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证七型:气虚,气滞,气郁,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作用,所以气出了问题,身体会出现相应的不适,下面简单给大家分享一些这方面的常识。
1、气虚:多是由劳倦内伤或重病或者久病后元气不足,脏腑组织功能低下,抗病力减弱出现的病理变化。一般表现为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
常用方剂:四君主汤,黄芪精,生脉饮等。
2、气滞:顾名思义就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气不动了,或者慢了,气滞会出现血瘀,不通则痛,其病理表现可因气滞部位、脏腑的不同而不同。多表现为以气滞部位的闷、满、胀、痛为主。
常用方剂:逍遥丸,加味逍遥,柴胡疏肝丸,舒肝和胃丸,舒肝止痛丸等。
3、气郁:多指的是气机瘀滞不通,主要是指肝气不舒造成的。多表现为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女性乳房胀痛,少腹账痛,月经不调等临床表现。
常用方剂:柴胡疏肝丸,逍遥丸等。
4、气逆:多由于气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导致脏腑之气向上冲逆的病理状态。多以肺气、胃气、肝气上逆为多见,表现为咳嗽气短,恶心呕吐,头晕头疼,脾气暴躁等。
常用方剂:苏子降气汤,桔皮竹茹汤,旋复花代赭石汤。
5、气陷:多指中气(脾胃之气)下陷,以气的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一般和脾气虚衰有关。(补充:脾主升清,升是它的运动形式,所以气陷往往是脾气虚弱而无力升清的进一步发展)。多表现多见小腹坠胀,便意频繁,甚至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肾下垂等,并可夹杂出现神疲乏力,气短声怯,面色不华,脉弱无力等气虚的症状。
常用方剂:补中益气汤(丸)。
6、气闭:多指气郁太过了,向上雍积于心胸,闭塞清窍,导致突然昏厥,或浊邪外阻,闭塞气道,气的出入被阻塞,肺气郁闭,而出现呼吸困难的病理症状。
常用方剂:二陈汤,六磨汤,五苓散,大承气汤等
7、气脱:多由于邪气太盛,正气伤的太重,或久病长期损耗,正气衰竭;也或者大汗、重度呕吐、大出血出现气随液脱、气随血脱等原因,导致气守不住了,涣散了从而出现一种危重症病理状态,属于急症。多表现为生命活动濒危,如气息低微,眩晕昏仆,不知人事,面色苍白,汗出多而肤冷,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
常用方剂:参附汤。
〔补充:气郁一般表现为气郁部位的胀痛,气滞一般表现为部位的刺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