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老父病危想吃鸡肉,他去偷财主的鸡,反倒发了一笔财

孝心与名节,哪个更重要?面对这个抉择,故事里的主人公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好在吉人自有天相,他不但没有有辱名节,反倒发了一笔财,从此过上了温饱的生活。本故事纯属虚构,以供读者诸君茶前饭后消遣,读罢一笑了之。如果读者诸君能从故事里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对人生有一些领悟,便是笔者功德无量了!

康熙年间,小山村里有一户姓董的贫苦人家,父亲董老汉染病在床,吃药不见效,眼看就要不行了。这一天晚上,董老汉呻吟不止,儿子董善竹守在床边侍候。到了半夜里,董老汉虚弱地说:“儿子,我,我好想吃一顿鸡肉。”

董善竹流着眼泪说:“爹,你放心,我想办法去弄,绝不会让你带着遗憾走。”出了父亲的卧室,来到堂屋里,老婆柳氏小声问道:“深更半夜里,上哪里弄鸡肉去?”

董家不是一般的穷,连一只下蛋的鸡也没有,也难怪董老汉临死时还惦记着鸡肉,在董善竹的印象里,他家已经好几年没有吃过鸡肉了,平常很少沾过荤腥,只有过年时,才会割两斤肉回来,一家人打打牙祭。

董善竹愁眉苦脸地说道:“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也要让老爹吃上一顿鸡肉。实在不行,我出去偷一只鸡回来。”

柳氏急忙说:“千万不可,我家虽然贫穷不堪,却注重名节,从不干玷污名节的事。”董善竹打断柳氏的话,说道:“为了尽孝,名节事小,我破一次例。”说罢,出了门,消失在夜幕里。

村里人都不富裕,就算养着几只下蛋鸡,也是看得非常珍贵,要是偷了他们的鸡,非得拼命不可。董善竹琢磨了一下,决定去杨财主家里偷鸡,就算被抓住,杨家家大业大,不会看重一只鸡,也不会把他怎么样。

杨财主家大约两里地远,独门独户住在山脚下,属于高门大户人家。看着高高的院墙,董善竹无法攀沿,只得绕着院墙行走。到了后院,看见旁边有一棵树,董善竹爬上树枝,跳进院子里。

董善竹记得杨家养着一条凶猛的大黄狗,小心地提防着,一直走到前院,也没有发现大黄狗。鸡窝垒在前院的墙角里,董善竹正准备偷鸡,却发现堂屋里露出亮光。董善竹心想,大半夜了,杨家为何还有人没有睡觉?他潜到窗户边,想看个究竟。

这一看不打紧,董善竹吓得差点瘫软在地。屋里站着三四个彪形大汉,烧着炉火,正在审问杨财主。杨财主的家人都被绑着双手,嘴里塞着破布。杨财主则被扒光了衣服,反绑着双手,一个大汉手拿着烧红的烙铁,喝问道:“快说,银子藏在哪里?”

杨财主说道:“我家表面上风光,其实没有多少积蓄,也就一些散银,已经被你们搜出来了,求求你们放过我们吧。”大汉拿着烙铁往杨财主身上戳,皮肉发出滋滋的响声,杨财主咬紧牙关,疼得青筋直暴。

杨家遭遇盗贼了!董善竹定了定心神,悄步往大院院门走去。到了大院院门附近,忽然被一个东西绊倒,爬起来仔细一瞅,原来是大黄狗,已经死了。

五里开外,驻扎着一队乡勇,董善竹撒腿往驻地跑去,敲开大门。队长听说杨财主家里遭了盗贼,马上召集乡勇,往杨家赶去。

几个盗贼被一网打尽。当杨财主听说是董善竹报的案,拉着他的手连声感谢,称他为救命恩人。董善竹讪笑着说:“其实,这纯属巧合,我原本是来偷鸡的。”杨财主听他说了偷鸡的原因,送给他两只鸡,还给了三百两赏银。

天光微明的时候,董善竹回到家里。柳氏一夜未睡,坐在屋里等着他。董善竹把两只鸡放在地上,把银子放在桌子上。柳氏大惊失色,颤声说道:“当家的,偷鸡事小,偷银子事大,你怎么这么糊涂啊,抓住了是要坐牢的啊。”

董善竹得意地把事情经过讲了,柳氏才放下心来,赶紧把鸡杀了,炖熟了端给董老汉吃。谁知道,董老汉吃了两只鸡后,身体渐渐好了起来。

董善竹用三百两银子置办了一些田地,一家人从此过上了温饱的生活。他养了几十只鸡,隔三差五地炖给董老汉吃,想不到董老汉越活越精神,一直活到六十多岁才去世。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留言评论,“正经说文史”祝读者诸君福寿安康!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