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孔子忠孝两全与“后生可畏”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出则事公卿”,是为国尽忠;“入则事父兄”,是为长辈尽孝。孔子这一思想对于我们的公务员队伍建设至今仍然具有启发意义。如何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今仍然是考量一个公务员的重要标准。

孔子为何说“后生可畏”呢?

【原文】

9.15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译文】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到鲁国以后,乐才得到整理,雅乐和颂乐各有适当的安排。”

【评析】

自卫反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冬,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结束了14年游历不定的生活。乐正:调整乐曲的篇章。雅颂:这是《诗经》中两类不同的诗的名称,也指雅乐、颂乐等乐曲名称。这段话记载了孔子整理中国古代音乐的贡献。“各得其所”一词甚妙。用于人才任用方面,就是适才适所,各得其所。

【原文】

9.16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不被酒所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评析】

忠与孝是孔子特别强调的两个道德规范,是孔子对弟子们的要求,而孔子本人就是这方面的身体力行者。“出则事公卿”,是为国尽忠;“入则事父兄”,是为长辈尽孝。在这里,孔子说自己已经基本上做到了这几点。

孔子这一思想对于我们的公务员队伍建设至今仍然具有启发意义。如何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今仍然是考量一个公务员的重要标准。

【原文】

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评析】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孔子则曰感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如果说赫拉克利特指出了自然界一切皆流、一切皆变的发展观,那么孔子则旨在感悟人生的易逝,启示人们应该珍惜时光。

【原文】

9.18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评析】

孔子这句话指出了现实中太缺乏好德的人了,而大多凡夫俗子往往喜欢好色或者见利忘义。其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关键是看你爱什么样的美。

【原文】

9.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译文】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评析】

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孔子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荀子的《劝学》。

【原文】

9.20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译文】

孔子说:“听我说话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一个人吧!”

【评析】

孔子这句话是对颜回的高度评价。实际上,学生能够耐心倾听老师的讲话,不但是对老师智慧和知识的认同,也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如果学生听课时心不在焉,就会影响到老师的讲课情绪。当然,反过来讲,老师如果讲的不精彩,学生就很可能心不在焉了。

【原文】

9.21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

【评析】

孔子的学生颜渊是一个十分勤奋刻苦的人,他在生活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要求,而是一心用在学问和道德修养方面。但他却不幸死了。对于他的死,孔子自然十分悲痛。他经常以颜渊为榜样要求和激励其他学生。

【原文】

9.22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译文】

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评析】

这是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来比喻一个人从求学到做官的过程。有的人很有前途,但不能坚持始终,最终达不到目的。在这里,孔子还是希望他的学生既能勤奋学习,最终又能做官出仕。这段话也含有名实不副的意思。

【原文】

9.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评析】

这就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后代一定会超过前人,这种今胜于昔的观念是正确的,说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顽固守旧的。

在孔子时代,人的寿命普遍比较低,四五十岁就已经是接近中老年了,所以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到了这个年龄还一事无成,就很难有大出息了。孔子这个说法基本符合当时的实际,但在现代社会,由于普遍长寿,“摩西老母效应”客观上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式,一个人即使到了60岁,仍然可以开发自己的潜能,在晚年做出重要的贡献。

责任编辑:高雪

好 书 推 荐

简  介

薛永武《审美与人才开发》一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人才强国战略出版工程出版物,由中组部归属的国家级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出版。

该书是人才美学的代表作。作者运用了哲学、社会学、人才学、美学、文化学、教育学、现代仿生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价值论哲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与成才、对于家庭和各类学校教育,提供审美的视角和方法,通过审美全面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感悟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人才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开发;对于国家人才战略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拙著对于全社会克服金钱和权力对人性的异化,引领人生超越平庸,走出人生迷途,促进全社会的人才开发,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