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不胜寒!这位“乱世枭雄”的心路历程,世间又有几人能懂?

说起中国历史,那可是源远流长,就像一本经典的浓缩版《故事会》,不仅内容丰富,其中更是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今天我要讲的这位就不是普通人,虽然他所在的时代英雄辈出,但他仍然是其中最出色的人物之一。他就是性格复杂、又自带神秘色彩的乱世枭雄――曹操。

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以白脸奸臣的形象著称的,只不过很少有人去探究个中原因。其实这一点历史学家早有定论,正是因为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战略。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南宋兴起了程朱理学,倡导“存天理,灭人欲”,是统治阶级的坚实拥护者,而曹操挟天子,诛汉臣,掌重权,这些都是统治者所不能容忍的,所以他自然就被当成了反面教材,同时也被骂了一千多年。

好在到了新中国,不仅毛主席亲自为曹操平反,从而让京剧中曹操扮相中额头上有了一颗红点,就连更早之前的鲁迅先生也曾为曹操鸣过不平。当前,曹操已经逐渐成了三国粉最喜爱的人物之一,其粉丝还有越来越多的趋势,笔者正是其中一个。当然,今天我们的重点不在曹操的身后争议,而是作为一个“乱世枭雄”的孤寂旅途,正所谓“高处不胜寒”,想必曹公当年定有此感吧。

曹操出生于一个宦官家庭,他的父亲曹嵩是大太监曹腾的养子,因此曹操自小就难免会遭人鄙夷。不仅如此,因为曹操不喜读书和爱好飞鹰走狗,所以当时的人也普遍认为他不会有出息,但真金的光芒是掩盖不住的。《三国志》记载,“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 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果然,曹操不过二十岁就举了孝廉,并从此踏上仕途,开始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首先,笔者认为前期的曹操还是心怀汉室的,他也有心想要挽救这个大厦将倾的帝国,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史书中找出很多蛛丝马迹。比如说(十八路)诸侯伐董,大家都在观望的时候,只有他奋力追击逃往长安的贼兵,还险些搭上了性命。这时候诸侯联军在干嘛?他们正为了利益相互厮杀!曹操看到这些,只能怒斥道:“诸君北面,我自西向。”我们可以看出曹操当年也是渴望恢复汉室的热血青年,也能看出他对那些诸侯的失望。

再后来,就是诸侯混战了。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杀,从此汉献帝被董卓部将李傕和郭汜轮番控制。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献帝摆脱控制,并且逃到洛阳,然而彼时洛阳已经残破不堪,连皇帝的衣食都难以保障,更不用说从属官吏的死活了。我们都知道,最后天子是被曹操“接走”的,但其实诸侯之中,袁绍是最早被谋士沮授提议“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只不过他没有采纳。那么多诸侯,最终却只有曹操去迎接天子,不管“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战略意义是多么重大,这也表明当年的曹操对汉室还是很尊重的。

后来的事,笔者无法替曹老板洗白,也不需要洗白。曹操是变了,他杀汉臣、诛伏后、送三女,可谁又能保证永远不改变呢?曹操不再是当年那个势单力薄热血青年了,他拥兵百万,且手下谋臣如云,武将如雨。这些人跟随曹操,说白了就是为了名利,为了那一份从龙之功,曹操已经骑虎难下了,更别说汉天子几次想要杀他夺权了。

所以曹操做了,他晋魏公、魏王,享有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也彻底打破了刘邦当年定下的“白马之盟”。为了这些,曹操也失去了很多,包括和他相交、相知、相行二十多载的荀彧。曹操的所作所为,在当时认为是乱臣贼子,实际上,都不过是大势所趋罢了。

曹操自己在《述志令》写道:“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狂吗?确实,但他有这个资本狂,天下九州已有三分之二掌握他手。曹操是成功的,哪怕留下骂名,可他终究成了一代枭雄。但曹操也是一个可怜人,他最终不过是成为了一个孤家寡人,世上又有几人能够知他懂他呢?

参考文献:《三国志》、《魏书》、《史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