,并使釉药更易于固附在胎面。器底白地书深蓝色「康熙御制」双方框双行楷书款。碗内模压A及戳记等。

  由K金为胎制成的珐琅碗,是故宫博物院现存唯一的康熙款内填珐琅器。

  雍正(1723—1735)

  掐丝珐琅特色

  就目前所知,落雍正款的传世器仅有一件。

  画珐琅特色

  (1)制作工整,造型以鼻烟壶为大宗。

  (2)图案式花叶纹为锦地,开光处画传统的花卉鸟鹊等吉祥纹饰。

  (3)黄釉偏杏黄色调,黑釉光泽亮丽,使用普遍是一大特色。

  (4)器底以吉祥纹饰衬托着年款。

  (5)部份器皿及装饰风格具有日本工艺美术的品味。

  内填珐琅特色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阙缺雍正款内填珐琅的收藏

  1、掐丝珐琅凤耳豆

  清 雍正

  掐丝珐琅凤耳豆

  高10.1公分 口径7.1公分

  铜胎,覆盏式的盖,盖顶有唇口圆盘式钮,盖与器身合组成球状器腹,器侧镶浮雕式镀金凤首衔环耳,环饰掐丝云纹,高足;器形是仿春秋战国时期盛食物之青铜器豆的形制。器内光素,器表除盖、腹与圈足上共六圈掐丝回纹外,其余满饰大小圆圈纹(大圆圈内各含三个小圆圈),填墨绿色釉,小圆圈中央在绿釉上再点白釉,白釉大多烧失。镀金底阴刻「雍正年制」无框双行宋体字款。

  器形仿自东周青铜器盛食物的「豆」,覆盘式的盖,盖顶有圆盘式的钮,盖与器身合组成球状器腹,器侧镶浮雕凤首衔环耳,作为陈设器或盖盒应用;将盖子打开仰置,与器腹同样可当盛物的盘子。

  2、画珐琅牡丹荷莲鼻烟壶

 

  清 雍正

  画珐琅牡丹荷莲鼻烟壶

  高5.4公分

  铜胎,扁圆鼻烟壶。壶内露胎,铜盖下木塞附牙匙。壶身前后开光内浅蓝地,分别绘牡丹和荷莲,两侧浅紫色地饰西洋装饰花纹。略内凹的椭圆底,白地书蓝色「雍正年制」无框双行宋体字款。

  鼻烟壶为装烟草的小器皿,盖下木塞所附的牙匙,是用来舀取烟草。

  3、画珐琅蟠龙瓶

  清 雍正

  画珐琅蟠龙瓶

  高21.3公分 足径8.8公分

  铜胎,器形仿自喇嘛教的藏草瓶。折沿口呈车轮式,平肩,敛腹,肩镶二镀金正面独角花尾高浮雕式夔龙。镀金口面阴刻转枝番莲,口壁绘如意云头及花草纹。颈镌一圈去地阳纹的转枝草叶为装饰重点,上方为浅蓝地画深蓝色的转枝花叶,下方为黄地转枝牡丹;器腹明黄地满饰各色牡丹花叶及桃实、蝙蝠、灵芝等。矮圈足镀金,器底阴刻「雍正年制」无框双行楷书款。此瓶器形别致,全器以明黄色为地,绘饰象征福(蝙蝠)寿(桃实、灵芝)富贵(牡丹)的纹饰,并镶金工精美的正面夔龙,全器表现出皇室用器之富丽堂皇,应是皇帝御用之器。

  器形别致,仿自喇嘛教的藏草瓶,是非常精美的陈设器,自然也兼具实用的功能。

  4、画珐琅花碟盘

  清 雍正

  画珐琅花碟盘

  高1.6公分 径15.4公分

  铜胎,五瓣花式折沿矮圈足浅盘。盘面黄色地,中央绘一对凤蝶,余均满饰牡丹及杂花,部份蝶与花叶纹饰重叠,这种纹饰也称为穿花蝶或喜相逢。盘壁背面为浅蓝地绘转枝花卉。盘底白地隐现冰裂的釉层,书红色「雍正年制」双方框双行宋体字款。

