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篆刻家,演绎八种不同风格的“意与古会”!
01
邓石如
△意与古会(邓石如刻)
尺寸:5.1x5.2cm
边款:此印为南郡毕兰泉作,兰泉颇豪爽,工诗文,善画竹,江南北人皆啧啧称之。去冬与余遇于邗上,见余篆石,欲之,余吝不与,乃怏怏而去。焦山突兀南郡江中,华阳真逸正书瘗鹤铭,冠古今之杰,余游山时睇视良久,恨未获其?本,乃怏怏而返。秋初,兰泉过邗访余,余微露其意,遂以家所藏旧?赠余,爰急作此印谢之,兰泉之喜可知,而余之喜亦可知也。向之徘徊其下摩挲而不得者,今在几案间也;向之心悦而神慕者,今绂若若而绶累累在襟袖间也,云胡不喜?向之互相怏怏,今俱欣欣,不可没也,故志之石云。乾隆辛丑岁八月,古浣子邓琰并识于广陵之寒香僧舍。辛丑秋,余寓广陵,石如赠我以印,把翫之余,爱不能已,用缀数语以为之铭:雷回纭纷,古奥浑芒。字追周鼎,碑肖禹王。秦与汉与,无与颉颃。上下千古,独擅厥长。我为郑重,终焉允藏。兰泉仍索古浣子作字。
这方印是邓石如元朱文印中的代表作,
篆法上他以自家“邓篆”书风入印,飘逸洒脱,
线条圆润流走,酣畅纵横,雄浑奔放。
安排了三密一疏的章法,
“意、与、古”三字天然字密,
“古”字天然字疏,
形成了他最擅长的
“疏外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的布局,
整个印面方中有圆,圆中带方,
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这方印绝对可以封神!
02
黄士陵
△意与古会(黄士陵刻)
尺寸:2.1x2.1cm
这方印是黄士陵所刻的,
虽然跟邓石如的那方一样都是朱文印,
但黄士陵的这方还是颇有他自己的味道的,
在这方印中他将横画尽情铺排,
让整个印面更加大气,
为数不多的几条竖线,
由如画龙点睛之笔,
整个印面横线条左虚右实,左实右虚,
边栏也做了这种虚实对比,
虚实相生,趣味无穷!
△意与古会(黄士陵刻)
尺寸:2.4x2.7cm
边款:与篆见十六金符斋古铜印集。丁酉八月,牧甫仿。
△意与古会(黄士陵刻)
尺寸:3.1x3.1cm
这两方为白文印,
一方是扁章,一方是方章,
两方印都是横画取斜势、
左高右低造成了此印的动态,
在运刀的光洁中求锐劲之势,
在长线中搭配短线或者点,
在疏朗中求其紧密,
有效的对印面空间进行切割,
秀劲含蓄,耐人寻味。
03
叶煕锟
△意与古会(叶熙锟刻)
尺寸:2.3x2.3cm
这方印是清代篆刻家叶煕锟所刻,
叶熙锟是乾隆以后著名的歙派篆刻家,
这方印的篆法和章法布局
跟邓石如的那方雷同,
但是这线条的质感
可真的是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臃肿、孱弱、没有精气神,
应该是其印风探索时期所作的吧!
04
王福庵
△意与古会(王福庵刻)
尺寸:3.0x3.1cm
边款:曾见黄牧甫有是印,福厂仿之,己巳四月。
再来看看王福庵刻的这方,
根据边款内容来看,
这方印是王福庵看到黄士陵刻过,
所以自己也来模仿模仿,
王福庵刻的此方白文印,
笔画圆转舒畅,
线条内含张力,浑厚雄强。
印面布局饱满,气息醇和典雅,
跟黄士陵的两方白文印相比,
更添加了些许平和之气。
05
张鲁庵
△意与古会 (张鲁庵刻)
尺寸:5.2x5.3cm
再来看看张鲁庵的这方,
一看就是“抄袭”邓石如的,
大体上临摹的还挺像样的,
有不足之处就是
线条过于平实,没有变化,
金石味少了些,
仔细观察邓石如的那方,
线条笔意很强,有流动性。
06
何作朋
△意与古会 (何作朋刻)
尺寸:2.2x2.7cm
最后这方是现代印人何作朋刻的,
他擅长书法的魏碑体,
这方印中也可以看出魏碑的影子,
整方印字体配搭均勻,结构严谨,
且刀法平稳,刚劲有力,一气呵成。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而这种精神就是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持,
一旦拥有了这种精神,
不管是学艺术还是其它,
都会拥有到达彼岸的一座灯塔,
这八方印有精彩的,也有平淡的,
但是,他们对艺术的热爱
是一样真诚而炙热的,
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精神呢?
思考问题
请问师父是谁?
张鲁庵从杭州跑到上海去拜师,请问您知道他的师父是谁吗?除了张鲁庵,还有哪些弟子?
金石君会在所有留言的印友中随机抽取一名幸运印友,赠送一份神秘小礼物。