  五瓣花式折沿矮圈足浅盘,适为案头摆饰,自然也有实用的功能。

  5、画珐琅乌木把手执壶

  清 雍正

  画珐琅乌木把手执壶

  高16.8公分 最宽16.4公分

  铜胎,乌木盖钮,双层圆冠式盖,与乌木把手以转轴相连,压下按钮即可开启;梨形壶身,壶流自腹面伸出的方向与把手成九十度,流口有镌成浅浮雕式对凤的流盖,矮圈足。壶盖上层黄地饰如意云头纹、转枝花叶,下层黑地绘装饰图案花叶;壶身满绘各种花叶,底白地饰枝叶,中央蓝色双圆框内书红色「雍正年制」双行楷书款。此壶的形制和纹饰的式样均与传统的不同,显然是受西洋文化的影响;乌木的把手和盖钮,与明亮的黑釉相呼应,充份地表现出雍正朝画珐琅的时代特色。此件文物曾于公元1998年参加巴黎「帝国的回忆」展。

  执壶的形制与传统不相同,显然是受西洋文化的影响,盖与把手以转轴相连,压下按钮即可开启;此壶兼具实用及装饰的功能。

  6、画珐琅福寿扁圆盒

  清 雍正

  画珐琅福寿扁圆盒

  高2.6公分 径6.4公分

  铜胎,子母盖扁圆盒。盒内施蓝釉,盖顶部由云纹围成圆形的开光,开光内白地绘日日樱、灵芝、竹、蝙蝠及石等,盖周围和盒身为黑地饰各种转枝花。底黄地由蓝色云纹围成六瓣花形框,内白地书红色「雍正年制」双行楷书款。

  子母盖扁圆盒,小巧玲珑,文人墨客喜作为印泥盒。

  7、画珐琅梅禽纹扁圆盒

  清 雍正

  画珐琅梅禽纹扁圆盒

  高4.8公分 径10.3公分

  铜胎,平顶扁圆盒。盒内施蓝釉,盖顶湖蓝地绘红白梅花、灵芝、带状祥云及山雀一对,周围和盒身黄地饰转枝番莲纹。底白地书蓝色「雍正年制」双方框双行宋体字款。此类盒子通常作为印泥盒之用。

  此类圆盒,小巧玲珑,文人墨客喜作为印泥盒。

  8、画珐琅花鸟洗

  清 雍正

  画珐琅花鸟洗

  高10.8公分 口径14.2公分

  铜胎,上侈下敛筒形器身,四象足。器内施浅蓝釉,器表黄地八开光,依次绘蟠桃、葫芦、双蝠;朱梅、白梅;竹、山茶、双蝶;禾穗、双鹌;松和山鹊;莲花;竹、牵牛花和山鹊;双鹌、双蝠和萱草。开光外填饰各种番莲、牡丹及五瓣花叶,四足饰番莲花。底黄地以双凤首尾相衔围成圆框,中央蓝圆框内白地书红色「雍正年制」双行宋体字款。

  笔洗是文房用具,用以清洗画笔或毛笔。

  9、画珐琅花卉渣斗

  清 雍正

  画珐琅花卉渣斗

  高8.1公分 口径9.3公分

  铜胎,侈口,丰肩,敛腹,圈足渣斗,也称痰盂、唾盂。器内施浅蓝釉,口外壁浅蓝地卷草纹锦,口沿绘装饰图案,颈饰番莲花和蕉叶纹,肩部黑地画云纹和变形如意云头纹各一圈,器腹浅蓝地饰卷草纹锦,四开光内黄地,分别绘牵牛花及双蝶;荷花;竹、蔷薇、双燕;和梅、灵芝等,并于器腹下方装饰一周牡丹花瓣和蕉叶。圈足饰云纹一周。底浅蓝地中央绘双柿及红蝠,祈求事事如意、洪福齐天,并于柿子上书蓝色「雍正年制」无框双行楷书款。墨色珐琅釉启用于康熙朝,至雍正朝成熟并盛行,亮丽的色黑珐琅釉,成为雍正朝画珐琅的一大特色。

  圈足渣斗,口大,用来承接残渣秽物、或吐痰的生活器皿,俗称唾盂或痰盂。

  10、画珐琅子孙万代福寿杯、盘

  清 雍正

  画珐琅子孙万代福寿杯、盘

  杯高6.7公分 口径5.2公分

  杯:铜胎,莲瓣座球钮之斗笠盖,敛腹,圈足。杯内施浅蓝色釉,全器表面为粉橘色地绘桃枝花果和葫芦瓜瓞为主纹,并于盖面饰团寿四,杯腹则有蝙蝠飞翔花果间。杯底白地书蓝色「雍正年制」双方框双行宋体字款。

  除了做茶具使用外,还是上好的摆饰珍品。

  11、画珐琅云纹穿带盒

  清 雍正

  画珐琅云纹穿带盒

  高13.3公分 口径8.3x3.8公分

  铜胎,扁椭圆式双层盒,盖与盒身两侧附穿钮以黄绦穿连成一体。器内浅蓝釉,外黑地绘五彩祥云,两面纹饰相同。底略内凹,白地绘蓝色卷草纹围成长方形框,内书红色「雍正年制」一行宋体字款。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活计清档>载雍正皇帝曾于雍正七年,因见洋漆万字锦绦结式盒,旨谕造办处烧制黑珐琅盒。此件文物形制与日本人盛药的根付和印盒都很相似,黑釉亮丽光洁,可为雍正朝黑釉珐琅器中的精品之一。

  扁椭圆式双层盒,盖与盒身两侧附穿钮以黄绦穿连成一体。其形制上与日本人盛药的根付及印盒很相似,显然受到东洋风格影响。

  12、画珐琅花蝶盖罐

  清 雍正

  画珐琅花蝶盖罐

  高11.1公分 口径5.6公分

  铜胎,平顶盖,斜肩,敛腹,矮圈足。器内施浅蓝釉,外表除肩与腹下方各饰一圈浅紫地绘转枝图案花外,其余均为白地装饰各种花蝶团纹。底白地书蓝色「雍正年制」双圆框两行宋体字款。干隆朝也有完全照此罐仿制的作品。

  盖罐除了可储放东西外,也是很好的陈设器。

  13、画珐琅包袱纹盖罐

  清 雍正

  画珐琅包袱纹盖罐

  高12.1公分 口径3.6公分

  铜胎,圆冠式盖镀金球钮,短颈,斜肩,扁椭圆式敛腹。器内施浅蓝釉,盖表黄地绘云头纹及朵花。颈蓝地绘灵芝纹一圈,肩绘朵花,腹饰缠枝花卉,近肩处四开光,内画番莲纹。红面蓝边的包袱半掩着器腹,红色部份绘内含菊花的龟甲锦间装饰对蝶、蝙蝠、桃实等,蓝色部份绘卷草纹锦;包袱背面浅绿色绘宝相花。椭圆形底周围浅绿色画一圈转枝菊花,中间为蓝色双圆圈交叠,圈内白地书红色「雍正年制」两行楷书款。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活计清档>载雍正十年曾制作洋漆包袱式盒。此件盖罐的装饰风格,颇具日本工艺美术的品味,可见雍正皇帝对日本的工艺品颇为赏识。

  盖罐兼具实用及陈设功能。以包袱装饰礼物,是日本传统的礼仪,可见包袱罐深受日本工艺美术的影响。

  乾隆(1736—1795)

  掐丝珐琅特色

  (1) 量多,风格、器型多变化,以动物造型最为特殊。

  (2) 制作技术精湛,结合内填和画珐琅的制作技巧表现在同件器物上。

  (3) 枝与卷须以双勾掐丝的方式处理,与明代以单丝表现的方式不同。

  (4) 纹饰繁缛、堆砌式的装饰风格是乾隆朝珐琅工艺一大特色。

  (5) 掐丝粗细均匀而流畅,釉色丰富。

  画珐琅特色

  (1) 器型变化很多,包括仿古、仿康雍二朝及像生器等。

  (2) 黄釉的色调变化多,明黄、淡黄和橙黄色都有,光泽不及康熙朝者。

  (3) 纹饰除了各种花卉和鸟鹊外,还有传统及西洋人物、风景等。

  (4)结合内填和掐丝珐琅制作的技法,表现在同件器物上。

  (5) 绘画的风格,在传统的绘画中,加入西画透视和光影处理的技巧。

  内填珐琅特色

  (1) 各种类型的内填珐琅齐全,但数量不多。

  (2) 清宫中的内填珐琅,常以金、银为胎。

  (3) 广州制作的内填珐琅,颇多属于点蓝类型;但精致者,尚在透明釉下贴金、银箔装饰。

  1、掐丝珐琅凤耳豆

  清 乾隆

  掐丝珐琅凤耳豆

  高10.3公分 腹径8.7公分

  金胎,形制装饰与雍正朝掐丝珐琅凤耳豆完全相同。底阴刻「乾隆年制」。此器由于盖与器腹大小不完全衔接,因此器形线条不如原器优美,并且掐丝也不及雍正朝者工整;不过小圆圈中的白釉几乎完整无缺,可见窑烧的技术较雍正朝进步。

  器形仿自东周青铜器中盛食物的「豆」,形制与雍正款掐丝珐琅凤耳豆完全相同。覆盘式的盖,盖顶有圆盘式的环钮,盖与器身合组成球状器腹,器侧镶浮雕凤首衔环耳装饰,作为陈设器或盖盒;将盖子打开仰置,与器腹一样,可当盛物的盘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